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學識都 人氣:4.8K

第一篇

幼兒園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一、將故事與音樂相結合,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幼兒天生對故事與音樂有着濃厚的興趣,由於故事貼近幼兒的生活,所以幼兒喜歡;由於音樂容易打動幼兒的情感,所以幼兒喜歡。如將故事與音樂相結合能把幼兒的這種興趣發揮到最大化,使幼兒在故事中感受音樂,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例如,幼兒特別喜歡聽《豬八戒吃西瓜》這個故事:豬八戒來到一片西瓜地,看到好多好多西瓜,它饞得直流口水,於是摘了好多西瓜回家,把西瓜切開,“啊嗚啊嗚”地吃了好多好多,結果豬八戒肚子疼得“哎呦哎呦”直叫喚。豬八戒憨態可掬的形象每次都引得幼兒哈哈大笑。我在講完《豬八戒吃西瓜》這個故事後,將故事情節提煉成“摘”、“切”、“吃”、“哎呦呦”四個詞語,當幼兒在非常熟悉故事情節後,對這四個詞語也就非常熟悉了。於是我們配上樂曲《豬八戒背媳婦》,帶領幼兒一邊演唱、一邊表演,故事的情節在歌曲中再現,幼兒利用肢體動作進行表演,成爲孩子們百玩不厭的遊戲,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再如,《國王與王后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胖國王由於胖,身體行動不便的故事,我一邊講故事,一邊用鐘琴、大鼓、三角鐵給故事情節配音,如上樓梯用鐘琴演奏音階,颳風了用颳走鐘琴來表現等,使得故事更加活靈活現了。形象化地把上樓梯和音階結合在一起,把颳風和刮奏結合在一起,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既吸引了幼兒對故事的興趣,也激發了幼兒對打擊樂器聲音的興趣。

二、以音樂的各種形式表達生活中事物,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表現力

藝術源自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都是源自於作者對生活中事物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體會。因此我鼓勵幼兒用一些音樂的形式、手段來表達生活中的事物,用這樣的過程培養幼兒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力和表現力。比如,春遊時遇到了很強的風,幼兒對風的感受比較深刻,這樣的體驗是很寶貴的,於是我在這之後帶領幼兒做了“風”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我們藉助肢體動作表現風;利用歌唱中聲音的強與弱表現風的強弱特點;利用水墨畫的自由、豪放的藝術特點帶領幼兒進行水墨畫“風”的創作;讓幼兒觀察風和生活的關係,創作音樂劇《風婆婆來了》帶領幼兒表演。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充分感受着觀察、表達的樂趣。再如,有一次老師們在利用毛線對班級美術角進行裝飾,一些孩子將掉落在地上的毛線放在手上反覆纏玩,這樣的動作讓我想到了律動,於是編配了音樂遊戲———隱身的線。在“線”中,教師告知幼兒,每個人都有一根屬於自己的毛線,當音樂響起時,幼兒假裝拿出,跟隨節奏和歌詞一起做律動。在整個過程中沒有真實的線,幼兒以搖線、拉線的動作來表現線在手中玩耍的樂趣。由於歌詞直觀地告訴了幼兒應該如何做動作,不管是搖線、拉線、打錘,還是拍手,都是幼兒一看就能夠學會的動作,所以幼兒在遊戲中很有成就感,遊戲不枯燥。“拉線拉線”的部分因爲樂譜里加上了附點,就更加符合拉線的動作,使幼兒在律動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附點音符的特點。遊戲中沒有真線,用虛擬的動作來表現線,這是最吸引幼兒的。一次活動結束後,婷婷說:“陳老師我把線放進我的脖子裏,下次再拿出來玩。”接着,其他幼兒也紛紛模仿婷婷,小九說:“我放到口袋裏。”翔翔說:“我放到耳朵後面,像孫悟空一樣。”……孩子們已經完全進入了情境,似乎手上真的有一根線。

