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思考論文

學識都 人氣:2.58W

一、體育院校開設大學語文的必要性

體育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思考論文

體育院校的學生大多經過多年的體育專業訓練而進入到本科高校進行學習,相比其他專業的學生來說,體育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知識水平較差。要培養全面發展的體育人才,其中人文素質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人文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學生能否全面發展,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人文素質是基礎。對此,我們就更應認清並重視大學語文在體育院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意義,應充分發揮大學語文在傳授人文知識、提高人文素養和增強人文素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大學語文是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具體來說,通過大學語文的學習,能夠改善體育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差和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專業學習能力和畢業論文的寫作水平,並且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培養髮展健全的人格。其次,大學語文具有傳承民族文化、弘揚人文精神、提高審美趣味的功能[1],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優化學生素質是大學語文教學的高級目標,通過對文學作品的分析講解,幫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蘊,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責任意識以及正確人生態度的養成和健全人格、健康氣質的培養,都可以通過大學語文這一教學途徑完成[2]。大學語文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門人文素質教育的基礎課程,理應成爲體育院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公共必修課,成爲體育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3]。

二、體育院校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受忽視

在高校,大學語文作爲公共基礎課一向不在課程體系的重點範圍內,在體育院校,大學語文更是處於邊緣地位。一方面,大學語文是所有學生的必修課,但在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心目中並不重視甚至對這門課程不屑一顧;另一方面,體育院校的學生對大學語文課帶有不同程度的牴觸情緒,究其原因在於這些學生的文化功底較差,大學語文中相當一部分內容是較爲深奧的中國古典文學,使得這些學生主觀上不感興趣,客觀上也聽不進去聽不懂。所以,大學語文在體育院校與體育類的專業課相比,處於從屬地位。許多體育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喊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考起來不要”[4]。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狀況尤爲突出,很多高校都把解決就業作爲高校培養體系的重要指向,在課程設置上就出現以就業爲主的導向,這使得與就業沒有直接關係的課程受到了冷落。大學語文在體育院校中作爲一門偏僻的公共課,無法提供與就業相關的各種知識技能,無論在哪個專業的課程設置中都不被重視。

(二)學生不重視大學語文課程

上文曾經提到,體育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較差,正是需要藉助大學語文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的一個羣體,但就是這些學生對大學語文漠然處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這門課程不感興趣。學生對大學語文這門課程缺乏興趣,與生源的低質化有關。與其他高校相比,體育院校生源的人文素質相對較低。特別是特別是一些單招學生和退役運動員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進行文化學習的時間很少,人文素質基礎差,在進入高校學習後對大學語文這種人文類課程的學習存在斷層,因而缺乏學習興趣[5]。

(三)體育院校大學語文課程設置的針對性不強

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是許多學校《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不管是教材的選擇還是具體教學過程,都圍繞這個中心,現行的《大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較爲深奧的文史哲知識,這對於那些已經建立了良好語文功底的普通院校的學生來說並不困難,但是,對於體育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文化素質較普通院校的學生要低,很多通過單招考試進入體育學院的學生對字詞句、語法、修辭等基本知識都掌握不好,因此體育院校的大學語文應基於學生的語文水平來進行課程設置,大學語文課程的一項最基本的目標應是加強他們的基本語文功底。筆者認爲,體育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應該以加強學生基本的語文功底爲主,在此基礎上逐漸提高他們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對於體育院校的學生而言,大多常年進行運動訓練,對文化課的接受較差,上課容易開小差、說話甚至睡覺,如果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超過他們的接受能力範圍,又與專業聯繫不緊密,就很難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縱觀體育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與專業聯繫不緊密是很普遍的現象。近年來,體育院校大學語文課本多是採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的《大學語文》除了北京體育大學組織編寫了一本針對體育院校的《國語讀寫教程》,並沒有其他針對性較強的大學語文教材出現。

三、體育院校大學語文的課程調整對策

本課題針對體育院校大學語文的實際教學狀況,旨在突出大學語文在培養學生人文綜合素質中的地位和作用,計劃通過新的改革,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切實提高體育院校學生的人文素質,使之具備一定的人文修養,對此,本課題從以下幾方面就體育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進行研究:

(一)明確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

針對體育院校學生語文功底較差、人文素質較弱的情況,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着重完善學生人文方面的基礎知識結構,尤其應重視體育院校大學生普遍匱乏的語文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學習和訓練,同時注重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學習大學語文的興趣,通過興趣的引導逐步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在此基礎上,增進文化修養,提高審美能力。

