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和教學改進策略論文

學識都 人氣:1.33W

幼兒期是人一生語言發展的關鍵期,3~8 歲是幼兒學習閱讀基本能力的關鍵時期。而語言教育活動在我國幼兒園五大領域中佔據重要地位,並且貫穿於其他各個領域的教學之中。幼兒具備一定的語言素質、閱讀理解能力是幼兒學習其他領域學科知識的前提條件,是幼兒吸收知識、表達思想的重要途徑,是影響幼兒進入小學學習的關鍵因素,這關係到幼兒社會化程度及一生語言能力的發展與運用。但現今,一些積重難返的問題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得以凸顯,如語言活動中,教師能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兒童聽得懂、學的會、能表達,成爲關注的熱點問題。鑑於此,本文旨在從分析此類困境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解決對策,以期對有效教學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和教學改進策略論文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教學含義探明

有效教學在越來越受到教學界關注的今天,作爲一種新興的觀點,目前還未達成一致的共識。簡明看來,就筆者對國內外有效教學定義的總結,主要有:教師成功實現教學目的,即能使學生有學習的意願,並在課堂後能夠從事課堂前所不能從事的學習活動。筆者探明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有效教學即:幼兒園教師在科學的幼兒語言發展觀前提下,依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在師幼教學活動中讓幼兒感知理解教師所教、學會初期的語言交際傳遞、能互動交流併兼具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活動。

二、當前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目標缺乏針對性,難以凸顯幼兒發展特點

目標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起着統帥、綱領性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都由班級教師依照教學大綱統一進行施行,而教學大綱內容是有專門教科研人員及優秀教師組織編寫,有針對性的依據特定區域平均水平統一制定的有效性高、可取性強的課程標準。但在部分幼兒園,有些教師在語言教育活動中,雖然對大綱內容進行積極內化,卻沒有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總體水平進行目標的適宜調整、二次設計,即未能形成生成性目標。從而導致教學內容有時過多過難,幼兒回答積極性不高,出現低效教學的現象。這種一味地盲目遵循大綱目標的做法,不是遷就幼兒語言的自然發展與成熟,降低了水平值,就是偏倚了幼兒言語的最近發展區,擡升了心理預期,且未針對幼兒整體水準進行二次設計的教學活動,確實難以凸顯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及發展特點。

(二)內容遠離生活,難以體現幼兒興趣需要

教學要能適合兒童的語言發展水平,要有益於兒童發展口頭的和書面的語言能力。[3]而在幼兒園實際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在選擇內容時,只從故事篇幅、時長上做出考慮,而未能斟酌內容的文化背景、難易程度是否符合幼兒現有生活經驗和語言習得水平,這種不貼近幼兒生活的故事致使兒童無法理解,耳聽得多理解少,使得有效教學大打折扣。比如講述類故事,沒有考慮到內容的啓蒙性與教育性是否符合兒童已有生活經驗,是否滿足兒童興趣等等。只是經常從教師思維的角度出發來選取所謂趣味性故事,這樣低效的教學效果對幼兒欣賞與閱讀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的提升幫助不大。另外,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常以講述童話故事書或觀看幼兒影片來指導教學,教師自身講述技巧性的缺乏,以及講述過程中有效提問過少,導致幼兒經常只能用“是”或“不是”或者“不知道”的無效答案來回應。如果教師一味只是注重講述技巧運用,而輕視幼兒語言要素的學習、完整句子表達能力的培養,這樣將不利於幼兒言語建構過程及語言能力的獲得。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語言教育內容把握不到位,幼兒興趣需要把握不明確的問題亟待解決。

(三)組織形式集體化,難以反饋

幼兒實際情況首先,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過於注重強調“灌輸”故事,單單採取敘述的方式教學,卻沒有在講述過程中給予幼兒更多思考空間,讓幼兒自主創新的構建故事情節。其次,語言教育活動形式主要是單向“輸出”。幼兒的聽話、閱讀的印入性語言來自教師單方的授受,語言教學活動表現爲教師主導刺激幼兒聽故事,一對多的形式讓幼兒缺乏交流回應。在集體活動時,幼兒常以羣體形象與教師互動,教師精力、教學時長有限,只能在交流過程中對部分幼兒做過多溝通,而其他幼兒得不到應有的鍛鍊,教學整體效果有效性低。教師在指導評價即課堂提問時,沒有給幼兒充裕的相互交流的機會,忽視了幼兒同伴之間的互動,對幼兒的言語“輸出”發展不利。這種單向互動的教授形式不利於全體兒童的早期閱讀能力、言語技能的發展。

(四)評價結果侷限化,難以昭示

幼兒全面特徵幼兒園語言教育評價需要教師客觀對待,要對教學整個__環節、幼兒實際發展狀況做出科學衡量、判斷。很多教師在評價語言教育活動時,針對活動內容本身進行評價過多,而對於活動結束後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具體情況瞭解不清,沒有依據客觀的幼兒發展水平及語言上的最近發展區規律進行評價,造成主要從教師主體出發評判教學效果,渠道缺乏變通性,侷限化。尤其在幼兒園大班顯現的語言活動“小學化”問題屢見不鮮。基於大班語言活動課的關注點主要在幼兒拼音讀寫、識字能力培養上,導致評價教學活動時,有些教師只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目標是否達到,教學重難點是否完成,而未能全面的從幼兒興趣、需要角度出發考慮幼兒語言發展三維目標是否達到,傾聽、表述行爲是否得到運用,早期閱讀興趣、技能是否得到培養。這種主要從教師主體“中心化”方面作出評價的方式,對幼兒口語表達,講述、朗誦兒童文學作品的能力發展不利。