三、用音樂節奏遊戲促進幼兒對規則、秩序的感受能力

生活中有一些東西可以發出有規律的聲音,比如鐘錶、洗衣機等等,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聲音其實是得天獨厚的節拍器,我們可以利用它們來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而在音樂中獲得良好的節奏感,又能幫助幼兒獲得良好的規則意識和穩定的秩序感。主題活動“鐘錶和洗衣機”就是在這個思路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們首先借助鐘錶的秒針走路的節奏特點,引導幼兒觀察和模仿,幼兒通過聆聽,發現秒針是按照固定的節拍來走路的,用幼兒的話就是:“走一步,停一步。”接下來我們用打棍來模仿這種固定節拍的聲音,這其實也是打拍子的練習,最後幼兒圍坐在一起,由一位幼兒扮演秒針,玩秒針走路遊戲。走路的秒針要根據音樂《鐘錶店》的節拍,走一步,停一步,如果出錯了就要換人,直到音樂結束。然後我們引入了洗衣機,洗衣機在轉動的時候也會發出固定規律的聲音來,但是它的規律特點不像鐘錶那樣容易被發覺。我們在引導孩子們觀察和聆聽洗衣機工作的過程發出的聲音後,有一位孩子形象地總結道:“洗衣機發出的是咚咚咚,嘩啦啦,咚咚咚,嘩啦啦的聲音。”接下來我們引導孩子選擇打擊樂器來表現洗衣機的聲音,最後他們選擇了邦戈鼓和鈴圈來表現,邦戈鼓表現“咚咚咚”的聲音,鈴圈表現“嘩啦啦”的聲音。幼兒還進行了分角色表演,男孩表演“咚咚咚”,女孩表演“嘩啦啦”,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充分感知了固定節奏的特點。接下來我們又引導幼兒傾聽馬桶沖水的聲音,孩子們很快發現並說出馬桶沖水的聲音是:“突———嘩啦啦啦啦。”有了之前的經驗,孩子們在表現馬桶沖水的聲音時,就顯得很熟悉了。他們選擇了手鼓和手搖鈴。有了三種聲音的觀察和模仿,我們在班裏舉辦了一個小型演奏會,孩子們用打擊樂器演奏出了鐘錶、洗衣機、馬桶的聲音,這些教室裏普通的聲音聚在一起,誰說不是一首歡快的奏鳴曲呢?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完全是爲了培養歌唱家、作曲家、舞蹈家,對多數人來說,我們接觸音樂的目的是爲了陶冶情操,獲得生活以及生命的美感。所以對幼兒的音樂教育我們要區別於只重視技能和知識培養、訓練的專業教育,要重視音樂的非傾向性功能,將音樂融入幼兒一日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試想,如果我們培養的孩子在音樂的薰陶下熱愛生活,善於發現美好的事物,開朗樂觀,自身處於一種徜徉在精神境界中的完滿狀態,從而擁有幸福的人生,還有什麼比這更成功呢?

第二篇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幼兒藝術教育應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事物與現象,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同時“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音樂教育是幼兒園五大領域中藝術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本身的愉悅性、感染力使音樂教育活動成爲幼兒最喜歡的教育活動之一,那些熟悉和喜愛的音樂作品給幼兒帶來了愉快的情緒,那些韻律感十足的節奏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其中,手舞足蹈。幼兒園音樂教育離不開幼兒的生活,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充滿了音樂的元素,只有使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才能更好的實現音樂教育的價值,使幼兒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音樂,在輕鬆愉悅的音樂氛圍中享受生活,健康成長。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的建議

