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金融開放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意義論文

學識都 人氣:2.1W

在各領域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一篇什麼樣的論文才能稱爲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析金融開放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意義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析金融開放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意義論文

摘要:

伴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經濟與世界各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合在一起,中國經濟在很多領域向世界敞開了大門,金融開放也勢在必行。2019年10月15日國務院提出放寬外資銀行及保險的准入門檻,取消多項業務限制,加快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的關係究竟如何?本文嘗試探討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在此基礎上分析金融開放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意義,爲我國下一步實施金融開放提出一點思考建議。

關鍵詞

外資銀行;金融開放;經濟增長;

一、引言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金融開放相關的理論得到了發展和推廣,被髮展中國家廣泛採納,並以金融開放爲理論依據紛紛實施金融自由化的經濟體制改革,通過實施對內和對外的金融自由化來推動本國金融業的發展,從而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優化資金的配置、增加企業的有效投資,最終實現經濟的增長。

金融開放一般是指一國的金融業實施對外開放的政策,即本國的金融活動參與到國際的金融市場活動的過程,主要包括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開放、資本的自由流動、金融業務範圍的放寬等方面。實施金融開放的目的就是提高金融服務效率、促進本國經濟增長。所以,要辯證地分析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把握好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進而實現經濟健康、穩定、快速的增長。

二、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

(一)金融開放增加資本數量、提升投資效率。

通過金融開放,可以從資本充足的國家引入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本,有效增加可用資本的數量,彌補國內實際擁有的資本的數量與實現經濟快速增長所需的資本數量之間的缺口,從而保障經濟增長的資金需求。此外,大量國際資金的流入有效降低了金融市場的利率,各種資本要素的價格開始與國際接軌,減少了企業資金的使用成本,提高了企業產品價格調整的空間,增強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利率的降低使得一些項目變得有利可圖,鼓勵企業進行投資、提高生產水平,進一步優化了資本的配置,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

(二)金融開放完善金融市場結構、提高金融服務效率。

通過金融開放引進有着成熟市場經驗的國外金融機構,這些金融機構分別從事於不同的金融業務領域,無論是在股票、債券市場還是在私募、風險投資、財務會計等領域都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我國可以利用他們專業的金融技術完善國內金融市場的結構,爲企業提供多元的融資渠道,增強企業的融資能力;制訂合理的融資方案,改善企業的資本結構;設計長遠的財務戰略規劃,保障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而且金融市場結構的完善有利於資金實現更有效地配置,將資金配置到潛在具有更高收益率的投資項目中,實現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從而綜合全面提高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爲經濟增長提供了全新的動力。

(三)金融開放改善風險分擔機制。

實施金融開放,可以引進更多的國外金融服務企業,金融服務變得更加多元化、專業化,不僅拓展了國內金融服務的業務範圍、增加了金融產品的種類,同時也擴大了金融服務對象的覆蓋面,爲風險較高的中小企業和科技企業帶來發展的機遇,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的活力。而且,國外金融企業進入風險較高的項目投資領域,可以有效分擔國內金融企業的投資風險。企業由此可以通過多元的渠道獲得金融資源,避免了風險過於集中於單一的金融業務領域。從而改善了金融市場的風險分擔機制,降低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之間的關聯性,減輕金融風險的集聚對經濟增長造成的傷害,保障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三、金融開放的意義

(一)金融開放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爲發展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國家,用40年的時間完成了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程。但是,目前改革進入了深水區,經濟增長的動力有所下降,必須有所轉變,才能突破發展的瓶頸,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實施金融開放,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充分利用金融開放對經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實現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

一是打破金融行業行政保護的壁壘,激發我國金融行業的活力和創新力,提高我國金融行業服務質量和效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陸續開放了許多經濟領域,但金融領域的開放一直比較緩慢,從而對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形成了有效的行政保護。行政保護雖然幫助我國金融企業避免了與外國金融企業的直接競爭、實現了快速的成長和規模的擴大,但是競爭缺乏的結果是金融行業的壟斷和發展的僵化,導致金融服務效率和質量的低下,不能有效實現資金的配置以有效服務於實體經濟的發展。通過金融開放,促進金融行業之間的競爭,從而提高金融部門的服務質量,優化金融資源和生產資源在不同部門、不同區域和跨時空的配置效率,增加企業投入產出水平,最終推動經濟的進一步增長。

