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論文

學識都 人氣:2.32W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必然催生完整的教材建設概念。英語教材是英語課程的主要載體,是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隨着義務教育階段、普中階段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誕生,中職英語也經各路專家精心打造,幾經變遷,迎來了它的最新版本,於2005年9月已正式投入使用。

英語教育論文

新版教材與原版教材相比,基本上還是圖文並茂,仍以功能(Functions)爲主線、以話題(Topics)爲具體表現形式、以任務(Tasks)爲模式組合教學內容。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聽、說、讀、寫四個模塊的訓練,每個模塊都有明確具體的任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然而,在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編寫體例等方面都在原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日臻完善。新版教材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 寓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於語言教學之中

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即是滲透思想情感教育,體現“以人爲本”

的原則。新課標指出: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英語教材應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新教材在各單元語言材料的選擇上,都儘量體現思想和情感教育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思考、討論。例如,第一冊Unit1, 圍繞Family and home話題,展開關於家的討論。讓學生思考What is a home ? 最終明白,It is a place where kindly affections exist among all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讓人情不自禁地聯想到家的溫暖,家就是那愛的港灣,每個人都有愛自己家的責任和義務,延伸地講,人人都有愛自己的祖國這樣一個“大家”的責任,增強祖國意識,樹立了正確的家庭觀、世界觀和人生觀。Unit2 圍繞Friends and friendship 話題,告訴人們交友的標準及怎樣與朋友保持友情,接着在Unit4,讓學生了解書是我們忠實的、永遠的朋友,以書爲友會讓人終生受益,樹立正確的朋友觀、人生觀。

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新課標指出:跨文化不僅應該注重外國文化,還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如果現在我們光講外國文化,不講本身文化中的優秀東西,學生就可能知道聖誕比知道春節的情況還多,有點數典忘祖。國際化不是不要我們本族文化,應該堅持我們本族優秀的文化。因此,中等職業學校現使用的英語教材的《說明》中指出:在文化意識培養方面,我們反對向學生一味灌輸目的語文化的做法,重在培養他們對異文化的敏感和寬容,同時,引導他們關注母語文化,幫助他們樹立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的意識和使命感。比如,通過學習Unit8 Festivals,學生了解到中西方節日(本單元着重講述聖誕節與重陽節)的文化差異;Unit10 Good manners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瞭解中西方風俗習慣、文化差異及外國文化的精華。這樣既有益於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又有益於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引導學生提高鑑別能力,有益於培養世界意識。

學習 Unit9 Travelling後,讓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Unit15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引導學生關注我們的生存環境,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Unit16 Success and failure 通過身邊的成功人士,如楊利偉、劉翔等,引導學生思考成功的含義,懂得通向成功之路並不平坦,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極大的付出。在失敗面前,Don’t give up,找回自信,正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成敗觀,努力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 充分利用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瑞士教育學家皮亞傑也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要學好英語,培養對英語的興趣非常重要。

新教材的教學,要求我們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以人爲本、以學生爲本、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新課標指出: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並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爲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新教材在堅持思想性原則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到了職中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和認知發展水平,儘量選取了貼近當今學生生活且能夠激發青年學生興趣的題材,如家庭、朋友、校園生活、音樂、體育、健美、電影、電視、飲食文化、旅遊、環保、成功與失敗等學生關心的熱門話題。這些材料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發展性、拓展性、科學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和認知發展水平,語言真實、內容廣泛、題材多樣,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視野、拓展學生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新教材還提供了許多真實的情景,使學生能綜合地、真實地運用語言,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地“動”起來。這樣,真正活化或激活了學生的每個個體細胞,使他們能主動地、整體地參與教學,有效地培養學生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和他人進行交流的能力。例如,Unit11圍繞Pop music 這一話題,節選了有關青年學生的偶像——Jay Chou(周杰倫)的成名之路及付出的努力,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學生,各個情緒高漲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樣,從他的成功歷程中領悟到人生成長與奮鬥的艱辛,進行勵志教育。Un

it12 Films 呈現許多曾獲奧斯卡獎的著名電影名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本單元的興趣。其中閱讀部分介紹了著名的卡通電影Garfield(《加菲貓》),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但如果課堂上教師能恰到好處地組織材料,運用材料,讓學生頗有興趣地學習和實踐,那麼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產生間接興趣,保持有意注意。