(一)選擇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音樂作品

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要學習與生活有關的音樂,就要引導幼兒注意收集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聲音,所以我們要注意培養幼兒仔細“傾聽”音樂的能力。這種“傾聽”,是一種有意識的、注意“聽”,它不僅需要注意的參加,有時還需要感情的參與。第一,來自自然的聲音。就是要讓幼兒傾聽自然中的下雨聲、打雷聲、鳥叫的聲音、水流的聲音、風吹的聲音等,提高幼兒對於這些聲音的敏感性與熟悉度,培養幼兒仔細“傾聽”的習慣與能力,提高幼兒對聲音的記憶力、敏銳性,使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作品的情緒,積累一定的聽覺經驗。第二,來自幼兒生活情境的聲音。生活中的音樂包括鍋、碗、瓢、盆的聲音,各種動物的叫聲,各種交通工具的聲音等。這些生活中的音樂,節奏感和形象性是很強的,是對幼兒進行音樂薰陶的絕佳教育資源。教師應當注重挖掘幼兒生活中可以利用的音樂教育資源,豐富幼兒對聲音的認知,培養他們對於不同聲音的敏銳性。例如在下雨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雨”這個主題開展一系列音樂活動。如進行歌唱活動《大雨和小雨》,教師可以先帶領幼兒觀賞真實的下雨情景,讓幼兒感受大雨和小雨聲響的不同。然後再進行歌曲的教學時,幼兒就能更好地領悟歌曲中所唱的“大雨嘩啦啦”和“小雨淅瀝瀝”的形象。同時教師也可以進行打擊樂演奏活動的教學,引導幼兒先仔細傾聽雨水落下的聲音,感受大雨和小雨之間節奏與聲勢的不同,之後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所聽到的強弱、快慢以及節奏的變化,並嘗試用不同樂器來表現這種變化,比如雨點急促時的搖奏、雨勢放緩時的擊奏。還可以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如欣賞肖邦的輕音樂《雨滴》,感受雨滴的聲勢變化;如果下雨時伴隨着電閃雷鳴,還可以讓幼兒欣賞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電閃雷鳴波爾卡》,通過教師的引導將音樂作品中的旋律與生活中的電閃雷鳴節奏相結合,以現實的生活情境來理解音樂的情緒。把幼兒的周圍生活作爲音樂素材的教育活動可以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激活幼兒的音樂想象力和音樂創造力,讓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不再成爲使教師感到無從下手、捉襟見肘的一個教學部分,而是可以讓幼兒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體驗到生活的美好情趣。第三,來自於幼兒興趣和需要的音樂作品。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幼兒園音樂教育還要關注幼兒自己的興趣與需要。筆者在調查中發現,雖然在專門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教授怎樣的音樂內容,幼兒就會學習怎樣的音樂內容。但是,幼兒對不同的音樂內容表現出來的興趣是不同的,學習效果也存在很大差距。他們更喜歡的是節奏性強、作品描寫內容是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帶有很強表演性質的作品,在幼兒園教材中他們就喜歡像《幼兒園裏好事多》、《粗心的小畫家》、《胡說歌》、《小老鼠打電話》等兒童音樂作品。

(二)教學過程設計貼近幼兒生活

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很強調的學科,生活化的音樂教育內容更是如此,只有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讓幼兒親自用口、手、身體等進行練習與實踐,才能獲得對於教育內容的最直接的感知與體驗,切實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這就要求教師要爲幼兒儘可能多的提供參與和實踐的機會,把更多的教學活動時間放給幼兒自己的操作,而不是教師的講授。例如《幼兒園裏好事多》就是一首與幼兒一日生活緊密聯繫的歌曲律動,歌詞的內容“小桌子誰擦的,小椅子誰擺的,一排排手絹誰洗的,一件一件好事誰做的”所描述的就是生活內容。筆者發現,在幼兒園大班年齡段中,這首歌曲憑藉着其所描述的幼兒生活內容和好聽的旋律受到了幼兒的一致歡迎。在教師配上生活化的律動之後,幼兒積極表現這首歌曲的慾望就更加強烈。因爲歌詞的內容貼合幼兒的生活實際,而且比較容易掌握生活化的動作,同時這種邊唱邊做律動的形式可以將他們從座位上解放出來,使得他們全身心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又如在打擊樂教學活動中,主要是藉助打擊樂器讓幼兒完成打擊樂曲的節奏演奏,並通過操作打擊樂器促進他們的大肌肉動作與小肌肉動作的發展。幼兒園的打擊樂器有碰鈴、鈴鼓、沙球、三角鐵等等,由於這些小樂器的加入,使得幼兒對打擊樂演奏活動的興趣大增。在教學中,可以鼓勵幼兒做“土樂器”,比如,一個空易拉罐,幾隻碗碟或者幾塊竹片就可以用來演奏。教師也可以與幼兒將空塑料瓶裏裝上沙子,就是一個簡單的沙球。將這些自制的“土樂器”作爲課上打擊樂演奏的樂器,由於是幼兒自己參與制作的打擊樂器,會大大增加幼兒學習打擊樂演奏的積極性,課堂的學習效果會更好。同時也使他們明白來自於生活的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到音樂學習中,讓他們更加關注生活、關注生活與音樂的聯繫。

