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學識都 人氣:3.22W

中國古代文化的傳統歷來將“琴棋書畫”作爲評判一個人個人修養的標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摘 要:中國古代琴文化以其悠久的歷史、深邃的內涵深深地影響着我們今天的琴文化。時下,學習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但學習鋼琴的目的、意義是否清楚、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學習態度是否端正等一系列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研究。文章通過對古琴文化以及中國古代音樂教育思想的研究,希望能給現代的鋼琴教學以啓迪。

關鍵詞:傳統;民族音樂文化;古琴藝術;鋼琴教學

中華民族音樂文化距今約有八千年的歷史,傳統民族音樂文化需要我們來傳承與發展,在這音樂歷史的長河中,古琴藝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本世紀初才被稱作爲“古琴”。古琴文化距現在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對中國古代音樂教育及其思想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中國古代音樂教育思想主要是受古琴文化的影響。然而古琴文化以其悠久的歷史、深邃的內涵深深地影響着今天的琴文化。

一、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我們首先來看一看學習音樂的意義與目的。事實上,中國古代文化教育的傳統歷來是非常重視教育對完善人格修養的重要作用的。《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可見身通六藝是很不容易達到的高標準。關於六藝,有兩種說法:一種解釋爲詩、書、禮、樂、易、春秋,另一種解釋爲禮、樂、射、御、書、數。無論哪種解釋都把“樂”放到了重要的位置。《論語》中寫道:“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我們可以理解爲:修身當先學詩,以禮規範人們的行爲,通過樂的學習造就一個完美的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樂”的重要性。把“樂”作爲塑造完美人格的最高境界,成爲教育完成的最後階段。

在完善個人人格修養之外,孔子還提出了“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的思想,將音樂教育的作用從個人擴大到對整個社會風氣、民俗觀念的轉變上。此外荀子曾說:“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西漢的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也曾指出:“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其變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聲發於和而本於情,接於肌膚,臧於骨髓。”也即通過“聲和”“心和”,達到“人和”“政和”。

其實我們今天所倡導的音樂教育的目的也是這些,那麼今天的鋼琴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想讓孩子們掌握一種本領,將來成爲職業鋼琴家,還是通過鋼琴訓練感受音樂,利用音樂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呢?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肯定都是後者,希望用音樂塑造人的完美品格。這樣看來,我們不應爲鋼琴考級和各類考試、比賽所累,應讓鋼琴學習變得輕鬆愉快,真正達到“開發潛能、培養創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諸多方面的獨特作用”。

二、樂其不倦,得其所樂

從中國古代衆多的'學琴典故中可以發現,我國古代大多采用“口傳心授、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今之一對一式鋼琴教學也是借鑑了這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更直接、直觀,便於溝通與交流,很適合今天的鋼琴教學。

中國古代文化的傳統歷來將“琴棋書畫”作爲評判一個人個人修養的標準,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社交中就有通過“歌詩必類”的行爲來進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而人們對音樂的學習也幾乎都開始於幼年並伴隨着成長的整個歷程,甚至成爲了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論語・先進》上載有孔子“吾與點也”的一段著名對話,曾點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其大意是說沐浴着暮春的微風,嬉笑着唱詠而歸。明朝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在《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中說:“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利達,摧撓之則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這些足以可見古人採取了“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的,也正是我們今天進行鋼琴教學的初衷。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說過,“如果我現在教育一個石器時代的乳嬰,不久他也會像今天的青年人一樣能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可見教育兒童彈鋼琴要從兒童興趣出發,“使其樂習不倦”,從而達到“得其所樂”的快樂教育的結果。

三、有教無類

雖然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口號,但中國古代音樂教育是以培養上層貴族子弟或宮廷樂手、舞手爲主要對象的。在如此衆多的古琴名家中,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古琴名家或音樂家都來自於皇宮、貴族或士大夫文人階層,而還有一部分琴家或音樂家則是以宮廷樂手、掌樂大夫或鼓琴待詔的方式存在,很少能看到來自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民音樂家,文獻中也很少有關於最底層勞動人民的音樂教育的記載。此外,受中國古代封建禮教如“女子無才便是德”“重男輕女”等思想的影響,在衆多的琴家當中,我們極少能夠看到女性琴家的身影。這些都是中國古代音樂教育的不足之處,我們現在已經完全改革了。今天學習鋼琴的孩子無論大小、無論男女、無論家境如何都可以學習鋼琴,真正做到了“有教無類”,這樣無疑能提高整個民族的音樂修養。

四、人琴合一

中國古代所講的“琴人合一”,用現代詞語解釋就是演奏者的心境、情感與音樂所表現的情感真正相吻合,要求演奏者體會音樂的內涵,抓住音樂的精髓,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當中,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傳說,伯牙曾跟隨成連學琴,雖用功勤奮,但終難達到神情專一的境界。於是成連帶領伯牙來到蓬萊仙境,自己划槳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終不見成連先生回來。此時,四周一片寂靜,只聽到海浪洶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發出崖崩谷裂的濤聲;天空羣鳥悲鳴,久久迴盪。見此情景,伯牙不禁觸動心絃,於是拿出古琴,彈唱起來。他終於明白成連先生正是要他體會這種天人交融的意境,來轉移他的性情。後來,伯牙果真成爲天下古琴高手。從伯牙學琴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古琴文化是注重體驗和感受音樂,並注重由音樂引發的情緒和情感的體驗,這對現代鋼琴教育是有很大啓迪的,我們可以通過鋼琴教學啓發人們對音樂的情感體驗。

五、博採衆長

中國的古琴文化與文學、美術、舞蹈等姊妹藝術是分不開的。我們形容古人常說“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不難看出“琴”“棋”“書”“畫”是分不開的。古琴自古就是文人怡情養性的工具,是依託於文人而存在的。如孔子,既是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也是音樂愛好者、琴家;再如宋徽宗趙佶,既是書法家、畫家,又是琴家;蘇軾,既是文學家,又精通音樂和古琴等,不勝枚舉。文人墨客附庸風雅,下棋、賦詩、作畫、和樂,其樂無窮。幾乎每一首古琴名曲都有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標題,如“高山”“流水”“陽春”“白雪”“幽蘭”“廣陵散”等。我們今天所倡導的學科綜合、交叉學科研究正是這一思想的繼承與延續。

古琴文化有着悠久的歷史,深深地影響着中國古代音樂教育,可以這樣說,看中國古代音樂教育,只要看古琴文化的發展史就會一目瞭然了。中國古代音樂教育思想也深深影響着我們今天的音樂教育。同樣是“琴”文化,一古一今、一中一外,我們一定要吸取中國古琴文化中的精華,摒棄那些陳腐落後的思想,更好地發展鋼琴教育。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瞭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民族音樂文化,用音樂陶冶我們的情操,激發愛國主義熱情,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爲中華民族的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章華英.古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詞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