(二)調整教學內容和選擇適合的教材

1、調整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直接涉及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對課程改革的結果有重要影響。根據體育院校大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基礎,在教學內容上應體現大學語文教學的層次性,兼顧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大學語文沒有應試的壓力,教師儘可以擺脫教學模式的束縛,根據具體教學情況對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和實踐。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調查發現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將其中一些加入課程當中。從目前普遍採用的大學語文教材來看,中國古代文學的內容較多,其意圖是藉助中國古典文學的學習來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和語文水平。古典文學固然博大精深,但做爲體育院校的公共基礎課,藉此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效果並不如預期那麼好。就體育學院學生而言,教師必須在有限的課時中重點解釋古文的字詞句,即便如此,學生的接受效果並不好,很多就是聽完就忘,要求他們掌握深奧的古文成爲他們的一種負擔,學習也因此缺乏動力,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對此,筆者認爲,大學語文教材的內容可以多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文學作品,在堅持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同時,儘可能地將文學知識和專業知識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體育人才發揮積極作用。體育院校的大學語文還應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只有這樣,這門課程才能保持生命力。面臨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市場,體育院校畢業生想要獲得就業機會,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溝通,能夠在公衆面前從容、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從而與他人進行良好的交往、溝通與協作被公認爲人才的基本素質。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都不夠流暢,很多學生的普通話都不標準,很難能用口頭語言邏輯嚴密地表述思想。這一情況也與我們教學過程中重知識積累而忽略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有關。因此,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表達,多設計一些課堂討論或者主題演講,不僅能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2、選擇適合的.教材

教材是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教學試驗後才總結編撰出來的,是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相結合的產物,同時也是教學與學術科研成果的融合。作爲體育大學的語文教師,應尋找語文與體育相結合的切入點。就目前體育院校大學語文的教材選擇範圍來看,可選用的教材並不多,除了多數普通院校使用的華中師範大學編寫的《大學語文》,還有由北京體育大學組織編寫的大學語文系列教材,但除此以外,沒有其他針對體育院校學生水平和專業特點而編寫的大學語文教材。因此,體育院校的大學語文教師們應注重結合體育院校實際開發編寫新教材。一部教材的編寫過程,有助於教師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這門課程。體育院校從事大學語文教學的老師可在教材內容選擇的基礎上編寫新教材,突出針對性和專業特色。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應拘泥於一種教材,可以同時參考借鑑相關的文學教材和體育史教材,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身的課程內容。

(三)更新並拓展教學方式方法

大學語文作爲一門人文基礎課程,涵蓋內容廣,但教學課時相對較少,加之體育學院學生的語文基礎導致他們並不易於接受古代經典作品,這就需要老師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授課效果。增加教師間的教學交流活動,集體備課、互相聽課、講課比賽等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基於現在體育院校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多是經典作品,因此可採取以導讀爲主的互動性教學模式,在老師介紹基本文學背景、講解完生僻字詞後,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表見解,老師着重啓發、引導、點撥和鼓勵。大學語文和體育的結合是文化的結合,大學語文的教學不應僅僅侷限在課堂,可以開闢多種教學實踐渠道。民族傳統體育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蘊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蘊,根據學校和地域特色,可以在大學語文課堂中加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容,引導學生到圖書館蒐集相關資料,到民族傳統體育基地參觀,讓學生以各種文學作品的形式總結,舉辦優秀作品交流、主題演講等形式拓展大學語文課堂,實現大學語文和體育專業相結合。

(四)調整考覈方式

體育院校的學生對大學語文不夠重視,平時學習不夠認真,考前突擊強化,這種臨陣磨槍的方式很難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因此,考覈目標不應侷限在對知識的掌握,而應重點評估學生是否通過學習有了進步,能力有了發展;相應地,在具體考覈內容上,可多設置開放性試題,注重對學生能力的測試,將學生的平時成績作爲考覈的重要內容,提高平時成績在考覈中的比重,注重過程與結果評價、理論與實踐考覈相結合;在考試形式上,可採取開閉卷結合式、口筆試結合式等方式,比如平時作業有成績、課堂討論發言有記錄等。課程結束後,老師着從各方面綜合評定學生成績,避免僅憑一張試卷定成績,力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有客觀全面的評定。

四、結語

我國高校大學語文的課程改革仍在進行中,體育院校大學語文的課程改革作爲其中一部分,應多參考其他高校在大學語文課程改革中已取得的成果,取長補短,同時結合體育院校的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完善課程教學,不斷推進體育院校大學語文的健康發展,進而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