三篇

一、現階段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現狀

1.現階段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夠明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教育目的不夠明確的問題比較突出,我們要知道,幼兒教育的對象與其他的受教對象不同,幼兒音樂教育有其特殊性,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教育其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的目的性更強,應該認識到幼兒園的音樂教育目的更多強調的是通過各種有趣的音樂教育活動激發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讓幼兒分享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的是爲幼兒音樂素質的發展起到一個奠基的作用,而這種幼兒園音樂教育目的的模糊給幼兒音樂教育的有效開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2.現階段幼兒園音樂教學的方法較爲陳舊

在現階段的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相對陳舊,依然沿襲着小學的音樂教學方法,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音樂理論灌輸與音樂知識強化依然大行其道,這顯然與幼兒的年齡是不相適應的。幼兒正是心智發展的啓蒙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對於音樂的理解還處在懵懂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音樂教學的實施中,採用音樂知識灌式的教學顯然是不恰當的,拔苗助長式的音樂知識化教學不僅不能讓幼兒的音樂素質得到明顯的提高,相反還會造成幼兒對音樂的厭倦,不利於幼兒音樂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嚴重點說,將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幼兒的音樂教學中是對幼兒的一種折磨,這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有效實施是極其不利的。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1.幼兒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應該認識到幼兒音樂教育的開展是幼兒學前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學前教育是一種較爲全面的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幼兒爲本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如果輕視幼兒音樂教育,那麼幼兒的素質教育實施也就無從談起,並且音樂教育本身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其他的教育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他方面的素質教育與音樂教育彼此關聯、互相影響、相互促進,過分突出任何一種教育而忽視另一種教育是不可取的,因此,幼兒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幼兒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實施中的重要性。

2.對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研究表明,在幼兒階段開展音樂教育對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兒音樂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優美的音樂可以使幼兒的動作與情緒都得到很好的鍛鍊,這是幼兒參與生活實踐的極好機會,幼兒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身體的動作變得更加協調了,音樂的感知力也隨着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而逐漸地增強,在音樂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幼兒的心智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在豐富了幼兒生活的同時,也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幼兒園開展音樂教育是極其必要的。

3.對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幼兒園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一種啓蒙式的音樂教育,很多幼兒在長大以後音樂能力較弱,究其原因是在幼兒階段沒有接受較爲完善的音樂啓蒙教育,在幼兒階段,對幼兒的音樂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可以爲未來的音樂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可以這麼說,幼兒音樂教育的開展對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有效實施對促進幼兒音樂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現階段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實施並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其重要性缺乏明確的認識,因此,本文以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爲研究內容,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音樂教育的有效實施。

第四篇

一、音樂來源於生活,生活中音樂無處不在

藝術是對社會生活的反映,藝術作品的形成是生活的再現,社會生活是藝術的唯一源泉。同樣,音樂藝術離開了生活是乾枯的,沒有生命的。在幼兒園裏,幼兒在生活環境中會時時遇到感興趣的事情,比如玩具互相碰撞的聲音、水滴滴落的聲音、幼兒的笑聲等,這都可以作爲音樂創作靈感的來源,也能夠激發起幼兒的興趣。同樣是打擊樂教學活動《玩具兵進行曲》,新的教學理念是讓幼兒自己觸摸音樂,直觀地感受音樂帶給大家的快樂。因此,在設計這次打擊樂活動中,我注重培養幼兒發現和想象的能力。如:給幼兒展現的樂譜是空白的.,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發現,尋找自己感知比較深的聲音,讓這種聲音彙集成自己喜歡的音樂旋律。活動中提問“你喜歡什麼聲音?”鼓勵幼兒自己尋找聲音的來源,並找出跟聲音相似的樂器,教師幫助將整理好的旋律與使用的樂器寫入樂譜中。然後,根據這樣的記錄演奏出幼兒自己創作的音樂。我們依據這種思路進行探索,在音樂活動中給幼兒創造了無數的驚喜,幼兒通過這些不斷出現的驚喜開心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瞭解音樂,逐漸與音樂拉近距離。

