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文化消費與審美心理關係探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1.53W

摘要:

大衆文化消費與審美心理關係探究論文

大衆文化的高科技和商品化特性,決定了大衆文化的平等性、世俗化和求新、求異的文化特質。而大衆文化消費行爲本身則展現了本能與超越、現實與理想的矛盾衝突,也表明了社會羣體的文化需求和精神危機。一方面大衆文化使得美學平面化、世俗化,破壞了受衆審美的趣味,另一方面,受衆在進行大衆文化消費過程中體味文化狂歡和個體認同的愉悅,審美自身的超越性和理想性又把大衆文化消費行爲引向積極健康的道路。

關鍵詞:大衆文化 消費 審美心理

由於媒介技術的不斷髮展,各種新的媒介(報紙、雜誌、廣播、電影、電視、網絡等)迅速與文化藝術進行對接,文化在大衆媒介的催生下,逐漸形成“文化工業”,而文化工業由製造生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形態,那就是大衆文化。隨着經濟的發展,媒介技術的普及,大衆文化的受衆範圍也越來越廣泛,精英文化的話語權被消解。這爲大衆文化成爲一種精神消費提供了羣衆基礎。大衆文化的商業特徵決定了它與其他大量生產的商品一樣,具有了使用價值和價值,大衆文化遵照市場規律運行着,以滿足和刺激大衆的文化消費慾望爲目的。從大衆文化消費的特徵來看,又不同於一般商品,被消費的內容着重於產品的實用功能,使用價值的消耗,價值也隨之消失。而大衆文化則是以大衆文化作品爲對象的消費行爲,是一種精神領域的活動。大衆文化藝術品在使用價值消耗之後,價值則在大衆精神領域得到增值,它的特殊性就在於受衆從感性形象、意味形式、品質內涵的消費過程中獲得某種感官滿足和精神愉悅。

從單個個體來說,大衆文化消費行爲本身,展現了個體本能與超越、現實與理想的矛盾衝突。從社會羣體來看,大衆文化消費行爲則表明了受衆的文化渴求和精神危機。一方面,大衆文化使得美學平面化、世俗化,破壞了受衆審美趣味的胃口,另一方面,受衆在進行大衆文化消費過程中體味文化狂歡和個體認同的愉悅,審美自身的超越性和理想性從而又把羣體文化消費行爲引向積極健康的道路。

一、大衆文化消費:個體與羣體進行情感交流的平臺。

哈貝馬斯認爲:人對自然認識的中介是社會生產勞動,而人對社會認識的中介則是通過語言、符號、意識等形式表達出來的交往行爲。而主體的興趣(樂趣)貫穿認識的全過程,通過認識實現自身目的。顯然,語言、符號、意識等形式形成了人與社會交往的紐帶,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大衆文化扮演着重要的媒介角色,通過影視傳媒、網絡資訊、手機信息、紙質媒體的傳播,個性化的情緒瞬間演變成了羣體共享的“娛樂”大餐,正是這種消費行爲恰恰滿足了羣體的情感飢渴,藉助別人的情感訴說滿足自身的情感宣泄的需求。而大衆文化本身的世俗性、平等性的特質爲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羣體情感交流搭建對話平臺提供了可能性。

大衆文化消費行爲本身就是一種羣體共享的場景,在其過程中,社會羣體得到了精神愉悅,產生了新的企求,成爲日後創造、創意的重要源泉,也成爲個體獲得更大價值,即審美價值的增值。這也正是大衆文化消費熱持續高漲的內在驅動力。大衆文化消費因其自身具備的求新、求變的特質, 成爲文化消費中的時尚寵兒,折射了社會羣體的審美趣味和價值取向。相對獨立個體來說,對大衆文化的消費,則是個體與羣體的情感交流或精神愉悅的過程。

中國古代《樂論》認爲:“凡音之起,由心生也”。聲音的長短高低表達了歌者情感的起伏。“緣情說”認爲文藝作品緣於創造者的.情感,作者通過文字、線條、聲音不同方式來傳達自己的情感、對人生的感嘆和領悟,所以中西美學史上都有審美活動即情感活動之說。康德認爲:審美判斷是一種情感判斷,客體對象的美的形式引起主體的主觀快感,其分別在於一般快感都要涉及利害計較,只是慾念的滿足。

也就是說,審美活動就是個體情感傳遞的過程,在文字、影像、聲音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從而使讀者、觀衆、聽衆獲得情感的認同和共鳴,完成情感交流的過程,達到個體與羣體交往的目的。 大衆文化消費區別於一般商品消費的特殊性,表現在:首先,受衆直接對大衆文化本身進行消費,即對大衆文化的物質載體的消費,當這種文化消費行爲由個體演化爲羣體的行爲,即高溫不斷的武俠熱、言情熱、韓流等,除去了其創造的經濟利益不論,反映了大衆當下的情感渴求和願望滿足;其次,大衆文化消費反應在大衆文化的延伸商品的消費之上。消費主體在聆聽音樂中享受到精神愉悅的同時,自然就聯想到了與之匹配的生活方式,通過購買文化物化的商品來滿足內心對美好、幸福生活的企求,大衆文化消費爲現實生活和理想境界尋得了契合點。