三、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實施有效教學的對策

(一)針對目標二次設計,彰顯動態化維果茨基認爲:“幼兒按照教師預設大綱進行知識學習,而學前幼兒的學習則是按照教師的大綱變成自己的大綱的程度而定的??大綱實施的次序應符合幼兒的興趣,符合他的與一般概念相聯繫的思維特點”據此,教師首先要準確定位幼兒言語發展敏感期、言語最近發展區,辨別全班“學情”。在具體規劃每課目標時,針對全班幼兒年齡階段語言水平、接受能力,讓教學目標的制訂分層化。不同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不同,縱向結構設計時還應橫向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使分層教學目標融於教學內容之中,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方能使教育活動更加有效。其次,教師應該對既定教學目標進行二次設計,在動態生成中靈活調適。這要求教師在課前進行目標設計時有高度應變性與前瞻性。語言課堂教學活動是師幼共同參與、動態變化、互相影響的發展過程,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中幼兒的學習信息反饋情況進行預設目標動態化調整。如幼兒對超出目標預設的`某一故事情節的人物感興趣,可以依據幼兒興趣需要設定特殊情景故事情節進行二次設計,適時地將預期高層次目標轉化爲理性的低層次目標,以滿足幼兒探究的興趣與慾望,激發其語言學習動機,發展語言交際能力。據此,可以使預設性目標、生成性目標創造性結合,從而高效推進幼兒園語言教學。

(二)設計內容貼近生活,達到兒童化

蒙臺梭利認爲語言教育要堅持興趣性和多途徑的原則。因此,教師在內容選擇上更需要從“兒童本位”出發,選取符合幼兒年齡特徵,幼兒自身感興趣並願意表達交流的閱讀故事書,比如貼近幼兒生活中的經歷和感受的,對幼兒價值觀有啓發性、教育意義且趣味性較強的寓言童話故事、繪本讀物。要避免讓幼兒讓接受那些難以達成共鳴的、充滿疑問的,有着不同背景文化的國外童話故事。此外,教師有效的提問方式也是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方面,所以這需要教師通過啓發性提問,激發幼兒的心理動力,刺激其語言表達的慾望,增加其語言運用的機會。另外,對幼兒發散性思維的拓展,要求教師有敏銳捕捉教學切入點的能力。對幼兒興趣點的啓發式設計提問,不僅應着力於提高幼兒語言元素的“存量”,更應當促使他們能駕馭語言知識的“流量”、“變量”,從而達到“增量”。

(三)組織形式靈活多變,實行多樣化

語言教育活動涉及於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各層次各方面,因此教學形式也應該是貫穿於各科課程之中,形式多樣的。班杜拉說過“兒童的語言教育不是一個內部成長的過程,而是通過社會模式的呈現以及社會訓練和時間而構成的”。[8]幼兒園語言講述教育活動包括故事、詩歌教學,在方法上,教師還可以將語言活動貫穿於語言遊戲、早期閱讀與談話中去,形式多樣的教學形式會讓幼兒更有興趣的表達講述,更能提高其口頭書面語言能力。首先,教師可爲幼兒創造一定的語言教育環境,爲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採用分小組交流、個別輔導、重複式集體講讀形式進行教學,[9]在師幼共同讀書、講故事交流過程中,幼兒能對教師示範性語言中語法結構和規則進行選擇性模仿,拓展其學習經驗同時,強化其傾聽、表述能力,激活其閱讀興趣,培養其早期閱讀習慣。其次,多開展親子活動,讓家長參與進來,在增加親子間互動的同時可令教學模式多樣化。還可以舉辦一定的戶外活動,讓語言教育形式貫穿於隨機教學遊戲活動中,更有利於幼兒語言交流能力、社會化能力的進一步培養。另外,不同活動類型應採用與其相適應的活動方式。如講述活動,就可爲幼兒提供圖片讓他們以邊看邊講的形式進行;如是表演活動,就應該採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法讓幼兒親身參與、大膽表達。這樣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對強化幼兒語言表達大有裨益,他們在感知、理解、體會這些語言材料時,也在觀察學習其中人物的社會行爲,對提高其集體社交技能、傾聽能力也有一定效果。

(四)評價以兒童爲本位,促進科學化

1.評價要區別對待

每個幼兒都是特殊的個體,她們有不同的智力、言語發展水平,思維特點和學習方式也各有差異。因而教師不能僅根據一堂課的表現以偏概全的去評判幼兒智能的優劣,應該根據每個幼兒不同的發展層次做出科學合理評價,從閱讀活動、鮮活的生活情境出發引導幼兒,讓他自主地產生對語言豐富的表達興趣。

2.評價要正向化

在語言教育活動中也是如此,教師越是對膽小怯懦的幼兒報以讚揚,強化其成功的語言表達經驗,他們會更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老師的鼓勵與肯定對幼兒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正向的促進作用,還能激起幼兒更多的語言學習熱情,更能提升其交際、思維、學習的能力。

3.評價要經常化

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穿插於各個學科之中,有教師組織的隨機的、有計劃的語言教育活動,還包括自由活動時幼兒自主閱讀繪本讀物的活動。因此需要教師經常對幼兒語言能力做出評價,能及時對教學目標、內容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不僅對幼兒語言能力水平的發展有利,也對教師素質、優質化教學質量有倚助性效果。總之,幼兒園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針對語言教育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採取相應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匡正,方能使教師教的有效,幼兒學的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