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發展及金融政策分析

學識都 人氣:1.05W
  

 

我國經濟發展及金融政策分析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存在嚴重的內外不均衡現象,經濟呈現出高通貨膨脹壓力,高失業率,經濟增長偏快,國際收支雙順差的特點。現有的經濟政策的調節作用並不明顯,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放棄了外部均衡來調節內部均衡。這雖然可以保持國內經濟相對穩定,但嚴重的外部經濟不平衡,也將影響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內外部均衡;經濟政策;政策配合理論;三元悖論??
  
  1 我國經濟的內外部均衡分析?
  
  1.1 物價?
  根據2000年-2005年我國居民的消費價格指數分析,我國的消費品物價指數逐年上漲,近年來我國也面臨高通貨膨脹的壓力。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06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2006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形勢良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保持相對穩定,但未來我國價格走勢的上行風險仍然不容忽視,通貨膨脹的壓力依然存在。?
  1.2 就業?
   失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社會面臨的嚴重現實問題。目前,我國正處於第四次失業高潮的延續期。根據有關部門數據,2001年全國城鎮登記失業人員(680萬人)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500多萬人)爲1200萬人左右,2002年達到1400萬人左右;若加上國有事業單位、城鎮集體企業與事業單位,大專以上和高職畢業生以及農民工失業者,我國估計2001年城鎮實際失業人員約1900萬人左右,2002年也在1900萬人左右。城鎮真實的失業率大約在7%-8%左右。因此,能不能使失業者理想就業,不僅是一個經濟難題,還將是一個最重大、最尖銳的社會和政治問題。 ?
  
  1.3 經濟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從1978年-1998年的20年時間裏,中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爲9.7%。從1997年至2001年,中國經濟成功地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7.6%。近幾年我國經濟仍然持續高速增長,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2%。隨着中國加入WTO,經濟增長出現了偏快現象,特別是工業經濟的增長偏快。2007年4月,發改委在一季度經濟運行會上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工業生產增長百分之十八點三,增速同比加快一點六個百分點,達到近十年同期最高增長水平。雖然,對我國經濟增長是否過熱,還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我國經濟增長偏快,卻是不爭的事實。?
  
  2 我國當前的經濟政策?
  
  如何把握財政金融政策和人民幣匯率政策的'不同力度,適時調整政策調控導向非常重要。?
  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是通過減少財政開支,增加稅收,使社會上通貨緊縮,迫使物價下降,從而刺激出口,抑制進口,增加國際貿易順差。但我國已經面臨了鉅額的國際收支雙順差,緊縮性的財政政策,無疑會使貿易順差繼續加大,外部經濟持續不均衡。?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給的增長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取得信貸比較困難,利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時,多采用緊縮性貨幣政策。目前我國已經多次提高利率,增加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來影響國內信貸規模,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通貨膨脹,但同時也會使投資和消費減少,引起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
  在匯率制度方面,我國現行匯率制度被稱爲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其中有匯率浮動的機制,因此不存在穩定的匯率預期。但研究發現,從人民幣—美元匯率的實際運行態勢上看,除了匯率並軌的初期,人民幣有小幅度的升值以外,人民幣—美元匯率在其他時間裏是相當穩定的,一直保持在8.27-8.33(元/美元)的水平。目前我國的匯率制度就十分類似於 “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雖然人民幣近年來不斷增值,但總體來看,人民幣匯率還是具有固定匯率的特徵。?
  
  3 政策配合理論?
  
  政策配合理論是由經濟學家蒙代爾與1962年提出的。該理論主張,以貨幣政策促進外部均衡,這是因爲貨幣政策多半會對國際收支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它傾向於擴大國內外的利率差距,從而引起大量的資本流動:以財政政策促進內部均衡,這是因爲貨幣政策通常是對國內經濟活動的影響作用大,而對國際收支的影響作用小。即採用財政政策來促進內部均衡,採用財政政策來促進外部均衡,實現固定匯率下的最佳政策搭配。?
  政策。而我國現行的經濟政策則是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可以說我國是放棄了外部均衡來調節經濟的內部均衡。這雖然可以保持國內經濟相對穩定,但嚴重的外部經濟不平衡,也將影響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