二、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困惑

音樂欣賞教學不同於一般娛樂性的“聽音、聽樂”,要想真正做到理性的認識音樂,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綜合性知識做基礎,即縱向知識與橫向知識的統一。大師的作品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問題是怎樣讓幼兒瞭解並接受,從哪個問題中找出切入點,引領幼兒認知、感受音樂。在這方面的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鵝》,欣賞這首芭蕾舞曲其實並不容易,因爲樂曲涉及的面非常之廣:它是一個芭蕾舞曲,它是作者起初爲了整個舞劇的需要而設計過場的一個舞段。爲什麼它會成爲經典?因爲有深入人心的旋律,有設計巧妙的舞蹈,能夠讓觀者陶醉,讓聽者振奮。這些亮點在欣賞中都應該讓幼兒感受到。讓幼兒欣賞這樣好的作品,首先應該爲幼兒創設與音樂相關的環境,因爲幼兒的教學是直觀的,與其讓幼兒聽音樂,不如讓幼兒直接能夠看到、觸摸到音樂。其次,再設計些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如猜謎:使用模糊的課件展示,讓幼兒猜是什麼樂器,使幼兒瞭解樂曲中使用的樂器。這樣幼兒既加深了對樂器的瞭解,又細緻地欣賞了其中的樂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要引導幼兒瞭解舞曲所要向我們表達的是什麼,包括音樂創造的背景等。這些問題滲透在環境賦予的意境中,幼兒可以很快了解。最後是體驗,通過肢體語言直接感受樂曲輕鬆的旋律。幼兒在一步一步的引導感染下,始終快樂地欣賞着樂曲,不會感覺到枯燥。環境的創設、輕鬆愉快的教學,讓幼兒變被動爲主動,很自然地融入到音樂中。

三、嘗試將音樂劇融入幼兒園音樂教育教學活動中

音樂劇是一種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是區別於歌劇、舞劇、話劇這三大舞臺劇的獨特的藝術形式。通過說唱、音樂、舞蹈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出來。目前國內兒童音樂劇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因此,可以嘗試從幼兒園開始,加強音樂劇的啓蒙教育,將音樂劇融入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通過歡樂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幼兒接受,從而完善音樂劇的教育教學。那麼如何讓幼兒很自然地接受音樂劇這種獨特的表演形式,並且能夠主動地表現呢?

1.引導幼兒認識並喜歡音樂劇

讓幼兒通過看、聽、實踐瞭解劇情、表現劇情、創造劇情,理解音樂劇內容;讓幼兒成爲音樂劇活動的主體,並根據自己的理解表現劇情、角色,學會大膽、自然地表現自己,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高。欣賞和模仿是初學者的必經之路,幼兒園的幼兒也是一樣。因此,在音樂劇教學的初期,主要的就是讓幼兒欣賞音樂劇,引導幼兒瞭解劇情、學唱片段等。

2.爲幼兒提供更多的體驗嘗試的機會

瞭解了音樂劇的特性,我們就要有效地給幼兒提供不同的體驗機會,使幼兒更深入地瞭解音樂劇。如:可不可以用音樂劇的方式跟同伴交流呢?有一次,一個幼兒不知爲什麼在哭,我就帶領幾個幼兒一起在他的面前表演《音樂之聲》的一個片段。生動有趣的表演、輕鬆歡樂的說唱感染了他,不一會兒他就破涕爲笑了,並很快地加入到了我們的表演中。這就更能顯示音樂劇的魅力,它帶給人們的快樂是其他藝術無可替代的。幼兒初次嚐到了這種獨特的表達情感的方式,覺得很新鮮,這對於音樂劇的滲透有很好的幫助。

