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現狀與改革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5W

論文摘要:隨着數字化時代的來臨,藝術學科與不同學科的相互交融,藝術設計也得到了一定發展。如何使藝術設計教育跟上藝術設計發展的步伐,這就要從高校藝術教育入手。本文針對當前民辦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進行試探性的分析,爲推動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現狀與改革論文

論文關鍵詞:藝術設計;民辦高校;教學模式;發展;問題

藝術設計是一門以美學、技術等爲一體的綜合性邊緣學科,是在經濟快速發展與轉型的歷史背景下發展起來的,起步較晚且尚未成熟和定型,並且隨着全球經濟文化的不斷融合,數字化技術的高速發展,以數碼技術支持的藝術作品已經成爲主流,這給傳統的設計理念、設計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藝術設計教育正面臨着一個充滿機遇、挑戰和未知的時代。民辦高校如何對自身教育體制進行改革,建立與社會發展的相適應的教育體系,培養具有創新能力、人文精神、實踐能力的綜合設計人才是發展的關鍵。以下就民辦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進行試探性的分析,爲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尋求合理發展對策。

一、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現狀分析

1、課程結構設置不完善

課程設置單一化。課程作爲實現教育目的的手段,在教育教學中始終處於核心地位。我國的藝術設計專業起步較晚,而且都是在傳統工藝美術教育的思維模式下逐步建立起來的,課程結構設置單一,缺乏穩定性、更新性。

目前民辦高校藝術設計課程設置是由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理論課三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設置若干自成體系的課程。雖然每個課程之間都有銜接,但是某種程度上也存在着課程之間的分割。學生很難將他們所學的知識整體的融入貫穿到藝術設計的系統性思考能力上。同時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使課程設置上出現了重技術輕創造力培養的現象,過分重視技術的訓練,不能將創造力貫穿於設計中。

德國卡塞爾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馬蒂亞斯,在比較中德藝術教育專業課程時說,我國學生往往是先學了技術,再發現自己的想象力,而德國學生往往先有創意目標,再去爲實現這一目標而學技術,努力實現自己的創意。中國學生看重的是技術,德國學生注重的是創意。

課程設置缺乏實踐性。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創造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設計實驗教學是鍛鍊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一步。但是,很多學校在實踐教學課程方面還無法滿足課程設置的需要。民辦高校在實踐課程方面也處於落後狀態,學生設計製作的基本是假設的課題,使設計與社會需求脫節,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設計流程,無法真實的瞭解目前的市場需求。

2、師資構成不均衡

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在近幾年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逐步建立了一個素質較高、能力精幹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如:教師增長與學生增長不成比例;高學歷教師有限,研究生佔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比例的不高,博士生更爲緊缺;年齡斷層嚴重,職稱偏低;缺少“雙師型”的教師隊伍。

3、教學設施設備建設

教學設施設備是衡量一個學校辦學規模和水平的參考標準之一。尤其在現在各高校爲創出自己的特色專業,紛紛加大了教學設施設備的建設力度。民辦高校在教學基本設施上形成了一定規模,擁有了一定的設備。並且有較高的使用頻率,對學生的技術能力培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還不夠。這就需要加大建立實習實訓基地。

二、對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改革

1、更新課程設置,優化知識結構

系統性的課程設置。在現代社會,人們的文化與審美觀念不斷更新,藝術表現的傳媒與形式不斷改變。藝術設計課程的設置要不斷地完善與更新。既要體現人類知識的精華,又要能反應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信息,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

藝術設計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需要其他的學科知識做基礎,來豐富設計者得修養。除了現有的課程設置外,還應該增加市場營銷類課程、心理學課程,甚至還可以增加組織培養類課程。公共理論課程中可以增加人文、地理、自然科學等交叉學科,使學生的綜合實力得到培養。同時還可以開設講座類課程,邀請一些教授、設計師、企業人員來校講學,通過一些案例、課題的分析,將一部分專業知識相互的融合,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逐步的運用到爲自己的設計當中,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意思維。

增加實踐性教學的比重。根據專業課程的設置,增加市場調研課程的時間與內容,對設計的各個環節進行調研和實踐,讓學生有針對性的研究企業的'實際個案,強調設計的程序與方法。使學生在過程當中熟悉掌握流程、工藝、材料、與客戶溝通等相關的知識,並且在實踐中消化吸收專業理論知識。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加強理論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創造性人才。

2、建設結構合理的專職師資隊伍

進一步完善教師管理制度,引進一部分副教授以上的中青年骨幹,還要從藝術企業中物色一些具有教學能力的技術性人員,來解決目前面臨的年齡斷層等問題。

加強專職教師的培養,聘請有能力的學科帶頭人,來加強教師在科學研究、教學改革、學科建設和創新等方面的研究。明確“雙師型”意識,每個教師應把“雙師型”教師作爲自己不斷提高自我素質的目標。學校還可以定期面向企業、相關學校、培訓單位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來加強教師的技術實踐能力。

3、加強設施建設,合作校外企業

民辦高校是非財政撥款單位,資金來源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實訓實驗基地與工作室相結合。一,可以使學生將自己的的創意轉化爲成品,鍛鍊動手能力,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和羣體工作能力,使其具備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二,可以利用實驗實訓基地資源推動高校設計產業的發展。

民辦高校還可以與某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培訓基地。既彌補了校內基地的不足,也是學生在生產實踐的真實環境中得到了鍛鍊。

當今藝術設計教育面臨着一個已經進入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新事物、新理念的不斷出現,將設計帶入帶一個新的平臺。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要不斷的改革與完善,合理調整結構,培養出更多的複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曉明.藝術設計專業創新教學模式研究[J].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4

[2]歐陽尚海.高校藝術教育探索之我見[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

[3]肖發展.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現狀的反思[J].新美術,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