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績效棱柱與作業基礎預算的結合

學識都 人氣:9.56K
論績效棱柱與作業基礎預算的結合
摘要:隨着作業成本法在先進製造企業中的廣泛應用,利用作業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進行作業管理的理論及實務紛紛涌現。尤其是作業基礎預算管理,從企業戰略和顧客需求出發,通過建立以價值增值爲目標的預算程序,逐漸展示出優越性,從而成爲理論界的研究重點。另外,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績效管理,而預算管理中許多績效體系提出的“從戰略中獲得方法”實際上是對績效測量方法的誤解。引入績效管理的先進理論對作業基礎預算管理進行研究,能使兩方面都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本文就是從此思路出發來探討基於績效棱柱的作業基礎預算管理。

關鍵詞:績效棱柱;作業基礎預算;流程
  
  隨着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顧客類型的日益複雜以及先進製造模式的出現,作業成本法在先進製造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利用作業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進行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生產管理等的作業管理理論及實務紛紛涌現,尤其是作業基礎預算管理,從企業戰略和顧客需求出發,通過建立以價值增值爲目標的預算程序,打破了傳統預算中存在的內在束縛,彌補了其不足,逐漸展示出優越性,從而成爲理論界的研究重點。然而,預算管理中許多績效測量體系提出的“從戰略中獲得方法”實際上是對績效測量方法的誤解,而真正決定測量的起點是“誰是組織的利益相關者,以及他們的要求是什麼”。因此,在作業基礎預算管理研究及應用中,應該重視利益相關者的重要作用,將相關理論引入作業基礎預算管理理論的研究中,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績效棱柱理論。
  
  一、作業基礎預算管理的基本思想與內容
  
  隨着企業經營環境和管理方式的轉變,傳統的以產品爲基礎的預算管理因爲脫離企業戰略和偏重財務指標等內在的根本性缺陷無法得到實質的改善,逐漸成爲企業發展的隱患。作業基礎預算是以作業成本法的資源消耗觀爲基礎編制企業預算的方法。根據“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的原理,作業基礎預算從戰略和顧客需求出發,是“建立在作業層次上的一種管理過程,以達到對成本和經營業績的持續改善”。其最大優勢就是通過這種預算管理模式,能夠達到企業資源的最有效配置。
  作業基礎預算管理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內容:制定企業戰略目標;作業基礎預算編制;制定一套平衡的績效衡量和目標體系;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分析與控制;績效考覈與評價。其目的是預測未來企業對資源的需求量。與作業成本法相比,它不侷限於成本計算,它的範圍更廣,並和企業其他的一些管理職能結合起來,構成企業戰略過程的一部分。
  
  二、績效棱柱理論
  
  績效棱柱是由英國著名學者安迪·尼利、克里斯·亞當斯和邁克·肯尼爾利創建的一個全面的績效衡量結構模型。績效棱柱框架的基礎是利益相關者的價值概念。
  績效棱柱展示的是全面的績效衡量結構,它包括互相關聯的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利益相關者的滿意
  績效測量方法就是爲了幫助人們朝着他們想要達到的方向而設計的。它幫助管理者明確是否將達到他們確定的目標。很多績效測量體系都提出“從戰略中獲得方法”。事實上卻是從根本上誤解了這些方法的目的和戰略角色。戰略並不是最終的目的,而只是所選擇的路線——如何達到所期望的目標的路線。現在絕大多數的組織所採取的戰略是由一系列的改進行爲和管理者的創新來支配的,如提高市場佔有率、擴大產品線等,這些都是有價值的,但這些卻不是最終的目標。在執行這些創新和行爲的時候應該是抱着這樣的信念,即它們能夠使組織更好地在各種利益相關者之間分配價值。然而,這些利益相關者對於組織的重要性並不是不變的。因此,決定測量什麼的起點不應該是“這個組織的戰略是什麼?”,而應該是“誰是組織的利益相關者以及他們的願望和要求是什麼?”
  
  (二)利益相關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