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態建築”的若干思考

學識都 人氣:2W
關於“生態建築”的若干思考
  生態建築的核心內涵在於其內在的運行系統,因此必須把生態建築放入一個更大的背景中去看待;有生態社區、生態城市乃至生態社會的建設,纔會有真正的生態建築;就我國現有的、技術條件而言,我們關於生態建築工作的落腳點應放在“適宜技術”的推廣應用上。
  生態建築 適宜技術 推廣應用
  
  生態建築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但是一定的生態技術含量並不能表明這樣的建築就必然成爲生態建築,而不含有那些典型生態技術手法的建築也未必就不是生態建築,因爲生態建築的核心並不在於其硬件如何,而在於其內在的運行系統如何,生態建築是一個系統,必須從總體上來衡量和評價。
  毫無疑問,生態建築是一和技術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概念,生態建築的概念會隨着技術的而不斷地改變着內涵,其評價標準應當建立在當前的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從這個角度看,生態建築自古便有之,只不過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如此緊迫地提起。
  自原始社會以來,我們的祖先逐步發展着建築技術來擋風雨、避寒暑、御猛獸、抗災害,但人們從來沒人真正在通過建築本身和外界環境完全隔絕開來,直到20世紀中葉由於環境控制技術的發展(如暖通空調,人工照明等)使人們有能力將建築和外部環境前所未有地隔絕開來,但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過多地強調了外部環境的負面影響,正是這一錯誤傾向,極大加劇了全球的生態和能源危機,也使我們自1981年《華沙宣言》以來愈來愈也不得不重視生態建築這一複合名詞。
  千百年來我們把建築描述成“凝固的”,主義建築運動中建築也曾作爲“具有特定功能的機器”而被廣泛接受,而今當我們從生態的觀念來看待建築時,一座生態建築或一個生態建築系統似乎更像是一個能吐故納新,新陳代謝的生命體,生態建築應當能夠和地球這一大的生態系統有良性的物質及能量交換,並融入其中。
  當我們談及“生態”時,其實我們主要指的是“生態平衡”,那是界的生物羣落之間及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協調與平衡,是一種隨着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髮展,不斷調整的動態平衡。
  我們知道建築是爲了改善和調整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而建造的,是爲人類生活和行爲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環境,而生態建築就是力求和自然界之間就資源和能源的輸入、輸出達到一種良性的循環,動態的平衡。
  顯然,一座座單體的生態建築是很難獨自成立的,這是由生態和一概念的系統化內涵所限定的。故而,我們必須着眼於生態社區,生態城市,乃至生態社會的建設,從一個個子系統的建立到整個系統的形成,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建築。
  一、關於“適宜技術”
  建築是與技術的.結合,並且隨着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建築中的技術含量有着明顯的增長和專業化的趨勢,具體到生態建築更是如此,很難想象一個缺乏生態技術的生態建築會是個什麼樣子,可以說,生態建築的持續性在很大強度上是依賴於技術的有效性。
  生態建築的涉及面很廣,是多學科,多門類,多工種的交叉,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涵蓋的技術也是多層次的,從目前來看有所謂“低技術”、“中間技術”和“高技術”。
  眼下,“高技術”的生態建築是建築行業的一大熱點,許多媒體和建築師都熱衷於這一話題,源於高技術的生態建築將會是生態建築發展的一個方向。但是,是不是生態建築就非“高技”不可,非“高技”不做呢,顯然未必。
TAGS:生態 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