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田徑類項目改革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2.8W

摘要:新課標爲改革方向,以教學內容爲改革重心,對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田徑類項目的改革進行探討,力求從具體操作層面對田徑類項目進行改革,推動田徑類項目在中學階段的開展。

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田徑類項目改革研究論文

關鍵詞:中學;田徑類項目;教學內容

一、田徑類項目在中學的現狀

1.田徑類項目認識現狀。爲中學培養師資的高等體育教育專業,把“定向越野”、“戶外運動”和“野外生存生活”充實到了田徑類課程內容中,姑且不談其在中學階段實際操作的可行性,但其積極的態度和開拓性的思維及實際行動,必將對中學體育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把田徑項目改稱爲田徑類項目,對其內容進行了拓展和完善。高中階段又對田徑類項目作出了必修1學分的要求。可見,在中學階段,既認識到了爲田徑類項目的重要性,又深刻意識到了原有田徑項目存在的諸多不足之處。田徑類項目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地位不容動搖,不能因學生不感興趣就輕言放棄,應捨棄的是陳舊、落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觀念而並非田徑類教材。

2.田徑類項目教學現狀。當前,中學體育田徑類項目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課標理念下,體育教師和學生大多偏愛於娛樂性較強的項目,片面追求教師易教、學生好學,而忽視了田徑類項目的.基礎性鍛鍊作用;部分體育教師受以往機械地執行大綱的影響,沒有積極地對田徑類項目進行改革,以致學生不願學;因具體形勢的需要,某些校領導還是希望看到隊伍整齊、統一練習的“正規化”的體育課和能在運動會上爲校爭光的運動訓練。

二、對田徑類項目改革的設想

1.原有項目的繼承與發展。原有田徑項目也並非一無是處,需要有選擇地繼承和發展,並對其進行改造、改進,以適應目前教學的需要而不是簡單地棄置不用。例如,原有的田徑項目多爲呈現個人主義的比賽,可以設法將其改造爲團體項目,即擴大了參與面,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原有的接力賽弊端就是等距離性、靈活性差,可以讓學生自定爲異程接力,以體現團體意識並盡己所能。

2.田徑類項目競技性的重新認識。田徑類項目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具有競技屬性,以往對競技性有較偏激的理解,認爲競技就是奪第一、破紀錄。這種認識限制了田徑運動在中學的開展,原因在於只有少數學生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和運動的樂趣,而多數學生收穫的則是失敗和無奈。另外,也不能一味地淡化田徑類項目的競技性,以防止降低了項目的趣味性、娛樂性及學生的參與激情。按照競技性的競技強度和呈現程度,可以把競技性分爲純競技、亞競技和潛競技三個層次,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3.田徑規則的改革。田徑運動的高度競技化,一方面是由於競技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因爲規則的完善。這些對競技體壇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對田徑運動在中學的開展是不利的。正規的田徑場、標準化的器材,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訓練和比賽。規則要在公平、公正,有利於安全和教育的原則下進行修改;場地應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修建;器材更應開發出實用化、多樣化的產品。

4.加強與其它項目的融合。中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不應把各個項目獨立地分割開來,尤其是作爲基礎的田徑類項目,更應加強與其它項目的融合,以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爲完成教學目標,真正體現出田徑類項目的基礎性作用。

5.項目內容的拓展完善。以往的田徑教學,拘泥於跑跳投等內容,缺乏注入新的成分,日趨成熟的項目,具備了完善的規則以及標準化的練習手段和方法,卻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學生不會喜歡一成不變且毫無興趣的東西。田徑類項目的內容需要不斷地創新、更替,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

三、建議

1.學校領導應轉變現有觀念。中學領導應轉變以比賽和升學來評價體育教師工作業績的做法。特別是在高中階段,校領導往往以參加比賽的名次作爲對外宣傳的窗口,以考取高校體育專業的多少來評價體育工作的好壞,雖說這對體育教師的工作有一定的肯定作用,但總的來說卻是阻礙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全面發展。

2.體育教師應強化創新意識。新課標賦予了體育教師更大的權力,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有了更大的空間,同時,也更需要體育教師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沒有創新,體育教師就只能按部就班地照章向學生灌輸知識,甚至無內容可教。

3.田徑類項目應賦予新內涵。不應單單從競技比賽的角度理解田徑類項目,而應從體育文化、個體心理體驗、發展體能、增進健康、娛樂交流等方面全方位地對田徑類項目進行解析,以便適應教學的需要,並得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顧淵彥.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0:189.

[2]宋盡賢,賴天德.牢牢把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正確方向[J].中國學校體育,2005.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