閱讀教學與古代文學論文

學識都 人氣:8.41K

一、突破傳統文學史教學模式,變單一的文學視角爲多元視角

閱讀教學與古代文學論文

衆所周知,高校課堂教學大都是按部就班進行的,古代文學亦不例外,教師以教學大綱爲指導,按照一定的教學計劃,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完成《中國文學史》相應部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基本以教師講授爲主,學生適當參與。在現行教育體制下,由於古代文學這門學科的特殊性,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倒也無可厚非。問題在於,多年來作爲高校通用教科書的《中國文學史》不管是遊國恩版還是袁行霈版、章培恆版等,皆從學科建制出發,依照現代西方文學史文體分類模式編撰而成,這樣的文學史便於系統地瞭解文學發展脈絡,作爲大學生了解文學常識和教學參考書倒還可以,但作爲大學課堂教師知識傳授的教科書顯然有很多短板。一方面它嚴重阻礙了教師自由發揮的空間;另一方面由於它割裂了文學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將文學按照現代“文學”標準從中國文化中抽象出來,不僅整體上誤導了學生對中國文學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其內容的單一性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師生只能照本宣科,除了講幾句思想性、藝術性、人物形象、藝術手法之類的東西,缺乏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知識面過於狹隘,不能形成學科知識間的交叉互動。試以袁行霈版《中國文學史》說明之。先看經學與文學,以《詩經》爲例。《詩經》是中國詩歌的源頭,現在人們一般以純文學作品視之,故教材中的內容主要講思想性與藝術性。學生學習《詩經》,所知道的僅限於愛情婚姻等思想內容與賦比興等的藝術手法,其他的便無從知曉。而實際上正像教材序言中分析其產生背景時說的,《詩經》是禮樂文化的產物,與政治倫理制度關係密切。到了漢代正式上升成了國家意識形態的經學,一直到明代,《詩經》一直是作爲經學而存在,是政治倫理教化工具,並非純文學作品,它在學術史上的地位要遠遠高於文學史上的地位,這是中國文化的實際,反而明清以來,經學地位下降,人們開始從文學角度誤讀《詩經》。但遺憾的是,我們的文學史卻反其道而行之,完全無視歷史事實。由於從“文學”角度來審視先秦經典,故像《周易》《周禮》等經書,教科書乾脆不講或一筆帶過。我們知道,經學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也是中國學術的主脈,士子們從小就浸淫其中,不懂經學就不懂中國文化,更勿談文學。古人皆視經學爲文學的本根,經是本,文是末。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早已指出中國文學起源於經學:“論說辭序,則《易》統其首;詔策章奏,則《書》發其源;賦頌歌贊,則《詩》立其本;銘誄箴祝,則《禮》總其端;紀傳銘檄,則《春秋》爲根:並窮高以樹表,極遠以啓疆,所以百家騰躍,終入環內者也。”[1(]28)“文有宗經,體有六義”[1](28),他強調文學之本在原道、宗經、徵聖,可謂一針見血。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中國文學基本上處於經學附庸地位。但由於現行各《中國文學史》割裂了經學與文學的關係,使得中文系的很多大學生連四書、五經和十三經的名稱都說不出來,更不用說閱讀裏面的內容、瞭解相關知識了。

