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

學識都 人氣:2.94W

摘 要: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指企業爲了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方法和程序。

淺談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

關鍵詞: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

我國不少企業存在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管理系統失控及計算機犯罪等一系列問題,究其成因主要是企業對內控制度認識不到位、約束機制不完善、內控跟不上形勢變化、內部審計薄弱以及外部控制監督不到位、人員素質偏低等。

1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1.1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會計信息失真嚴重。一些企業人員素質不高,會計造假行爲氾濫,存在人爲捏造會計事實、篡改會計數據、設置帳外帳等現象,造成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資產不清、產權不明、債務不實等。

(2)管理系統缺乏控制力,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在我國現階段,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形備而實不至”,尤其是董事會這一重要機構沒有發揮應有的職能。不少企業在改革過程中,一味地“放權讓利”,內部會計控制如“空中樓閣”,形同虛設,導致一些企業主管財務的領導、經辦人員利用內控不嚴的漏洞大量收收賄賂、侵吞公款、挪用、盜竊資金,或與企業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結,利用虛發票非法侵佔企業資金。

(3)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被重視,甚至被完全忽略。有些企業沒有制定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或制定得不完整,老闆一個人說了算,收入不入賬,成本、費用虛高等屢見不鮮,會計的作用僅在於如何算賬使老闆少交稅;有些企業雖制定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實際上沒有執行,雖然有完備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有些公司的總經理在公司裏一手遮天,一切內控制度在他眼裏都是廢紙一張,從而造成公司的鉅額虧損;有些企業爲了籌資或包裝上市而精心設計假控制,如雖然表面上有關憑證審覈、批准等控制環節環環相扣、互相制約,背地裏卻是不折不扣的造假鏈,不惜精心設計假控制來欺騙投資者。

(4)會計電算化的風險。與手工會計系統相比,電算化會計系統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電算化會計系統有不同於手工會計系統的特點及其風險,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正利用其掌握的技能想方設法鑽電算化會計系統空子,計算機犯罪案件日益增多。

1.2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缺位的原因

(1)認識不到位。由於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起步較晚,不少企業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認識遠遠落後於現實的需要,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企業領導也不甚瞭解內部會計控制的內涵,認爲內部會計控制只是形式上的東西,就是成堆的手冊、各式各樣的文件。因而雖然有建立內控制度,但實際執行的很少,更多的是隨經營者( 企業法人代表) 的意志爲轉移,至於循與不循,究還是不究,最終取決於領導者的態度。

(2)約束機制不夠完善、有效,缺乏相應的激勵制度。不少企業內控制度制定得不錯,但在執行過程中,沒能去考覈、去檢查,實際執行效果不佳,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流於形式走過場。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相關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卻沒有與之配套的方法和措施,把已訂立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印在紙上,掛到牆上”就算了事,目的是爲了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審計。此外,由於獎懲制度不到位,員工對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積極性不高、關心不夠,許多員工在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過程中偷工減料、應付了事。

(3)內部審計薄弱,缺乏事前、事中的嚴格控制。由於缺乏對企業進行事前、事中的嚴格控制,很多企業領導對自身家底財務狀況說不清,而財務人員對經營情況又不甚瞭解,且處於從屬地位,常常只能按領導的意圖處理賬務,往往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彌補得好,那是幸運,但更多的時候是亡羊補牢,爲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