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先秦“中和”美學思想

學識都 人氣:3.1W

  【論文關鍵詞】中和;基本內涵;特徵;;;《周易》

  【論文摘要】“中和”思想在我國古代審美形態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對中和的審美思想進行了梳理和論述,並着重分析了儒家、道家以及《周易》在中和思想理論方面的異同,突出了中和理論思想在我國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中和是中國古代的基本審美形態,在數千年的中國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轉化爲中和、和諧的美學思想,進而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精神、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產生了豐富的門類和藝術成果。中和、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審美形態,它幾乎與中國傳統文化同時產生,並一直貫穿在中國審美形態的發展過程之中。
  
  一、“中和”的基本內涵
  
  “中和”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美學概念之一。它的形成,與作爲“羣經之首”的《周易》有着密切聯繫。“中和”的思想,最早是由於要求音聲和諧而提出的,到《禮記·中庸》,則將其提升到了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一般認爲,所謂“中和”,它所強調的是位置的守中、行爲的適中與恰到好處,以及不同事物之間的和諧關係。“中”的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對立的兩個因素或兩個極端的中間,反映在思維模式上也就是合二爲一、對立中求統一的思想。
  《周易·繫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由此發展出陰陽、乾坤、天地、上下、男女等無數對相對相成的因素構成了宇宙和人生的萬事萬物。在《周易》中構成“中和”這一美學思想大概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天人合一”,認爲人道與天道、地道之間是一種同構關係,上、下經都是由天及人、天人不分的。其原則是要求人的行爲符合天道,做到與天無違、以德立世。其二是“陰陽相濟”,《說卦傳》曰:“易以道陰陽。”陰陽之道是《周易》的核心,也是其“中和”思想的立足點和載體。它實質上表達的是一種事物和諧共存,以求狀態均衡的哲學訴求。其三是“執兩用中”,也就是在事物的兩端之間,不偏不倚,惟取中正。執兩用中,以中正爲貴,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從認識論的角度看,中正與兩端保持等距離,是最完美的均衡狀態,無論偏向任何一端,都將破壞均衡,同樣這與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
  中和強調的是一種融合、交匯,要求事物之間求同存異、平等共生、相互滲透、融會貫通。中和是各種對立的、有差異的因素的統一,而使這些因素達到統一的思想基礎,就是陰陽、五行的觀念。所謂五行,就是以金、木、水、火、土爲五種最基本的元素,構成了萬事萬物,陰陽、五行的觀念,與世界上其他古代文化發源之時的一些觀念一樣,是古人爲了認識和把握世界的結構和運行規律,在長期的觀察和實踐中歸納出來的、他們所認爲的最基本的東西。在陰陽、五行的基礎上,自然、社會、人生都可以排列在同一個序列,儘管有對立、有差異,但是它們彼此之間有着溝通和統一的基礎,也就是有了使它們達到中和的基礎。
  
  二、“中和”的審美特徵
  
  中和的審美特徵與中和文化密切相關。關於中和的本義,《中庸》開篇是這樣講“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可見,中庸是爲人處世的學問,是講究如何與人合作,合作的時候怎樣才能夠維護自己與別人的共同利益的解決糾紛的學問。“中”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態度與原則,而“庸”則是人類社會發展變化中特定的規律。中庸不是和稀泥,它是對人類社會存在狀態的一種理性分析與研究。爲此,儒家提出用“禮”來規範人們的感情和行爲。
  中而有節、適度包容是說中和作爲一種尺度、一種標準,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藝術和審美活動中,都要對感情和行爲方式加以一定的節制,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表現。人類最初宣泄感情的方式和其他動物沒有多大差別。但是,社會文明的出現,使得人類對自己有了一定的節制,人類既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和宣泄感情,又能對自己的感情加以節制,避免感情的泛濫,使內心保持平和寧靜,從而促成人格精神的和諧。這就是中和的積極意義。《詩經·關雎》寫一個男子的浪漫情懷: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論語·八佾》中有中肯的評價:“《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種觀點後來發展成“溫柔敦厚”的“詩教”說,即主張在作品中有節制的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現得太強烈。
  中和的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徵便是“天人合一”,這也是中國審美文化的靈魂。中國人的宇宙觀是一種沖虛中和的系統,十分注重天人關係、人際關係和各種意識形態的關係,從而建立起圓融的、安定的、和諧的生活秩序,因此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中說的`“天”有多種涵義:一指物質之天,即與地相對的天;二指主宰之天,即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地;三指運命之天,指人生中無可奈何的“命運”;四指自然之天,指自然的運行;五指義理之天,即宇宙的最高原理。與此相關的中國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包含有多種意義:宇宙觀上的人與自然的統一;宗教觀上的神與人的統一;觀上的天道與人道的統一和藝術觀上的景與情的統一。就倫理來說,中國的“天人合一”主要是將人倫關係天道化,或者說使天道人倫化,從而建立起具有準宗教意味的系統,而儒家思想則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爲突出。我國漫長的時期都處於以爲基礎的自然和封建主義時代,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上天和皇權成爲至高無上的象徵,而人們的個體生存需求和思維沒有自由表達的可能,人類對“上天”產生一種敬畏的感情,由此形成了人與自然的不斷和諧,大自然是人類物質生活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寄託。所以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觀點,說明在很早以前人們就注意在自然山水之間寄託自己的情趣,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交融在一起,從而達到一種和諧、寧靜的理想境界。

[1]   

淺論先秦“中和”美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