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建設品質管控和應對方法論文

學識都 人氣:1.63W

1常見的建設品質不良現象

建築的建設品質管控和應對方法論文

結合相關的規定,在柱和樑接觸的區域,在節點地方設定的區間中要對其加密。加密範圍在圈樑上下均不應小於1/6層高或45cm,間距不宜大幹10cm,在縱筋搭接區段內的箍筋間距不應大幹20m。不過具體的建設中,上面的兩項要素都沒有向建設者論述清楚,進而導致了品質不良現象。箍筋彎鉤長度及角度不規範。規範中對構造柱箍筋的彎鉤角度及長度雖未作明確規定,但提出“對於有關模板、鋼筋和混凝土的一般要求,應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04-92)執行”。基於這一點,經查該規範第3.3.4條規定: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並指出了對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結構,彎鉤的角度爲135/135。在建設的時候要高度的關注。拉結筋的擺放問題。規範規定240厚牆與構造柱應沿牆高每50cm設置2中6(牆體每增加120厚增加106)水平拉結鋼筋連結,每邊伸入牆內不應小於100cm。不過在具體的建設中,常會將其放錯方位。其建設時發生的一些不利現象關於級配。構造柱的截面尺寸一般爲240mmx240mm,混凝土澆築高度一般都超過2.6m。針對這種非常小的截面範圍,爲了確保澆築活動能夠順暢的開展,不會存在卡澀等問題,規定中對骨料的大小進行了細緻的論述,其要低於二十毫米,不過在具體的建設時期,很多人不按照這個規定來選擇,很顯然就會出現不利現象,就會因爲骨料太大進而使得不緊密等等的一些現象發生。坍落度問題。規範要求構造柱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50-70ram,以利於混凝土通過振搗充分流入馬牙槎洞內,從而有效地與砌體結合。不過具體的建設中,由於材料的塌落度不高,而且流動性差等導致此材料中會存在很多的'孔隙,特別是根部易出現爛根現象。轉根部清理不切底。規範要求構造柱根部應預留清掃口,以便清除砌築時的落地灰、碎磚塊等雜物。但很多施工現場不留清掃口或清理不淨,結果是層層柱根隔層,整個構造柱實質是一個多處斷條的鋼筋連體柱,且斷點叉均在樓面上鋼筋搭接處,這樣柱子不但無法起抗震作用,反而破壞了牆體節點處的整體性。新老混凝土結合不良。規範規定混凝土施工縫必須用水沖洗、潤溼,再鋪1-2cm厚水泥砂漿後方可繼續澆築混凝土,而實際施工時這道工序往往被取消,致使新老混凝土界面結合不良,形成暗縫內傷。砌體施工存在的問題砌築方法不當,牆體砌筑前不立杆擺樣,存在有豎向通縫現象,影響砌體的整體性。砌築用磚、砂漿強度不符合設計要求,有的在施工中爲力求施工方便添加影響砂漿強度的外加劑。馬牙槎留設不規範。留設馬牙槎的主要目的是加強混凝土構造柱與磚砌體的有效結合,形成整體。增強抗震效果,同時還可以通過露出砌體的混凝土面來檢查混凝土的澆築質量。在這方面的問題有:先進後退(應該是先退後進),槎口高度、深度不一,遇內外牆丁字砌體節點時,內牆只留直槎,個別工程乾脆取消馬牙槎。

2合理的應對方法

對於鋼筋。首先要確保其豎直度。爲了確保構造柱在建設的時候存在豎直的狀態,所有的層在建設之前,都要掌控好軸線的方位。在砌築的時候,要認真的關注砌體。其次要做好下料活動。縱筋下料長度是以一個樓層高度加上搭接長度及彎鉤長度爲準的。箍筋的彎鉤角度應按抗震要求爲135/135計算。箍筋製作時應計入加密部位的增加數量。最後,關注拉結筋。要切實的結合樓層需要的總數來設置,而且要結合相關的規定來開展。關於混凝土粗骨料粒徑不應大幹2cm,現場可備篩子進行篩選或直接選購合適骨料。其一般是一次成型的,因此要認真的掌控其配比以及振搗的措施等,要切實的結合相關的規定來設置。在澆築之前,要認真的清理髒物。爲了便於混凝土澆築前應認真清掃柱根施工垃圾。爲方便清掃口內垃圾清理,每層柱混凝土澆築時都應超過樓面板高度5cm左右。清掃口宜在樓層砌築時分2-3次清理。混凝土正式澆築前用清水沖洗柱根,然後按規範要求,先澆築1~2cm厚水泥砂漿。對於砌築品質的掌控方法。在所有的工序開展之前,對其進行建設以及安全等的交底活動,明確具體的權責,積極地開展品質監管活動,認真的調查材料的強度等,對於外加材料,要切實的結合相關的規定來開展活動。要確保構造柱和牆體的軸線是相同的。要認真的掌控好豎直性。馬牙槎應符合規範要求,先退後進。要保證其砌築的砂漿是飽滿的。而且要保證材料的表層是乾淨的,對於那些揉搓出來的材料,要使用設備認真的處理,避免冒出來的材料被砂漿等吸入柱體之中。

3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得知了多層磚混構造在建設的時候經常性的會出現的一些不利現象,以及一些常見的應對方法,我們堅信該項構造必然會獲取顯著地成就,進而使得我們國家的建築事業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