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學識都 人氣:8.98K
試論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摘要:當前,旅遊資源開發方面存在的主要題目是:有限的資源面臨着旅遊市場迅速擴張的巨大壓力。而重複建設和盲目粗放式開發更加重了資源供需失衡;資源開發從人文景觀資源轉向自然生態資源,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就成爲一對難解的矛盾;城市建設與旅遊事業的發展也因“兩張皮”而導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態資源的浪費;旅遊經濟高速增長與僵化陳舊體制並存,開發機制有待轉換,治理水平有待進步。本文試就這些題目,並以珠海市爲例來探討旅遊資源的公道開發、保護和利用的正確途徑。
關鍵詞:旅遊資源 開發 保護一、旅遊資源開發原則與景點佈局
珠海作爲全國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國家級的風景旅遊區正在進行旅遊資源的大開發,也就是旅遊環境容量的大擴容。對此,我們應如何確定擴容的方向、內容、層次、深度,以達到既有內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擴展?在擴容的過程中又要留意哪些題目?本人以爲,主要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特色性原則。特色即差異性。鮮明的特色是旅遊資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纔會有留意力。旅遊經濟本身就是留意力經濟,要留意旅遊景點之間的差別性,體現人無我有的特色。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的實質就是要尋找、發掘和利用旅遊資源的特色。經過開發的旅遊資源,不僅應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時,還應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鮮明和有所創新和發展,盡對要避免在開發後的旅遊資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壞。
(二)共生性原則。就是這一旅遊項目與另一旅遊項目之間是共生的。旅遊項目是外部性很強的項目,有正向和負向外部性之分。所謂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容的、互補的、協調的,看了這一景點之後,有一種再往遊覽另一景點的渴看。所謂負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剋的、類同的,而不是呈現合作形態。旅遊資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資源與自然資源之間、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文化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的共生性現象,而且不同的旅遊項目,其共生現象是不同的。如展覽館與賓館、商場、交通設施、自然景點、人造景點相互之間是共生的。所以,要留意各種旅遊景點在某一小區域內的協調。
(三)網絡化原則。旅遊業是一個擴大化了的網絡,是自然網絡。在珠海旅遊業的發展題目上,我們經常誇大要有大珠三角的觀念,要發揮珠三角各市的旅遊資源上風。實際上,假如某地有獨特性的旅遊亮點,即使人爲阻止也是不行的,遊客還是會千里迢迢往遊覽,會千方百計解決道路不暢、住宿飲食不便等題目。現在的關鍵題目是,我們的旅遊景點有沒有形成亮點,有沒有形成網絡,各地的旅遊景點在大區域範圍內有沒有產生互補效應。從珠海的旅遊實際情況看,存在着以下三個網絡。
首先是小網絡,即中心城區旅遊景點的大擴容。我們要考慮景點之間的共生性,要誇大內涵的挖掘,包括實施市區西部和東部的旅遊大開發,重點開發建設唐家灣古村鎮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原唐家舊鎮、共樂園、淇澳白石街、金鼎會同村等,珠海國際賽車、珍珠樂園等旅遊資源也有待於整合)、現代教育科技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大學園區、南方軟件園、科技創新海岸等)和南灣旅遊新區(包括南屏科技產業園產業遊、北山楊氏大宗祠、灣仔花卉公園、海鮮乾貨市場購物遊等)、橫琴特色旅遊區。
其次是中網絡。也就是“兩區一島”,即斗門區、金灣區和東區海島的旅遊開發。斗門區的白藤湖旅遊區已經配套成熟;御溫泉也已名揚國內外;黃楊山-金臺寺旅遊區正在完善之中;生態農業遊有待於進一步開發挖掘。金灣區固然成立時間短,但旅遊開發也呈現良好勢頭。亞馬遜熱帶風情園起步看好;平沙溫泉由於香港中旅注資改造氣勢恢弘;飛沙灘也漸漸遊人如過江之鯽;長達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聯起一個個新的產業園區,也將串聯起一個個新的旅遊區……但目前整個大西區的旅遊線路安排還是單向的,沒有形成環線。我們應將珠港大道、湖心路、黃楊大道構成的“u”字形結構變爲“o”字形結構,使之相互之間形成一個小的閉環,將湖光山色、寺廟溫泉、港口海灘等山水景觀和文化景觀、城市景觀串聯起來,而後向外輻射。東區海島開發回需加大力度。從目前已開發的東奧島、桂山島、萬山島和外伶仃島看,基礎設施不足、水電供給、交通、污染等題目有待解決,旅遊項目的開發尚待挖掘,動植物資源保護有待加強。特別是要乘港珠澳大橋的契機,加強與香港、澳門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遊環線。
TAGS:旅遊 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