3.音樂劇表演帶給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音樂劇可以是說唱的明示表演,更可以是內心演義的隱性表演,這給比較內向的幼兒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我們可以用說唱跟他們交流,將生活和戲劇相結合,用戲劇的形式瞭解他的內心。此外,音樂劇這種集音樂、舞蹈、表演等於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很好地讓人有所突破,宣泄自身情感,通過各種的表現方法充分地展現自己。將音樂劇融入幼兒園音樂教育教學中,看起來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但實際上是可行的。

五篇

一、合理選擇和剪輯音樂作品

1.選擇具有遊戲性的作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寓教育於生活與遊戲之中”根據這一要求,應儘量選擇具有遊戲性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遊戲《丟手絹》,把跑和抓的遊戲與音樂緊密結合,深受幼兒喜愛,活動中幼兒既欣賞了音樂,又愉悅了身心。在民族民間器樂曲作品中,有一些包含一定遊戲內容情節的短曲,容易讓幼兒接受,如《春節序曲》《喜洋洋》《鬧新春》等。有些樂曲作品雖然遊戲性不明顯,但形象突出、角色鮮明,也能使幼兒樂於接受,可以選用於欣賞,如《茉莉花》《划龍舟》《採茶撲蝶》等。

2.選擇具有鄉音鄉情特色的作品。民族民間音樂多起源於鄉間,流傳於街頭巷尾,具有很強的地方性,它代表着地方的民俗文化,如《月亮升起來》《兄弟姐妹打歌來》等民間鄉曲作品,幼兒可以從作品的節奏、速度、旋律中感受到濃濃的鄉音、鄉情,從而激發他們產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如《快樂拉祜》音樂活動,幼兒伴隨着音樂,在感受打歌帶來的快樂的同時,也獲得了對火把節的情感體驗,更獲得了對“火把節”民俗文化的認知。

3.對音樂作品作適當的剪輯處理。許多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略顯成人化,曲子較長,結構較複雜,幼兒不容易理解,這就需要教師要深刻分析音樂作品的自身特點,如音色、結構、風格、性質等,對音樂進行二次剪輯。如把結構較爲複雜的音樂剪輯爲A—B—A、A—B—C結構,使音樂變得短小而有規律,利於幼兒的理解、接受和掌握。

二、創設與營造寬鬆愉快的音樂氛圍

音樂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只有創設與音樂相適應的環境氛圍,才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因此創設民族民間音樂教育環境、營造寬鬆愉快的音樂氛圍,讓幼兒充分感受音樂,是開展音樂活動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

1.創設與民族民間音樂內容相適應的物質環境和富有民間文化氣息的氛圍,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在《春節序曲》音樂欣賞活動中,爲了幫助幼兒感受這一民間音樂作品的內涵,感受到過年的喜慶氣氛和美好情景,體驗中華民俗文化,教師可以在活動室上方垂吊中國民間過年飾品,如紅燈籠、綵帶等,在窗戶上貼上窗花,營造出歡快喜慶的氣氛,便於幼兒在喜氣洋洋的歡樂情緒中體會音樂作品的內涵。

2.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把培養幼兒“喜歡參與藝術活動作爲藝術領域目標之一”,要求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因此,教師要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如師幼問答活動、同伴互述活動、圖譜繪畫活動、肢體扮演活動、打擊樂操作活動等,讓幼兒積極、主動地體驗和感受音樂美,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豐富他們的審美體驗。

三、藉助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

1.多媒體動畫教學。幼兒生活經驗不足,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認識有限,且幼兒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性爲主,要讓幼兒充分感知、理解和欣賞民族民間音樂美,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示美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教師可運用圖片或多媒體動畫具體形象地加以展示,也可加上配樂詩朗誦等,讓幼兒直觀形象地感知民族民間音樂的美。

2.圖譜教學。圖譜能形象、直觀地幫助幼兒感受音樂旋律的變化和曲式的結構,理解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和情感,獲得對音樂作品的完整印象,使幼兒的感知更具體、生動,讓幼兒更樂於接受。如學唱京劇《我說臉譜》,活動前先讓幼兒欣賞京劇臉譜,感受異彩紛呈的京劇臉譜文化,選取與京劇曲子有關的、有代表性的臉譜人物引導幼兒認識,講述臉譜人物的故事。教師還可以將藍臉竇爾墩、紅臉關公、花臉美猴王、白臉曹操、黑臉張飛等臉譜以圖譜的形式展示,直觀、形象地展現歌詞內容,把難懂的臉譜人物、難記的臉譜順序變得簡單,把較複雜的歌詞記憶過程變得直觀、生動,且易學、易懂、易記。

