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價值研究與小學生普及民族音樂的途徑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9W

摘 要: 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勞動人民生活、智慧與情感的結晶。民族音樂教育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心性。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最佳時期,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時機通過各種渠道對小學生進行民族音樂教育,而小學音樂課與課外興趣小組是對小學生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最爲重要的渠道。

民族音樂價值研究與小學生普及民族音樂的途徑論文

關鍵詞: 民族音樂 價值 小學生 普及方法

一、民族音樂的價值與意義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音樂教育。春秋時期的教育內容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音樂是其中之一。儒家最爲重視的“六經”中有《樂經》。《禮記》中的《樂記》和荀子的《樂論》是專門討論音樂問題的重要論文。孔子十分重視音樂教育,他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詩”就是《詩經》,詩經多取自民間歌謠,後經刪選加工,而成爲古代重要的教育內容。“樂”即音樂,《詩經》等內容都是可以配上音樂來傳授的,此即古人所謂的“歌詩”。孔子認爲,一個人的人格的完善離不開音樂。好的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人格境界。古人重視音樂,除娛樂之外,主要是通過音樂涵養性情。荀子說:“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遠。”(《荀子·樂論》)正因爲認識到音樂對人的感化作用,古人特別重視音樂教育。

並不是所有的音樂都能陶冶人的情操、感化人的心靈,不好的音樂只能擾亂人心,因此古人十分重視音樂的內容,孔子說:“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音樂不只是鍾、鼓等所發出的聲音,還有着感化人心的內容。因此,對音樂進行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荀子在《樂論》中說:“夫樂者,樂也,人之情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樂則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而人之道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是矣。故人不能無樂,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爲道,則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以樂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氣無由得接焉。”不使音樂染污邪惡之氣,使音樂能夠發揮感動人之善心的功能,這是音樂教育的基本方向。

再來看看我們今天的音樂教育,娛樂的功能似乎更多一些,而音樂的教育功能則相對弱一些,這從我們不甚重視民族音樂教育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民族音樂是祖祖輩輩積累下的音樂精華,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我們必須對其加以繼承與發展。僅靠爲數甚少的音樂工作者是不可能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的,民族音樂的希望在兒童身上,我們應該大力推進民族音樂的普及工作。

民族音樂,顧名思義,就是民族特有的音樂,它包括民間音樂、民族器樂、少數民族音樂、戲曲音樂等。民族音樂有的直接來自民間,有的來自民間且受到過音樂工作者的提煉與加工,有的雖爲音樂工作者創作但題材取自民間。有些民族音樂經過音樂工作者加工製作後已經得已保存,還有些民族音樂依然活躍於民間。而有些民族音樂由於缺少保護,已經消失。要想讓民族音樂成爲大衆喜聞樂見的音樂,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小就培養他們對民族音樂的感情,使他們養成欣賞民族音樂的習慣,熱愛民族音樂。只有這樣,民族音樂纔有希望。另外,從教育人、培養人的角度說,民族音樂都具有實實在在的內容,反映着真真切切的民族情感,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現在,不管是多大的小孩都能哼唱幾句流行歌曲,爲什麼呢?不是這些音樂多麼有吸引力,而是環境滲透的結果。一首流行音樂在其流行之時,無論站在哪個角落,都會侵襲人的耳朵。我們並不否認流行音樂的時代價值,能夠經受時間檢驗的流行音樂最終會融入民族音樂的大河中。但憑心而論,大多數流行音樂,實是靡靡之音,沒有什麼實質內容。因此,流行音樂的教育功能十分有限。民族音樂中的經典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精品,凝結着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具有十分強烈的感化力,其現實意義不言而喻。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民族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因此,民族音樂應該是音樂教育天然的、必然的內容。

二、在小學生中普及民族音樂的方法

有人說,在最白的紙上可以畫出最美的圖畫。小學生純潔善良,這個時候,我們選擇最具真、善、美的東西來教育他們,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種下真、善、美的種子,並細心地加以呵護,對他們的人生必將產生莫大的影響。音樂即具有傳遞真、善、美的功能,孔子說“成於樂”,就是說音樂具有詩、禮所不具有的綜合功能。遺憾的是,我們對如此重要的音樂的重視程度卻不如古人。民族音樂是音樂教育最爲重要的內容,近年來音樂教育界已有所認識,音樂教材中增加了民族音樂的份量,但從總體情況來看,還很不夠。如何在小學生中普及民族音樂呢?

(一)發揮音樂課的音樂教育主陣地功能。小學的音樂課依然是弘揚民族音樂的主要渠道。音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使命,不能因爲應試教育使音樂教育邊緣化而自暴自棄,而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有限的時空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強化音樂教學的效果。首先,音樂教師要充分認識民族音樂的重要價值,善於挖掘教材中的民族音樂元素。音樂教材中有民族音樂的元素,這些元素能不能發揮育人作用,完全依賴於音樂教師。由於音樂課普遍不受重視,缺少各種應該具備的條件,這使得民族音樂教育在音樂課上難以得到貫徹落實。廣大音樂教師應該努力創造條件,使孩子們接觸民族音樂,感知民族音樂,學習民族音樂,最終喜愛民族音樂。其次,教師應該結合自身條件和學校條件,有選擇地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由於受到教師自身條件和學校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教材中提及的所有民族音樂都加以落實,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選擇教學內容,以做到事半功倍。最後,教師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對小學生進行民族音樂教育。小學有六個年級,我們一般將之分爲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不同年級的學生受社會影響的程度不同,故在對其進行音樂教育時方法上要有所選擇。一般來說,低年級學生受到流行音樂的影響較小,故教師應讓他們多直接感知民族音樂,久而久之,就會在其心靈中種下民族音樂的種子。中、高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有所提高,並且已經與社會有較多接觸,故其受社會的染污與影響較之低年級學生已十分明顯,因此,音樂教師在對他們進行民族音樂教育時更要注意運用合理的方法,以防其產生牴觸情緒。教師可以從他們耳熟能詳的民族音樂入手加以引導,如歌曲《編花籃》、二胡《賽馬》、小提琴《梁祝》等都是其所熟知的經典音樂,從這些音樂入手必將能引起他們學習民族音樂的熱情。當然,中高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教師進行民族音樂教育時可結合介紹音樂產生的背景,以及音樂表達的內容與情感,以深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二)發揮音樂興趣小組的功能。興趣小組雖然只是由少數學生參加,但他們對弘揚民族音樂所起的作用卻不可低估。我們注意到,很多家長十分重視孩子音樂特長的培養,但由於受到條件的限制,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能被送到專門的教育機構培養,因此,學校的興趣小組就成了一種重要的培養渠道。學校應該重視興趣小組的建設,使之發揮培養人才的重要作用。音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校的條件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使他們的音樂興趣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音樂興趣小組是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重要場所,學生在這裏既可以學習民族歌曲,又可以學習民族樂器。

(三)通過其他渠道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感情。除了音樂課、興趣小組之外,音樂教師還應努力創設、開闢其他渠道,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感情。如:通過開展民族音樂比賽激發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熱情;利用舉辦各種晚會、慶祝活動的機會,讓民族音樂一展頭角;利用學校、班級的報廊、黑板報等宣傳陣地介紹民族音樂和民族音樂家;挖掘地方民族音樂素材,把學習民族音樂與熱愛家鄉的主題結合起來。

總之,民族音樂的普及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要依靠廣大音樂工作者和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同時也離不開學校和社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