二是爲中小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小企業一直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018年我國中小企業繳納的稅收佔總稅收的50%以上、貢獻了60%的GDP增長,而且全國技術創新有70%來自於中小企業。雖然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增長髮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其經營風險高、回報週期長等特點,導致我國中小企業一直面臨着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中小企業無法從銀行、股市或債市獲取資金,只能通過民間借貸的.方式進行融資。民間借貸的利率遠高於金融市場的借貸利率,增加了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嚴重製約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通過金融開放,引入國外的私募、風險投資等金融投資機構,他們對於投資風險較高的中小企業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有效地進行風險識別和量化,向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制定發展策略,降低中小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推動中小企業更好地發展,進而推動我國經濟的穩步增長。

三是完善我國金融市場結構,提高我國金融市場規範化運作水平。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融資比例結構失衡的問題,主要特徵爲企業以銀行信貸爲主導的間接融資佔比較高,而通過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佔比較低。在我國金融市場體系中大中型銀行佔據了主導地位,而且大中型銀行更傾向對國企、央企等有財政擔保的企業進行放貸,中小企業很難獲得資金支持,降低了市場中資金配置的效率。同時,結構失衡的問題導致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緩慢和證券市場制度的不完善,存在大量欺詐、舞弊等行爲,降低了投資者的信心。所以,通過金融開放引入投行、租賃、信託、私募等國外成熟的金融機構,拓展融資渠道,增加金融產品的供給,滿足不同類型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這些金融機構擁有成熟金融市場的操作經驗,幫助提高我國金融市場規範化運作的水平,完善證券市場監管制度,有利於提高直接融資比例,並有效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二)對金融開放的思考。

從歷史經驗來看,韓國、泰國等早期實施金融開放的國家經濟都實現了快速的增長,但伴隨而來的是資產價格泡沫化和金融危機的爆發,最終又反噬了多年來經濟增長的果實,導致經濟出現衰退的跡象。所以,我們在看到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的同時,也要分析金融開放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化和金融危機等方面的影響和作用機制。

金融開放不等於全面放鬆金融的監管、讓金融業完全自由發展。因爲金融資源只有配置到生產領域才能推動經濟增長,帶來更多的商品或服務。而一旦金融資源脫離商業投資領域進入房地產、股票等領域,就不會帶來任何新的產出。而且,不斷擴張的金融活動和金融創新還會造成過量的債務,這些債務沒有投入於新的資本生產,只是購買房地產等現存資產,大量資金的流入推動了價格的上漲,形成資產價格泡沫。資產價格上漲的財富效應導致人們過度消費,而此時資金沒有進入生產領域轉化爲商品或服務,供給不變需求增加的結果就是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需求增加、價格上漲、失業率下降,經濟看似一片繁榮,實質是建立在債務的泡沫之上,隨時都有爆發危機的可能。回顧實施金融開放國家的發展過程,都看到了相似的經歷。

所以,我國在實施金融開放的同時,一定要對資金的流向做好監管和引導,不能將適用於商品或服務的自由市場競爭的理念同樣應用到金融市場中,把握好金融開放發展的利弊,始終將金融的活動定位於服務實體經濟,積極發揮金融開放對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水平的作用,推動我國經濟健康穩定的增長。

四、總結

金融開放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金融開放可以打破僵化體制、激活競爭,對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和優化配置,爲經濟活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經濟實現更進一步的增長;另一方面金融開放導致大規模的資本流動,如果資金大量進入股票、房地產等現存資產領域,不僅導致資金空轉、造成金融資源的浪費,還會導致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資本只追逐利潤,不關心利潤獲取的方式,如果通過投機資產價格可以輕鬆賺取利潤,就會導致實體經濟的空心化,反噬經濟增長。我們要辯證的看待金融開放,充分利用和發揮金融開放對於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的同時,要做好資金流向的監管,防止資金進入資產領域進行短期的套利和炒作。

參考文獻

[1]袁申國,劉蘭鳳.金融開放與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產出非平衡增長[J].國際經貿探索,2019(5).

[2]石錦,劉康一,李稻葵.中國金融發展的經驗與展望[J].中國金融,2019(7).

[3]朱宸翰,張博深.中國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關係的實證探究[J].金融經濟,2019(4).

[4]殷小麗.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傳導機制研究———基於內生增長理論[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