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會計控制理論與實務

學識都 人氣:5.46K

內部會計控制作爲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自我調節和自我約束的內在機制,其建立、健全及實施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敗的關鍵。加強會計監督,強化內部會計控制,是解決當前會計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和維護所有者權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在論述內部會計控制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我過當前內部會計控制中的不足,並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

內部會計控制理論與實務

關鍵詞:內部會計控制 流動資產 公司治理結構

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系日益完善對會計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但目前的會計工作無論是在保證信息可靠性、保護企業資產安全方面,還是在服務於企業管理目標方面都存在不盡人意之處,有的甚至達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鄭百文”、“麥科特”、“東方電子”、“銀廣廈”、“藍田股份”等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以及鄭州市合作銀行支行鉅額小金庫案紛紛見諸新聞媒體,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缺陷、無效與不執行是誘發上述案件的關鍵因素之一。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研究對於企業發展有着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內部會計控制理論研究

(一)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單位爲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實質上內部控制是一種管理控制。具體而言內部控制主要有內部會計控制、內部管理控制、內部審計控制三種。

(二)內部會計控制

對於內部會計控制的概念,最早產生於1958年,美國會計師協會下屬審計程序委員會爲了劃分註冊會計師審計責任,將內部控制分爲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

1、內部會計控制的含義和範圍

按2001年6月22日,財政部以財會41號文件正式發佈的《內部會計控制規範——基本規範(試行)》將內部會計控制定義爲單位爲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此定義中是將內部會計控制定位爲以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爲主,同時兼顧與會計相關的控制。

按照《內部會計控制規範——基本規範(試行)》的規定,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主要包括:貨幣資金、實物資產、對外投資、工程項目、採購與付款、籌資、銷售與收款、成本費用、擔保等經濟業務的會計控制。

(三)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

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是指內部會計控制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和基本任務。具體而言內部會計控制主要有以下四個目標。

1、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防止舞弊現象。會計是對各個單位的'經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並在收集、加工和提供會計信息的過程中參與預測和決策,實行監督,旨在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健全、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可以通過制定和執行恰當的業務控制程序,科學、合理地劃分職責範圍,建立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機制和及時、暢通的信息反饋系統,保證提供及時準確的經營管理信息,儘可能避免或減少會計活動中的差錯。

2、保證公司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財產安全完整,既是財產經管和使用部門及人員的內控目標,又是財會部門的內控職責,還是公司出資者及管理當局的內部會計控制目標。

3、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公司的經營活動必須在法律法規的約束下進行,公司的交易活動要符合公司內部制定的規章制度。通過有效的授權、複覈、內部審計等程序,可以避免公司違反有關法律法規。

4、促使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這是整個經濟管理的基本目標,也是公司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這是實施公司內部會計控制,確保單位經濟管理目標實現的總體要求,也是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好壞的最終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