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9.76K

論文關鍵詞:音樂教育專業 舞蹈 教學改革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論文

論文內容摘要:舞蹈課作爲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基礎學科之一,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僅僅是爲輔助專業課程教學而設置的基本形體課。隨着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舞蹈教育快速普及,走向社會,開始成爲全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就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現狀做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議。

高校音樂教育作爲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着培養中小學校音樂教育師資、音樂表演人才、文化事業單位工作者及音樂專門人才的使命。面對當今中小學舞蹈教育改革的圖景,該如何來加強和完善舞蹈課程的建設,這已成爲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儘管現在大多數普通中小學沒有專門開設舞蹈課程,但是在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載歌載舞的節日慶典以及各種文藝競賽中,舞蹈都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舞蹈將成爲音樂課程、藝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尤其是發達地區中小學招聘音樂教師,往往將舞蹈表演乃至舞蹈創編能力作爲重要的考評項目。這又給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提高了一個門檻,值得我們重視。

一、現狀分析

我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正不斷向培養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方向發展,而目前高校音樂教育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從生源質量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生源質量呈下滑趨勢

首先,招生考試對舞蹈的要求降低了,一些學校的招生簡章中沒有舞蹈方面的相關考試要求。如江漢大學2011年音樂學專業招生簡章音樂學(音樂教育)專業:滿分100分,其中聲樂、鋼琴(器樂)兩科中高分佔45%、低分佔30%,視唱練耳佔15%,樂理佔10%。音樂教育專業招生簡章中沒有舞蹈測試這一項,甚至連以前在專業面試中還能見到的律動測試也被取消。

其次,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主要生源來自普通高中畢業生,少部分來自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入校前幾乎未受過任何規範的舞蹈基礎訓練,短時間的集訓效果在假期過後已經恢復如初,加之年齡較大,身體的軟開度與柔韌性未曾開發,不少學生的身體條件又較差,僅憑自身具備的身高、五官等基本條件得以升學,這無疑會給舞蹈教學帶來諸多困難。

(二)從課程設置看,舞蹈課課時比例小

就目前各大院校課程設置來看,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所佔比例極小,大概每週的課時數只有一次,也就兩堂課。如何發揮舞蹈的教育功效?如何使舞蹈教育與現代教育發展相適應?如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如果僅僅只靠一週的兩課時而沒有其他形式和途徑給予延伸和補充,舞蹈的教育功效無從談起,更不要談舞蹈的普及。

(三)從課程結構看,藝術實踐的比重遠遠不夠

在傳統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計劃中,藝術實踐只是作爲一個教學環節分佈在每個學期,最大程度上也就是爲學校的重大演出排練節目,並沒有把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看作是面向全體學生,導致一部分學生除了課堂的學習外,技能得不到磨練和展示,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二、解決辦法探討

基礎教育改革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堅持實踐的觀點,強調在教學中以學生作爲主體,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使學生實現對象與自我雙向建構,爲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必須通過課程改革這一重要手段作爲改革先鋒,要統一指導思想,與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相一致,要將教育部頒發的《綱要》和《標準》的課程理念滲透到舞蹈課程改革中。

(一)從生源質量抓起

近年來,舞蹈教育事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教育理念都爲舞蹈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隨着師範院校舞蹈學、舞蹈表演等舞蹈專業的擴招,音樂教育專業的舞蹈教育越來越不受重視。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類別、多層次、多結構的,就業競爭的巨大挑戰已非常現實地擺在每位畢業生的面前。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高考前都經過一些培訓,但多數是以聲樂、器樂、樂理等在藝術高考中比例較大的課程爲主,而對舞蹈課程很少涉及。很多學生進入高校後,舞蹈基礎相當薄弱,加之舞蹈訓練本身就比較辛苦,學生由此會產生緊張、煩躁等不良反應,這給教學活動帶來嚴重的消極因素。面對社會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應該從藝術高考做起,提高舞蹈課程在藝術高考中的比例,讓考生在高考前引起足夠的重視。除此之外,還要嚴把藝術高考關,選優質的生源進入高校學習。

(二)明確培養目標

作爲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一門基礎學科,舞蹈教學是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其獨特的價值功能。尤其對於高校音樂教育人才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與專業藝術院校的舞蹈教學有很大區別,專業藝術院校的舞蹈教學注重高技能性和表演性。根據複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要以舞蹈知識技能與藝術實踐的高度統一爲目標,同時有很強的師範性。學生既要掌握音樂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聲樂、鍵盤等基本技能,還要有編排舞蹈、策劃文藝活動等基本技能,也要熟練掌握表達和傳授這些知識與技能的能力。所以,我們以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爲指導思想,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從而真正實現複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三)合理設置課程,提高教學質量

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合理設置舞蹈課程尤其重要。合理主要體現在系統性和邏輯性。系統性主要是讓學生對整個舞蹈體系有總體認識,課程設置應相對全面,讓學生了解每個舞種的特點。邏輯性即課程的安排要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便於學生消化吸收。

1.明確課程性質與課程目標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作爲一門基礎學科,首先它是一種基本素質教育課程,其基本屬性是教育。它的目標設定與專業舞蹈院校課程目標不同,舞蹈專業院校培養的是技藝技能精湛嫺熟的專業藝術人才。而作爲素質教育的高校音樂專業的舞蹈課程,應着眼於舞蹈知識技能和師範能力的整合發展,體現舞蹈課程與音樂學習、舞蹈課程與中小學音樂教育實際需要的互補,爲學生全面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綜合性的教育取向,舞蹈課程突破了傳統的動作技能訓練,向生理、心理、師範三維舞蹈觀轉變,具有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和師範能力綜合發展的全面效用。

