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旅遊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學識都 人氣:5.41K

摘要:語文課本的內容大多都是來源於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這主要是由於其具有工具性的特點,在人們的溝通和交流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語文中所涉及的文化教育主要是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而旅遊文化則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承載和記錄,因此語文文化與旅遊文化也是具有一定共通性的。本文主要對旅遊文化資源與語文教學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闡述,並在此基礎上對旅遊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應用途徑進行分析和總結。

試議旅遊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旅遊文化 語文教學

引言

語文是貫穿學生整個教育歷程的一門課程,從小學到大學,語文一直都是一門主修課程,在學生的人生髮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想象、聯想、觀察、歸納、記憶、分析、比較以及質疑等思維訓練,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推動語言與思維的統一發展,並通過對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指導使學生掌握思維的策略和途徑,養成獨立深思的良好習慣,這不僅有利於學生提出理由、分析理由和解決理由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同時對於學生智力的發展也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語文教學的資源都是來源於生活的,而旅遊則是人們社會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提出將旅遊文化資源應用於語文教學活動中,使其能夠推動語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旅遊文化資源與語文教學之間的聯繫

從語文教材來說,其中也有不少關涉旅遊文化的作品,在七年級到九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的篇目中涉及旅遊文化內容的佔2/5左右,其中涉及到山嶽、動植物、江河湖泊、氣候等自然景觀的主要有:《日》、《月》、《三峽》、《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湖心亭看雪》、《小石潭記》、《濟南的冬天》、《秋天》、《觀潮》、《雪》和《桃花源記》等;涉及到古建築園林和歷史文化遺蹟的有:《蘇州園林》、《滿井遊記》、《中國石拱橋》、《醉翁亭記》、《岳陽樓記》等[1]。通過這些文章的學習,不僅可以利用美麗的景物,以及其景物中所體現的語言美和情感美,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推動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素質的養成,讓他們能夠用心擁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體會大自然,同時還可以利用文化歷史豐富學生的審美內涵,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民族文化的精神,提高學生對中國旅遊文化的理解力[2]。語文教材中還涉及了不少關於旅遊活動的練習,比如在八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中就設計了“尋覓春天的蹤跡”踏青旅遊活動,這項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以郊遊的方式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通過這個活動推動了學生對大自然的親切感,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旅遊文化的理解。

 二、旅遊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應用途徑分析

(一)通過旅遊文化資源的利用來提高語文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授課質量

教師的備課看似簡單,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備課的質量對授課的質量具有決定性作用。一般來說,教師的備課主要是在讀課文的基礎上,參考教參,並通過閱讀其他與本次課程教育主題相關的內容,對其從整體和細節兩個方面進行綜合並總結而制定出來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備課纔是比較完善、質量較高的備課。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表達出課文中所寫內容的真實接觸和感想,那麼其備課質量必定會大大提高。比如在姚鼐的《登泰山記》這一課的學習中,作者的登山路線是課文的線索,備課前教師需要一步步地根據文字理清作者的登山路線,將其系統起來才能進行下一步教學。而如果教師已經親自登過泰山,經歷過登山的過程,體會過登山的感覺,那麼他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登山經過並結合這篇課文的描述,在很短的時間內理清作者的登山線路並通過將自己的登山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相融合,加強備課質量。另外,講課時,教師的心境、感受會影響到學生,教師在授課時還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將自己登山過程中的所見所聞,登到山頂時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情感變化等與學生進行分享,使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更充實、生動,情感更加真摯,更加有趣和真實,進一步將心境昇華,深化,喚起學生的嚮往之情[3]。

