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解題錯誤的原因及對策論文

學識都 人氣:1.39W

摘要: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會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導致在對數學題解答中出現錯誤,爲避免學生經常犯同樣的解題錯誤,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解題錯誤問題的觀察和分析,從而找到解決小學生數學解題錯誤的有效對策。

小學數學解題錯誤的原因及對策論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題;錯誤;對策

小學生數學教學中,在數學題解答這一問題上很多學生都存在解題錯誤的現象,通常情況下教師認爲小學生是由於馬虎或大意而造成了解題錯誤,一般對這種情況不會太在意,也不會及時、主動的去觀察和分析學生解題出現錯誤的問題。從而導致一些學生還是會出現同樣數學題解題錯誤的發生,而對於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爲什麼總是出現數學題解題錯誤的重視,在解題錯誤中可能會出現一次馬虎,但不能每次都對同樣的問題馬虎,所以教師要提高對小學生數學題解題錯誤的分析,查找具體原因,及時給予相應對策的解決,纔能有效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下面本文就小學生數學解題錯誤的原因分析及對策進行探討,內容如下。

1小學生數學解題錯誤的原因分析

1.1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小學數學學習中,基礎知識的掌握對其學習和解題有非常大幫助,但由於小學生思維及理解力不強,所以會出現概念理解不足、規律性問題觀察不強的情況,從而導致解題錯誤的發生。概念上容易模糊定義,就像周角與射線的相似性與差別性;規律性問題如1、4、7、()、13,如果學生的觀察力比較弱,不能找到其間的關係,兩兩間差3,很容易出現錯誤。

1.2缺乏解題技巧:在小學數學學習中隨着概念知識的不斷學習,綜合性題型逐漸出現,就如體積與容積學習中,有很多綜合的應用題型,但由於學生缺乏解題技巧和分析能力,造成其不知如何列式的.情況,或出現混淆的問題,從而出現解題錯誤或不會計算的狀況。

1.3思維定式的干擾:學生由於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在對數學題解題中易出現類似題型解題的錯誤,因爲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固定模式,遇到相似問題時總以一種方法去解決,這種思維固定的學習不僅易造成解題錯誤,也會影響學生擴散思維及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就像99+49×99=?這種列式,小學生總會以學習時形成的固有模式進行解題,將列式形成(99+1)×49的方式來解題,從而出現解題錯誤。

1.4理解能力弱,容易受題目已知條件干擾:在小學生數學題解題中存在一個理解誤區,因爲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會出現對已知條件是否理解到位的問題,很多學生認爲給出的條件就必須用到列式或計算中,反而導致解題錯誤。就如三年級全體學生去郊遊,共用8個小時,而在去的路上花了1/5的時間,玩了3/4的時間,問他們回程用的時間是幾分之幾?有很多學生會將8個小時計算在內,出現列式解題錯誤,實際與其沒有關係,只需要找好整體定量用1-1/5-3/4列式即可,回程佔1/20。

2小學生數學解題錯誤的解決對策

2.1歸納學生在解題中經常犯的錯誤,形成錯題集:爲了能夠對學生數學題解題錯誤的問題進行解決,教師需要對學生經常出現的解題錯誤進行收集、歸納和總結,並將這些問題歸納到一起形成錯題集,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輔導,同時,教師需要與其他數學教師加強溝通,瞭解同級其他學生對數學解題中存在的問題,並將其他班級學生的錯題收集起來,適時給學生進行錯題講解,針對其發應的數學知識再次進行剖析講解,並將其延伸的內容進行補充,加強學生對錯題中含有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進而提高小學生解題的有效性。

2.2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小學生處於思維發育時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有時會出現偏差,尤其對相似性概念的理解,所以會因爲概念理解錯誤的原因導致在解題時出現錯誤,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數學概念掌握情況進行檢驗和了解,同時爲了加強小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講解概念性知識時應該多采用一些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可利用教具對學生進行實物模擬講解,或將其與實際生活中的某一物體現象進行聯繫講解等,對相似性的概念,加強用實物講解,並讓學生利用教具動手操作來加強理解和區別等。

2.3加強學生解題技巧的培養:教師根據對學生解題錯誤問題的分析,應該加強對小學生解題技巧的培養。在數學題中有很多綜合性的習題出現,這種習題囊括了較多的數學概念和知識,教師應該抓住這一點,利用綜合習題來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指導學生學會怎樣審題、分析數字關係、找到問題的相關性,理清思路再進行問題解決,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能提高解題速度。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對解題錯誤問題的分析,從中鍛鍊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從而在教師幫助下學會如何正確解題,並提高其對某一類型題的理解度,避免再次發生錯誤,提高解題效率。

2.4打破小學生的思維固定模式,加強其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數學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一定的數學知識、解題方法,而且還能夠從學生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發散能力、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對學生錯題的傳教和講解中,不斷鼓勵學生要敢於對問題的出現存在質疑,並提出質疑,然後通過所學的知識從不同出發點進行解決,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轉變能力,打破其固定思維模式,同時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要加強對不同問題從多方面入手考慮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擴散其思維和想法,從而提高其創造性,進一步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

3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學中,在遇到小學生數學解題錯誤時,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詳細分析,掌握問題所在,然後指導學生如何學會自我對錯誤的認知和分析,幫助學生並引導其找到有效解決對策,加強其數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從而幫助小學生解決數學題解題錯誤的問題,整體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聶冬芹.小學數學解題錯誤歸因與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2).

[2]肖元芳.小學生數學解題思維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2(15).

[3]張建英.小學數學解題錯誤歸因及對策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2).

[4]王淑廷.小學數學解題錯誤歸因及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

[5]繆國富.小學數學解題錯誤歸因及策略分析[J].江西教育.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