3.遊戲教學。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將遊戲作爲一種教學手段運用於民族民間音樂活動中是不錯的選擇。如民間音樂《化蝶》,樂句的理解是難點,教師可以讓幼兒分別扮演蝴蝶和花朵,隨音樂做遊戲,協助幼兒理解樂曲的四個樂句,感受樂曲的特點與結構。

四、運用多種語言表達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幼兒在民族民間音樂活動中,經常會情不自禁地隨着音樂的節奏搖頭、拍手,用表情、肢體等“語言”來表達自身聽音樂的直接感受,表現音樂美的形象。因此,教師要重視啓發幼兒運用多種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會,這樣既利於幼兒理解音樂美,也有助於幼兒表現音樂美,還能促進幼兒與同伴間的交流與分享。

1.口頭語言。當教師藉助多感官感知手段啓發幼兒感受、理解音樂時,幼兒往往能用形容詞、短句來表達自身對音樂美的感受。如幼兒會用優美動聽、舒緩、柔和等詞彙來描述音樂《化蝶》,用熱烈、熱鬧、興高采烈來形容《春節序曲》。

2.肢體語言。幼兒天生好動,因此,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在欣賞民間音樂《划龍舟》時,教師要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龍舟的快慢節奏,從而感悟音樂的節奏美與樂段結構的特點,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3.圖畫語言。幼兒喜歡利用圖畫來表達自身的情感,教師可利用幼兒這一特點,激發幼兒大膽想象,用圖形、畫面表達民族民間音樂內容,表達對音樂美的理解,並在同伴間進行分享與交流。如在《喜慶秧歌》舞蹈活動中,讓幼兒想象熱鬧歡快的場面,有的幼兒畫出高舉雙手揮舞的動作圖,有的畫出原地靜態搖擺的靜態圖,並用箭頭表示搖擺方向,用畫面來表現優美柔和的音樂。此外,操作打擊樂也可以表達幼兒對民族民間音樂的感受和理解。教師可以指導幼兒通過正確打擊各類樂器來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從中有效地激發幼兒的想象。

五、提供家園互動的渠道

民族民間音樂可以成爲幼兒園、家庭雙向溝通的橋樑。許多家長對兒時的民族民間音樂往往難以忘懷且津津樂道,這對幼兒園徵集和開展民族民間音樂教育具有推動作用。幼兒園可以利用家長和社會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音樂活動,激發幼兒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如請家長帶幼兒聽街頭藝人的鄉音鄉曲、請社區舞蹈隊來園表演民族民間舞蹈等,利用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民族民間音樂薰陶。幼兒受認知水平的限制,暫時還不能完全理解民族民間音樂,還不能完全理解民族民間音樂所傳遞給他們的全部內涵。但是,這些帶有濃郁民族文化藝術氛圍的內容和形式,極大地豐富了幼兒園音樂活動內容,爲廣大幼兒所喜愛。值得關注的是,民族民間音樂不完全在於它的“物美價廉”,也並不全因爲它的豐富,而是因爲它來自於我們的生活,來自於民間,來源於生活的東西往往最具有生命力。在幼兒園開展民族民間音樂教育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幼兒園音樂活動內容,使幼兒在獲得藝術薰陶的同時,也獲得審美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第六篇

一、幼兒園音樂活動設計

音樂活動的設計是進行音樂教育的基礎,對於兒童來說,學習興趣來源於學習活動的趣味性。幼兒園教學中的音樂活動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設計。具體的音樂活動形式不僅要考慮到對幼兒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的要求,還應考慮兒童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幼兒教師在引導兒童進行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兒童對於音樂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音樂活動《拉拉勾》中教師可以設計兒童模仿表演和對唱的形式,不僅提高了兒童對演唱的興趣,而且從根本上增強了兒童對《拉拉勾》歌詞的理解,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音樂教學活動的效果。