(二)通過旅遊文化資源的利用提高語文教學課堂的活躍性

在課堂上利用旅遊資源能夠有效克服語文課堂教學的乏味和刻板,如果學生曾經見過去過這些地方或者這些景物,那麼他們就會踊躍闡述自己對課文的見解,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導出作者的思想意圖,將文章還原到生活中,這不僅能使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重要作用,同時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情感感受,昇華思想[4]。現在很多學生都沉迷於電子遊戲中,忽略了與周圍人的溝通和交流,使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理解產生了偏差,而通過旅遊資源的利用,提高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的活躍性,爲學生創造了自主交際的場合;提高了學生的思想交流意識,將語言知識轉換成了與外界溝通的能力;推動了學生對知識的積累,並激發了他們熱愛生活的情感。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實踐和理論結合起來,利用旅遊資源,使學生親身體會大自然賦予的課文意境,並通過旅遊知識的串聯,使學生對文章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拓展學生的心智培養,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5]。

 (三)通過旅遊文化資源的利用推動學生對於古代詩文的理解

古詩詞是語文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它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我們瞭解古代文化,傳承古代文化的主要途徑,再加上流傳下來的古詩詞都是精髓,因此更加具有學習價值。我國古詩詞中絕大多數作品都是作者身臨其境寫出來的,它們都是通過精煉的語句,來向我們展現了深邃的哲理和深遠的意境,因而具有不朽的魅力[6]。當我們外出旅遊的時候就經常會發現在遊覽的地方會有一些作者寫下的古詩詞,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詞都成爲不朽的詩句在世間代代流傳下去,當我們在詩人們曾經到過的地方讀着他們留下的詩詞,我們更加能夠真實地領悟到作者所描述的那種意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抒發的那種情感,這纔是文學真正的享受和體驗。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更加重視真實感受,只有通過真實的感受,學生才能對文學中的魅力進行深層次地理解、感悟和欣賞,將旅遊文化資源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能夠增加詩句的直觀感受和文學感染力。如果你曾經登上過泰山,當你站在泰山頂端,居高臨下,極目遠望時,你一定能夠真切地體會到唐代詩人杜甫所寫下的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境界;如果你曾經遊覽過古寺、古橋、古關、古鎮還有古運河,那麼當你在閱讀張繼的《楓橋夜泊》時,你才能夠親臨其境,想象到當時的月亮中天,烏鴉在淒涼地哀啼的景象,感受當時滿天霜華的寒意,並進入詩的意境,體會到當時面對江楓和漁火時作者難眠的心緒。

 (四)通過旅遊文化資源的利用提高語文寫作的教學質量

語文教學的一個主要教學任務就是積累,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而積累是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完成的,是需要通過很長時間的堅持和持續才能實現的。積累對於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達就是通過語言的方式或者書面的方式將自己心中所思所想表述出來,沒有豐厚的積累,就沒有流利的表達。旅遊文化資源就是一個積累的很好方式,它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名人名家是如何寫出那些膾炙人口的佳作[7]。比如在記敘文的寫作中,學生可以按照事物的順序,將旅遊經過從頭到尾、真實、有條理、有重點地進行敘說,內容要詳略得當,並在記敘中要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並抒發自己的所感所想,其中較爲著名的代表作爲《登泰山記》和《故宮博物院》等。

結語

旅遊文化資源和語文教學有着密切的聯繫,通過旅遊文化資源的利用,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備課和授課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氛圍,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主動質疑積極深思的好習慣,推動學生對於古代詩文的理解,提高語文寫作的教學質量,進而推動學生語文水平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見,旅遊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語

參考文獻

[1]馬麗彥.在語文教學中結合旅遊管理專業特點對學生進行表達能力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1(4):157.

[2]朱莉.基於旅遊專業視角探析詩詞文學與旅遊的關係[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0):119-120.

[3]李豔敏.旅遊利於初中語文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9):195-196.

[4]尹勝利.論語文教學中旅遊文化的傳播[D].湖南師範大學,2005:74-75.

[5]馬麗莎.中職旅遊專業語文教學中的鄉土資源開發實踐初探——以天津鄉土文化開發爲例[D].天津師範大學,2009.

[6]馬傑,張永進.淺論旅遊對提高語文教學的作用[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1(4):7-9.

[7]全亞賢.語文教學中應用旅遊資源助力學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4(5):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