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資源的文化屬性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6W

旅遊資源在旅遊業的發展中佔據着首要地位。而其具有的文化屬性,又是旅遊資源的主要魅力所在。旅遊資源的文化性,是本世紀文化旅遊的本質特徵。

旅遊資源的文化屬性論文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作爲“陽光產業”的旅遊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併成爲不少城市或地區的支柱產業。在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中,把握其文化屬性,弘揚民族文化精神,是旅遊事業振興的重要因素。

要理解旅遊資源的文化屬性,首先必須明確文化的涵義。“文化”一詞在我國出現較早,《易經》中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裏,強調了文化對人的塑造作用。迄今爲止,國內外學者對“文化”仍然見仁見智,但有三點應當是共有的:其一,文化是人創造的,包括人創造的物質產品、精神產品,沒有人的行爲,就無所謂文化;其二,文化能影響人,人都是一定文化的產物,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其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時代性、開放性,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一個民族與其他民族的區別,就在於它獨特的文化。任何文化要想發展,都要與時俱進,否則就沒有生命力。文化的開放性,即指文化可以相互借鑑、相互融合。

旅遊,顧名思義,包括旅行與遊覽兩種行爲。通常認爲,旅遊是個人或團體離開自己的居住地到他鄉異國去從事觀光的活動,以此爲獲得物質上的滿足或精神上的放鬆。可見,旅遊是人們有目的、有價值的活動。在現代社會中,從旅遊者的角度來說,有觀光型旅遊、度假型旅遊、生態旅遊、特種旅遊(包括滑雪、登山、探險、狩獵等)、專項旅遊(美食、修學、醫療保健等)。

自旅遊活動產生以來,它就與文化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歷史上許多有名的人物,其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或多或少與旅遊活動有關係。孔子周遊列國,傳播儒家思想、治國理念,成爲萬世師表;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逢人便問,寫成《史記》名著;詩人李白寫出“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等千古名句,沒有親身的體驗,怎會有如此優美的詩句。地理學家徐霞客,到處出遊,細心觀察,撰成《水經注》一書。近代的康有爲、譚嗣同,本來熟讀經書,茫然於外部世界。但當康有爲從廣東到北京、從北京到上海,又到香港遊歷,看到西人治國有術,則激起變法之決心;譚嗣同遊覽各地,體察民情苦難。在上海,他看到化石標本,認爲天地都在變,社會也應當隨時而變。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明旅遊在開闊視野、增長見聞的作用。固然,今天的我們,有電腦、互聯網,信息來源與古人相比,其條件不可同日而語,但代替不了人們自身的體驗和感悟。在旅遊過程中,旅遊者涉足於自身文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受到有形或無形的文化薰陶,並在這些活動中得到身心的享受。人們看山,山各有不同;人們看水,水各有其狀;帶給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體驗,賦予了文化內涵。隨着時代的發展,文化旅遊是滿足旅遊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質量的必然選擇,也是旅遊向深層次發展的必然。據專家調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國的旅遊者,無一例外地把“與外地人交往,瞭解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當作出境旅遊的重要動力之一。在各國去歐洲的旅遊者中,有65%的人是進行文化旅遊。可以斷言,旅遊是是一種文化行爲,文化是旅遊的靈魂,21世紀將是一個文化旅遊的世紀。

既然,文化旅遊是現代社會旅遊主體,或者說旅遊就是一種文化旅遊,那麼,形成文化旅遊的物質條件,即旅遊資源的文化屬性,應當成爲我們深入瞭解和研究的重要問題。對某個城市或地區的旅遊業來說,能否快速發展、繁榮興旺,主要取決於其旅遊資源是否豐富,是否具有價值。總的來說,凡是能吸引旅遊者的.以山水名勝、自然風光爲主的自然資源和以歷史古蹟、文化遺址、革命紀念地、名人遺蹟爲主的人文資源,均是旅遊資源。除了自然風光外,人文景觀、民俗風情資源、傳統飲食資源,以及都市和田園風光資源,都以文化爲主體。也就是說,都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現出來,如古戰場遺址、古城牆、古廟寺塔等。以山西平遙爲例,雖然只是一個4.2萬人口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但卻是全國保護最完整的古縣城。1997年底被聯合國認定爲“世界文化遺產”後,致力於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合理開發,大力發展旅遊業,“黃金週”期間,曾有每日遊客突破五萬人次的記錄。