個體對大衆文化消費的過程也即審美主體在審美觀照中吸收、品味、體悟的過程,在這種精神性的消費情境中,審美主體通過大衆文化中感性形象、形式意味、氣韻境界等美學符號獲得感官快樂的同時,在情感體悟過程中也獲得了精神愉悅感和美感的享受。如:藝術品投資熱持續高漲的背後之後,反映出了一方面作爲人類智慧的結晶的藝術品的審美價值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接受,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審美價值與市場價值之間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個體通過大衆文化消費之中體驗大衆文化帶來的精神愉快和享受的同時,也遵循着大衆文化的商業利益的驅動的運行規律,受衆被強制接受那些本不屬於他們自身的物質和精神產品,長此以往,大衆的精神生活被慾望化、幻覺化所遮蓋,漸漸失去了判斷力和超越性。

二、審美需求:大衆文化消費的情感制約機制。

誠然,大衆文化是現代傳媒技術和市場經濟效益共同催生的產物,現代高科技和商品市場化是與之相伴相生的載體。對高科技的無止境的追求必然帶來人們對時尚的頂禮膜拜,促進了科技的高速發展;同時大衆文化的商品化、市場化勢必帶來文化生產者爲了經濟利益而全然不顧社會利益的文化媚俗、低下現象的泛濫,以激發受衆本能、慾望爲能事,從而通過大衆文化消費把受衆的文化趣味降爲庸俗之流。從傳播學角度來看,人們對“遊戲”的傳播是出於自覺自願的,個體在消費大衆文化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傳播了一些媚俗的、享樂的、追求感官快感的內容,這樣的大衆文化通過個體的消費、傳播自然就引起羣體(尤其青少年)文化消費趣味的低下。導致一些不健康文化現象的流傳和氾濫,其危害是巨大的。另外從市場規律來看,大衆文化作爲一種商品,相對受衆來說,滿足的是使用價值,個體的消費需求,而在當下的中國社會中,作爲大衆文化消費者,因自身的素質和價值判斷等差距,對大衆文化消費的選取方面也存在高低上下之分,這無疑是大衆文化審美價值低下的現實存在的理由。無論是生產領域,還是消費環節,當下中國一些大衆文化的文化品格、美學價值着實令人堪憂。如何走出困境,提升大衆文化自身價值,引導消費者提高自身的審美趣味成爲當務之急。

心理學家指出:人類的需求有先天或初級需要(如:食物、水、居所、安全和性等),習得的或次級需要(如權利、地位、尊重、成就和關係等)。顯然審美需求屬於習得需要,它基於我們個人的成長經歷發展起來的,因人而異、因文化而異。而大衆文化這種特殊的消費品在向消費者推銷時試圖滿足人們多個需求,這就出現了大衆文化的色情、暴力等低級、媚俗的信息氾濫。長期充斥人們的視野,勢必混亂大衆的價值取向,增加社會更多的不和諧因素。當然採取法律、政治、經濟的手段來遏制不良現象的出現是必要且必須的。同時另一種重要的情感制約機制——審美需求,前面說過相對初級、生理性的需求,審美需求因人而異、因文化而異的後天習得的,具有長久性,審美趣味一旦形成,對大衆文化的消費品的取捨無疑做出選擇,從社會價值角度來說,大衆審美趣味的提升,直接決定了大衆文化創造的審美追求,從而影響消費者的審美品位,在全社會範圍形成積極、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個體審美品位的提高則達到完善人格、追求理想境界的目的。

綜觀古今中外,我們不難看出,審美心理折射出了人類在超越現實、祈求理想之境的願望。審美體驗的純粹性、理想化特質,引起了無數人的嚮往和追求。人們的審美需求無疑給當下大衆文化消費領域帶來了一股清涼之風。同時,受衆對美學價值的追求、文化品質的嚮往,無疑從源頭上給大衆文化的生產拓寬了視野、增強了文化內涵。當然,人們的審美需求的產生也是需要社會和個體共同培養方能形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審美需求是大衆文化消費的情感制約機制,這種制約是溫和的,也是有力的,因爲消費社會中,消費決定生產,消費決定市場,對大衆文化的消費直接決定了大衆文化的生產、銷售等環節。審美需求正是通過激發受衆的這種強烈、美妙的情感體驗,提升個體文化消費的心理欲求,抑制低下、庸俗“趣味”,當這種情感體驗演變成羣體行爲之時,大衆文化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內涵的整體提升則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2、Duane ltz,Sydney Euen Schultz,時勘等譯.工業與組織心理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