因此,在先秦兩漢文學教學中,教師應適當拓展一些經學的基本知識,讓學生對經學有一些基本的瞭解,弄懂經學如何影響文學,文學如何反映經學,這樣才能打開學生的思路,開拓他們的視野。但教材中這些內容是難以見到的。再看子學與文學。先秦時期,中國文化形成了兩大系統,一是經學,二是子學。“商周以來的傳統知識系統,實可分爲兩大部分:一爲王官之學,它是以周公爲代表的西周文化精英,承上古知識系統並加以創造發明的禮樂祭祀文化,經後人加工整理所形成的譜系較爲完備的‘六經’系統;一爲諸子之學,它是以老子、孔子等爲代表的諸子百家汲取王官之學的思想精華,並結合新的時代因素獨立創造出來的子學系統。‘六經’系統包含了中華學術最古老、最核心的政治智慧,因而在歷朝歷代均受到重視,西漢以降一直被尊爲中華文化的主流思想而傳承至今。子學系統則代表了中華文化最具創造力的部分,是個體智慧創造性地吸收王官之學的思想精華後,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深邃思考和睿智回答,是在哲學、美學、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技術等諸多領域多維度、多層次的深入展開。”[2]特別是以孔孟爲代表的儒家,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以及國人人格塑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讀《論語》《孟子》,就不瞭解儒家,便不懂中國文化。以老莊爲代表的道家,則是中國傳統文化建構不可缺少的另一翼,它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不言而喻,其對中國文藝思想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儒家。但我們的文學史將它們納入哲理散文的範疇,僅僅從文學藝術特色方面作些分析,對於他們的思想則略而不提,生生割裂了哲學思想與文學的關係。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知識結構,也給師生學習後面的知識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如自漢代以來出現了大量以老莊思想爲情感載體的文學作品,像賈誼的《鵩鳥賦》、阮籍《大人先生傳》、蘇軾《赤壁賦》等,教學中如果學生不瞭解道家思想,學習起來是相當困難的。但教材中老莊思想被踢除於文學之外,很多學生到畢業時也僅知道孔子講仁義、老子講無爲而無不爲、莊子追求逍遙等。這不能不讓人痛心疾首。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長期以來,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中國古代文學僅傳授文學常識。這種單一的知識結構要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是癡人說夢,天方夜譚。因此,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是要改變這種單一文學傳授模式,取而代之以知識結構的'多元化。這更符合中國文學的實際。因爲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社會一直集政統、道統、學統與文統於一體,文學一直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始終是以“雜文學”或“大文學”的面貌存在,將其單獨抽象出來,就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要儘可能的還原文學本來歷史面目,形成以文學爲主體,文化、學術、思想等內容爲輔的教學模式。筆者以爲我們應該學習謝無量《中國大文學史》的教學模式:鑑於文學史與文學批評史學科性質相近,內容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嘗試將二者合二爲一,即將《中國文學批評史》各部分內容併入到《中國文學史》相關部分,使二者有機地融爲一體,然後按某標準將教學內容分解給多位教師,每人選取某個朝代最有代表性的知識進行講解。在教學過程中,凡涉及到學術史、思想史、宗教史、文學史料學、文獻學、美學等相關內容,教師皆要有重點地進行補充講解,並儘可能突出這些內容與文學的關係。對於那些一般性的文學常識,教師簡單概括一下,主要安排學生課後自學即可。表面上看此種辦法無疑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負擔,但對於學生完善知識結構,全面認識中國文化,正確認識文學本質,激發學生求知慾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理性思辨力,無疑是十分有利的。有人或許以爲,這樣的知識量超過了學生的實際接受力,可能難以消化。但筆者以爲,只要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周密設計教學計劃,以文學這條主線爲主,不以片面追求知識的難度和深度爲目的,應該是行之有效的。當然,這樣的教學改革需要整個教研室通盤考慮,統一思想,通力協作,不斷完善。總之,古代文學教學應該衝破傳統教學內容的束縛,改變單一片面的文學常識傳授,在引導學生好學、樂學的基礎上,增加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全面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他們成爲勇挑重擔的優秀專業人才。