旅遊資源所具有的文化屬性,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產生美感、快感和愉悅感。人們把自己作爲旅遊資源的一部分融入其中,把人的軀體和意念融入自然之中,使人也具有自然本性。許多人文資源本身就是一種精神寄託與意念的產物。如蘇軾寫的《赤壁懷古》,所稱“三國周郎赤壁”。他當然沒有見到“周郎”,但想象到周瑜當年的英姿,感嘆自己的命運。這就是旅遊的文化,它使人受益匪淺。人們通過觀光活動,可以得到新的知識,許多書本上不曾記載的知識,烙在遊人的腦海裏。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性,旅遊資源的文化屬性不同。人文景觀千差萬別、各具形態,對遊客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人們離開居住地,前來感受不同的文化特徵。這種旅遊資源的文化屬性,同其他物質資源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它的觀賞性。衆所周知,不論旅遊者的動機如何,也不論旅遊地在何處,觀賞都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旅遊資源只有具備觀賞性才能吸引遊客,觀賞性越強,對旅遊者吸引力越大。如萬里長城、桂林山水,古樸典雅的文物古蹟,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甚至土特產、旅遊商品,也無不具有觀賞價值。觀賞性是一種文化特徵,也顯示經濟效益。旅遊資源必須具有吸引旅遊者的功能,才具備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旅遊資源的價值是通過觀賞來實現的。觀賞性越強,所取得的經濟效益越大。同時,旅遊資源具有地域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上。所謂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觀。不同的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也都能顯示出旅遊資源的地域性。由於旅遊資源是在一定地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下發生、發展的,其空間分佈必然受到環境的制約。由此可見,地域性旅遊資源劃分的標準,其中的文化屬性爲主要因素。

旅遊資源的文化屬性,構成了城市旅遊的主體。我國有許多優秀旅遊城市,基本上以歷史文化名城著稱,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在這些城市的資源中,地面和地下保存有重要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的文物、建築、遺址,再加之優美的環境。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分爲六類,即古都、紀念名人名城、園林、文化城市,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名城,歷史重要港口和手工藝中心城市。不言而喻,對一座旅遊城市而言,注重旅遊資源的自然風光非常重要,但同時要大力挖掘其中的文化載體。比如桂林,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到了這裏不去看山中的水,水中的山,那就不算到了桂林。但桂林既然這麼好的山水,一定會吸引大量的名人、詩人、政治家、文學家等前來,他們的足跡,他們的詩詞賦畫,桂林的民族風情。遊人至此,親身體味前人描述,“願做桂林人,不願做神仙”,心中頓生無限的愜意。還有,靖江王陵、陽朔古街、恭城孔廟,這些都是桂林的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導演張藝謀等人編導的《印象:劉三姐》,將桂林的山、水、人、景、情融爲一體,不禁讓人想起“山川人物熔在一爐內,精靈騰踔有萬千,彼此遊戲相愛憐”。這種宏偉、壯觀、幾近完美的文化場景,讓人浮想聯翩,歎爲觀止,爲桂林旅遊增添更加迷人的魅力。

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融入山水之間,構成天人和諧。當我們登山涉水,旅遊其間時,會處處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我們有京派文化、海派文化、湖湘文化、齊魯文化、嶺南文化等,而這一切恰恰是突出旅遊重點,形成旅遊特色的必要條件。實踐證明,文化屬性是旅遊資源的實質,大力挖掘民族文化資源,無疑是推動旅遊業走向興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