二、選擇合適的兒童歌曲作爲活動的主題

學習興趣是影響兒童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由於年齡的關係,兒童學習興趣與音樂活動本身的趣味性有着更爲直接的聯繫。所以,幼兒教師可以經常使用風趣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使音樂活動充滿情趣。根據幼兒園兒童年齡的特點,幼師可以選擇節奏、歌詞重複較多的歌曲作爲音樂活動的主題,從而減輕兒童的記憶和反應壓力。間接地培養幼兒對歌唱的興趣。

(一)選擇貼近兒童生活的音樂

幼兒教師可以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歌曲作爲音樂活動的內容,兒童可以輕易的體會歌曲所蘊含的感情,輕鬆的學會歌曲的演唱方法。《秋天》《寶寶不怕冷》《辦家家》《親親我》《蓬蓬頭》都可以供幼兒教師選用。例如:歌唱活動《蓬蓬頭》,其歌曲內容是關於幼兒洗澡的。對於每個孩子來說,洗澡最大的魅力就是玩耍白花花的肥皂泡。幼兒教師可以在活動開始之前準備好相關的音樂資料和圖片,在活動場地創設一個浴室場景,分給每個兒童一塊沐浴棉。活動開始之後,幼兒教師通過談話的方式引導孩子們進入洗澡的場景。活動開始後,兒童在模仿洗澡動作的同時與教師一起演唱歌曲,教師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表現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孩子情不自禁的融入音樂活動中,同時也教育了兒童應該講衛生。

(二)選擇與節日相關的音樂

中國人一年之中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選擇一些與節日相關的歌曲,開展音樂活動。例如,在過母親節時,教師可以選擇《不再麻煩好媽媽》作爲主題開展音樂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歌詞中的內容引導孩子回憶媽媽做過的一些事,鼓勵孩子要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髮等。在幫助孩子熟悉歌唱技巧的同時,也在教育孩子要感恩父母。

(三)選擇引導孩子認識身體部位的歌曲

教師在引導孩子進行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選擇表現兒童各種身體動作的歌曲,例如:《五官歌》《表情歌》《拇指歌》等。這些歌曲都深受孩子們喜愛,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歌曲題材,引導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從而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三、通過音樂活動提高兒童的音樂能力

幼兒園時期的孩子正處於音樂學習的啓蒙期,所以幼兒教師必須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培養兒童的音樂感知能力。音樂活動不及可以提升兒童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自信心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由於年齡關係,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力有很大的難度,兒童的大腦以及動作節奏難以跟上音樂節奏,因此幼兒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從簡單的音樂開始,循序漸進的培養兒童的音樂感知能力。

(一)從情感層面培養引導兒童愛上音樂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打擊樂器發出聲色,讓兒童去猜是什麼樂器,從而激發而兒童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活動中,教師根據活動中兒童的具體表現,對有勇氣模仿樂器音色的兒童給予表揚,增強兒童參加音樂活動的自信心,從情感層面喜歡音樂活動。

(二)通過問題啓發兒童

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啓發兒童對音樂產生思考,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目標提出相應的問題:“聽一下,是什麼樂器在發生?”“哪種樂器的音調最高?”“怎麼才能讓這件樂器發出美妙的音色呢?”。教師的問題要由易及難,通過與兒童活動的方式,啓發兒童產生思考。

(三)爲兒童提供輕鬆的學習環境

權威機構的研究表明,在兒童對教育內容有興趣,並保持着輕鬆的情緒時,認知效果最佳。兒童音樂教育應擺脫教學目標的壓力,幫助兒童還原一個輕鬆的音樂遊戲環境,使還在在“玩”的狀態中,不知不覺的掌握音樂知識。

四、結語

音樂活動是兒童展現才華、培養能力的快樂舞臺,在幼兒園進行音樂活動教學,不僅符合兒童的身心特性,而且能有效的培養兒童的音樂感知能力。音樂活動在啓發兒童發現美、感受美、體驗美的同時,也使情操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