課程目標以舞蹈課程價值的實現爲依據,按照舞蹈知識技能與師範能力整合發展的邏輯進行設計。本課程教學使學生初步具有正確的舞蹈體態和基本的舞蹈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增強師範意識和獻身中小學藝術教育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面向市場,開設相應課程

當前,熱門專業的課程設置越來越成爲專業招生的噱頭,學科建設、教學改革等也成爲吸引生源、擴大辦學規模的優先手段。各高校在招生工作中都亮出了自己的“招牌”擴大招生規模,敞開“入口”,而忽略了“出口”的質量,也不夠了解市場的需求。

流行音樂、街舞、爵士舞、國際標準舞等方面的社會辦學力量已經走在多數高校前面。各種各樣的藝術培訓中心在全國各大城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很多藝人、機構投資辦學,培養音樂舞蹈藝術人才。而高校音樂教育要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從根本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規範校本教材的制定、瞭解學生的需求、課時量的多少等,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因此,高校音樂教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需要考慮一些市場因素:目前,學生需要什麼、最期待什麼,教師自身的'優勢又是什麼,學校條件和特色是什麼,學生的基礎怎樣,制定的新課程標準又提出了哪些要求?我們應該多聽聽學生的意見,應該多聽聽基層教師的建議。充分了解這些問題之後,再因材施教地組織教學內容。一些私立學校在這些方面的做法值得我們效仿,如四川天一學院每年都派專人負責做社會調查,各系部每年都根據調查報告對教學計劃加以修訂,培養的人才能很快融入市場。而一些公辦學校在這些方面較爲滯後,有的教學計劃多年不變,有的參照專業藝術院校的教學計劃,忽略了培養目標。

3.課堂教學豐富多彩

根據教學目的、任務、學科性質、教授內容的不同,可以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鑑於高校音樂教育中舞蹈教學的相對特殊性——“課時少、任務多”的特點,在實際教學中無法如專業院校那樣將舞蹈學科的課程安排得更爲系統化,因而一堂課往往不限於一個任務,而同一任務也不限於一種教學方法。比如,在授課內容的安排上,將基訓與身韻、身韻與民族民間舞、少兒舞蹈的學習與創編、舞蹈劇目欣賞與舞蹈理論的理解、生活體驗與舞蹈小品的創作等相糅合,避免課堂教學單一化,也使學生舞蹈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

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一些學生所喜愛的舞蹈形式融入到教學中。如用簡單的現代舞動作組合或極富動感、酷勁十足的街舞做熱身運動,以饒有興趣的即興舞蹈小品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這樣不僅避免了單一舞蹈訓練所造成的枯燥和乏味,而且開闊了學習的視野,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有些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設計一些較爲有趣的課題。比如,在身韻課的“眼睛”訓練中,要求學生將不同情緒的眼神(如含情脈脈、怒目圓睜、眉目傳情等)以舞蹈即興的方式,結合老師所給的音樂設計情境表演。這樣的訓練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充分鍛鍊了學生的即興反應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願望。

(四)增加藝術實踐

舞蹈社團是高校舞蹈藝術實踐最重要的陣地。參加舞蹈社團活動的學生一般都對舞蹈有較大興趣,他們自發地組織在一起,學習、交流、創作,對學生本身來說是興趣的提高、技能的磨練,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間和平臺。對其他學生來說則是一種影響和吸引,給那些“徘徊在舞蹈邊緣”的學生髮出了一盞盞耀眼的信息燈。隨着社團的發展和壯大以及實踐機會的增多,學生們會越來越成熟,舞蹈的發展空間也隨之廣闊起來,進而對技能的要求也會更上一個新臺階。

學生在校期間有很多機會參加各級各類藝術比賽。學校應該鼓勵學生參加這樣的藝術比賽,並給予相應的學分。例如,學生在校學習四年期間,須參加舞臺演出不少於8次才能獲得學分。

畢業實習爲學生的藝術實踐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除了參與校內外的各項文藝活動外,中小學、幼兒園、企事業單位、社區等也都成爲學生舞蹈實踐的課堂。在這些地方(尤其是小學和幼兒園),他們不僅是演員也是老師,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我,以各種方式證明自己。比如,組織幼兒、少兒編排節目,參加教師或單位的節目演出等。經過一次次實踐的磨練,學生們無論是舞蹈的技術能力、創造力,還是組織能力都成長非常快。

綜上所述,當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必須進行改革。研究當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式,高度重視音樂及舞蹈課程的設置,按照師範性與時代性、結合創造性與實用性的教學理念,構建符合當前音樂教育專業發展需要的課程結構體系。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技術規範與藝術規格,可以通過制定課程標準來體現,即針對不同類型的舞蹈課程制定相應的內容標準與藝術評價標準,在具體標準的表述中體現一定的技術規範與藝術規格的要求,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全面發展的教育工作者。

參考文獻:

[1]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2]譚桂琴.走出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困境[j].藝術教育,2005(4).

[3]杜薇薇.舞蹈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探究[j].硅谷,2009(13).

[4]黃明珠.舞蹈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音樂教育,2003(8).

[5]張姝.探析高師舞蹈教學策略[j].戲劇之家,2010(3).

[6]葛萍萍.高師音樂學(音樂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探析[j].今日科苑,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