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圓柱和圓錐

學識都 人氣:2.78W

在講圓錐體積時,我先用紙做了三個圓錐體和一圓柱體。其中一個圓錐體和圓柱等底等高;圓柱等底不等高;一個和圓柱等高不等底。然後把圓錐裏盛滿沙子(每個圓錐盛三次)倒入圓柱。這樣學生就清楚地看到:三個圓錐體中,只有那個和圓柱體等底等高的圓錐體裏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滿圓柱體,其餘兩個不合適。

淺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圓柱和圓錐

接着再讓學生思考,找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係,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動用已學過的圓柱體積的公式,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最後,給學生小結,圓錐的`體積,等於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經過這樣由淺入深的直觀演示和講解,既複習了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又學會了計算圓錐體積的方法,效果很好。

五年級在講了正比例以後,我出兩個題:一是正方形的邊長和麪積成什麼比例?二是長方形的長一定,它的寬和周長成什麼比例?學生一看題,馬上就錯誤地判斷成正比例。這是什麼總是這主要是教材中的難點還沒有攻破。在回講正比例時,我重新反覆強調了三點:

(一)兩種相關聯的量成正比例,必須以某一種的量固定不變爲前提,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一邊變化,其餘的邊也隨着變化。其中沒有一個固定量,所以邊長和麪積不成正比例。

(二)充分強調了“相同倍數”這個要領相關聯的兩種量,雖然其中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也擴大或縮小,但如果它們擴大或縮小的倍數不相同,這兩種量仍不叫成正比例的量。比如,長方形的長固定,寬和周長就不成正比例,因爲寬擴大或縮小,周長雖然也隨着擴大或縮小,但它不是擴大或縮小相同倍數。因此也就不成正比例。

(三)告訴學生如果兩種量之間成正比例,那麼自變的一個量相當於乘法中的一個因數,固定的一個量相當於另一個因數,隨之變化的另一個量相當於積。在判斷成正比例時,如果能肯定兩種量存在着因數與積的關係,這兩種量就一定成正比例。這樣強調並反覆舉例說明,學生就掌握了判斷正比例的方法,達到了深刻理解要領突破教材難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