二、改革閱讀教學模式,注重文本細讀,增強閱讀厚度

文學作品閱讀教學是配合中國文學史教學的重要部分,它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通過閱讀作品,加深對文學史內容的理解,避免理論的空洞和抽象。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對作品的閱讀欣賞,提高審美鑑賞力和語言藝術表達力。長期以來,全國高師院校基本上還是以朱東潤先生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爲範本進行教學,閱讀教學內容主要集中於兩點,一是作品思想藝術分析,二是對作品現代性審美鑑賞。這樣的內容設計對於師生完成教學任務是輕鬆的,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教學多流於“外部研究”,主觀隨意性強,學生難以把握;另一方面,教師忽略了讀書治學和閱讀欣賞的關係,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無法掌握讀書門徑,故難以真正提高閱讀鑑賞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作品的“內部研究”。一篇優秀的作品從字詞句的錘鍊到篇章組織結構以及整體語言風格等方面皆有獨特之處,不深入文本內部,則無法窺其奧祕,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種種原因,教師在教學中重視不夠。近年來,這種粗放式的閱讀教學方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非議,而“文本細讀法”則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應運而生。著名學者陳思和等皆發表意見,提倡文本細讀。然而,在如何細讀的問題上,學界提出了很多看法,有的高屋建瓴,有的具體細微。個人以爲,文本細讀要與學科密切聯繫起來,視學科具體情況而定。由於中國古代文學獨特的學科特點,決定了作品閱讀教學中進行文本細讀是一種理想的教學方法,因爲它不僅可以教給學生讀書治學門徑,而且這門學科獨特豐富的先天資源爲文本細讀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首先,文本細讀可以教給學生讀書治學門徑。高師古代文學教學肩負着傳承學術傳統和培養優秀中小學教師的任務,因此教會學生如何讀書治學的門徑是非常重要的。但多數教師認爲,大學生只要廣泛的閱讀即可,沒有必要從事專門閱讀訓練,因而使得大學生錯過了接受專業閱讀訓練的最佳時光。凡是從事古代文學研究的人都有深刻的體會,讀古人作品,如果僅僅閱讀現代人的白話註釋本讀不出什麼味道,也發現不了什麼問題,留不下什麼深刻的印象,只有通過閱讀歷代人的注本,並沉浸其中,才能讀通讀透,發現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爲我們的先人進行的是一種文本細讀的閱讀研究工作,他們利用章句註釋之學對不同的問題發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由於朝代不同,學術方法不同,身份不同,經歷不同等,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就有很大的分歧和差異,今人利用他們現成的研究資料,自然能悟到治學的門徑。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具體作品,提供給學生相應的參考文獻,讓他們瞭解重要的古人注本及大體特點,並選擇有代表性的注本讓學生閱讀。學生通過一字一句的閱讀,較爲直觀地感受古人讀書治學方法,久而久之,則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爲治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引入評點法加強文本細讀,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古代文學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在弄通詞句大意情況下,學習古人的語言藝術,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但遺憾的是,作爲古代文學作品中最精華的部分之一,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大都因對此問題無從下手,難以把握,略而不講。其實,古人傳世文獻中有大量可資借鑑的資源,特別是明清時期保存的大量詩文、小說評點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這些評點本身就是多代人通過對文本的細讀涵詠,以評點的形式,對作品的文學藝術價值作出的全面批評,雖然零金碎玉,但異彩紛呈,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因此,在文本細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整合利用這些資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它們重新煥發生機,爲我們的古代文學教學服務,相信定會收到好的效果。試以《莊子》中《逍遙遊》篇爲例。《逍遙遊》一文舉世無雙,天下絕唱,被歷代文人學者所稱頌,世人常常以“汪洋恣肆”“變化莫測”等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對這些問題卻難以把握,故大都引入想象、虛構的浪漫主義手法等西方文論來分析其藝術特點。可假如我們讀一下明清《莊子》評點,則會眼界大開,很多問題不僅迎刃而解,而且文章深度與厚度會大大增強,理論也將變得更具體、更形象。明清學者深入文本內部,從字法、句法、筆法、修辭直到意境、風格等方面皆進行了獨到的評點,很多地方極富啓發意義。這樣的文本細讀,化虛爲實,較好地凸現了古人的語言藝術張力,值得學習。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需要,有針對性地加以篩選,將前人留給我們的這些寶貴資料應用於閱讀教學中,相信課堂定會更加豐富、具體、充實,學生也會受益非淺。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在高等教育受市場經濟嚴重衝擊的今天,古代文學教師面臨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但不管在何種困境下,我們不要忘記肩上的責任和基本的職業操守,不要忘記那一雙雙渴望、失望而又迷茫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