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課程改革探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9K

一、當前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進程

大學體育課程改革探究論文

中國大學的體育課程發展從建國以來經歷了三個比較大的變化,而現在發展腳步依然不斷前進。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爲代表的“三自主”體育教學模式現在已經被絕大多數學校所沿用,其模式是自選項目、自選時間、自選教師,這給大學生創造了非常開放的環境,使得大學生本來就有的大量自由空間得到了更充分的安排,也讓大學生覺得得到了自主權。不同教師的教學特點和指導能力也是學生選擇適應自己學習方式的項目的重要依據。“三自主”選課方式使學生的價值觀有了較好的體現。價值取向呈現了個性化的特點。以深圳大學爲代表的“俱樂部”模式也由於其自由的教學模式正在被更多學校所接受。在地處偏遠的農村或中小城市,其大學的體育教育仍然是按照舊時大班制的上課模型,跑圈、做操等等形式不但使大學生沒有上課的慾望,老師也沒有教學的樂趣。隨着人本主義在我國的引入,廣大教師都意識到大學體育的教學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說不同認識水平、不同知識基礎、不同年齡特徵的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態度以及不同的情感、興趣、生活背景等等的個體差異對整體化教學的影響。所以,當前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正是基於這樣的理由,爲進一步對大學體育課程進行改革,重點就是要尊重大學生的主體意願。有在大學生中做出的問卷調查顯示,希望開設的體育項目不僅包括了網球、體育舞蹈、健美、格鬥等等這些新穎的體育項目,還有對傳統項目的升級學習,比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籃球和排球等等。而中小學經常開設的體育課程如鉛球、跳遠、跨欄這些競技要求高但審美和實用性不高的項目成爲了冷門。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追求是與時俱進的,而且他們也有自己對體育項目的看法。只要能提高體育項目和教學的多元性選擇,會有更多的大學生願意參加體育活動,其積極性大大地提高了。

二、探究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方法

第一,大學體育的課程目標應當不同於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

提出了具體、實用的目標,才能朝着這個目標前進。所以,大學體育的課程改革要注重大學生學習的需求,合理安排學習的時間和體育鍛煉的時間,使其互相促進。課程改革還要注重學習內容的文化性,增加更多人文素養而不是技術鍛鍊,試圖培養大學生對自己選擇的體育項目的歸屬感以及尊重他們選擇的變動。課程改革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注重體育運動的娛樂性和實用性特點。很多大學生都開始有意識地自己進行健身或晨跑等體育鍛煉的活動,此時不僅應該鼓勵這些學生還要適當、適時提出體育鍛煉相關的誤區和要點,讓大學生更好地進行私人的體育鍛煉,也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良好溝通關係。從這幾點進行課程目標的重新設置,纔能有效提高各個高校的體育課程的接受度,幫助更多的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青年人的體質。

第二,在大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應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和專業知識。

因爲每個體育教師的特長都不一樣,有的教師可能博學多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更多的教師可能只熟悉某一種或兩種體育項目的訓練和教學。讓一個籃球專長的教師去教學羽毛球,不僅是對大學生的不尊重,更是對教師的不尊重。在當前大學校園中,普遍青年人的身體素質不高,所以強求身體素質提高之後才能進行專項體育項目的學習是不可行的。幾乎每一項運動項目都包含着身體素質的基本要素,通過專項的學習既能夠提高專項技術技能,也能夠提高身體素質,兩者相輔相成,因此通過專項來提高基礎也更有效率。況且,一個人進行體育項目的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這個項目的喜愛程度,如果熱衷的程度足夠,那麼再差的身體素質都可以被一步步地提高。因此,少而精的教學內容就已經足夠了,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學到一種技能,增加對這個項目的喜愛程度,然後通過自學成才,這樣纔是大學體育課程的終極目的。

第三,除去必修課形式的體育項目“三自主”的形式,大學體育課程還包括了範圍很廣的選修課程。

選修課程通常都趨向小班教學,人數限制在30~40人以內。它的課程比必修課更加開放、靈活和多樣化,除去體育項目的學習進修,還包括了在體育視野下的各種審美培育等等。選修課的特點是在時間安排上非常靈活,不僅可以根據季節,還可以根據熱門程度進行排課。選修課的教學形式多樣,既滿足了大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又適合學生的發展。比如籃球比賽指導與欣賞、冰上運動與欣賞、鐵人三項體育綜合訓練、排球裁判的教學等等。

第四,增加體育協會的數量和規模,給予這些自由的體育協會專業支持和力量。

體育協會多元化是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一大特色,體現了大學體育的開放性。它完全是由大學生自由組建,大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覺參加這些社團,不具有任何強制性。大學體育的課程改革,正是提供了體育協會發展的溫牀,使它在非正規課程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體育協會作爲大學體育課程的課外延伸和補充,給大學生提供了更多元和更自由的發展空間,對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以及興趣特長的養成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此時,大學的體育教師應給與這些社團儘可能多的專業指導,以及有選擇性地向他們推薦校級或以上的大型比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熱情,全力支持這些體育社團的活動開展。

三、結語

大學體育的課程模式是圍繞着教學目標來逐步體現的,所以,設置一個能涵蓋絕大部分高校學生需求的教學目標是重點,這樣能使大學生們有參加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體育課程的改革體現了更爲實用和具體的課程目標,包括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大領域;在每一門具體課程中,不僅能體現本門課程的特殊用途,也能夠全面達到總體的課程目標。所以,應當前大學體育的學科性質和課程目標的多樣化要求,其課程模式必然是多樣化的,也必將成爲大學體育課程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潮流。以“三自主”或者其它如“俱樂部”等多元形式進行的授課活動,將會逐漸取代集體參加的大學體育課程的形式,這可以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專業化程度,提升整體的學科地位,最終培養出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真正意義上做到體育教育的終身化。教師在大學體育課程中不僅要提供儘可能多的專業幫助,還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才能造就全方位的大學優秀人才。此外,建立體育協會,聘請教師擔任這些社團的指導老師或專業教練等等,都可以讓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提高。今後體育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將終身體育的理念連同素質教育的理念一起,以“以人爲本、健康第一”作爲指導思想,切實落實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