實踐證明,當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時,他們學得最好;當學習內容能夠用多種形式呈現時,他們練得最好。

三、 活用語言學習的客觀規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正確處理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能力的關係是外語教學的基本原

則之一,也是當前中學英語教學應特別注意的問題之一。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如果“重能力,輕知識”,就會使“能力”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培養學生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並不排斥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正相反,語言知識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第一要素,是形成語言交際能力的基礎。

本教材依據語言學習的客觀規律,在內容、目標和要求等方面體系完整。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跨文化交際意識等內容和目標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相互支持,充分體現職中學生不同語言水平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要。教學內容以“螺旋式逐步加強”的模式呈現,體現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逐步過渡。這樣有利於激發並保持學生學英語的信心,提高學英語的能力,從英語學習的成效中獲得成就感。

本教材不僅在語言知識的呈現,而且在語言技能練習活動的設計等方面也注意遵循認知規律。每單元從Warming up到 Grammar都設計了從易到難、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能夠做到邊學邊練、練中得學。各項練習的設計都以方便自主學習、強調基本功、突出實用性爲出發點。其中,口語練習及寫作緊密結合實際需要,貼近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語法部分把老教材只有幾道題的呈現模式,改爲講解細膩、歸納全面、對比鮮明,讓人一目瞭然的講練結合。例如,第一單元語法部分呈現最簡單的簡單句的五個基本句型,讓學生明白用英語表達的準確性、規範性,活學活用句型,造出符合語法規範的句子。第二單元,講解句子成分的劃分,瞭解句子結構的框架,明白組成句子的各元素的特點及作用。接着兩個單元分別講解詞類(n./adj./adv.)用法;(Unit5-Unit8)分別講解了8種最基本的時態;Unit9講述被動語態;從Unit10起,講句子的種類等。而且,所有語法部分的例句大都選自所學單元的典型句子,提高其復現率,更便於學生掌握。

德國教育理論家根慈秋說過:“複習是學習之母”。每單元的Checkpoint(複習要點)歸納出該單元所講的`語法,並列出該單元裏的有用詞彙,這樣再次復現所學要點,既有助於學生對本單元自我評估,又有助於教師上好這一單元的複習課,設計一些問題與練習,讓學生操練或進行一次簡短的測試,有助於教師發現學生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漏補缺。

由此可見,語法知識部分不再是過去的那種單純傳授語法知識,忽視語言技能培養的模式,而是與具有語境的課文教學緊密結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繫,引導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去學習和使用英語。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爲他們今後升學、就業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靈活運用教材,實施分層教學

在課程改革下的中職英語新版教材,是我們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是服務於教學的材料和工具。本教材爲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在編寫體例上,語言輸入部分的“聽力”和“閱讀”分兩個部分,並在難度上有所區別,具有充分的靈活性和開放性。

著名基礎英語教育專家劉道義女士說:“教師是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隸,可以增加、刪減、修改或重編自己的校本課程資源。”龔亞夫先生也說過:“教材上有的並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並不要求全教會;會的並不要求全部考。” 這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教材不能機械,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人爲本。不一定講得越難,學生水平就越高,必須要結合實際,善於靈活地運用教材,進行適當地補充和刪減,或替換教學內容和活動,或是擴展教學內容或活動步驟及調整教學順序等。

麥克多諾認爲,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能利用調查學生的差異所得的結果來設計與學生特點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的教材觀是很重要的,應該根據學生實際,從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者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分類,努力實施分層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練習、輔導、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都實施相應的分層教學模式。比如說,基礎不好的就業班,學生的目標是儘早就業,只教每單元的每部分的 Task1所包含的常見的、基礎的、實用的內容(包括詞彙、句型、功能等);基礎好的升學班應進行高層次的要求,可以超越教科書(beyond the textbooks),適當增加《新概念英語》或《學英語》、《英語週報》、《英語雙語報》的聽說讀寫版等教學資源,定期組織學習、分析,努力把其培養進入高等學院。

當然,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它的時代性,都有優點和缺點。因此,不能故意把某種教學法的長處擴大,擴大到所有的層次,不同情況的人身上。而要針對自己的學生,靈活運用教材,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摸索和總結,突破教學模式,博採衆長,兼收幷蓄,採取綜合的、適當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方法,進一步完善,提高職業中學學生的英語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