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保險企業標準化管理

學識都 人氣:7.2K

企業標準化管理是保險企業現代化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是保險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小編J.L爲大家分享的關於保險企業標準化管理之論文範文。

分析保險企業標準化管理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而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和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爲。而保險業是指將通過契約形式集中起來的資金,用以補償被保險人的經濟利益業務的行業。

按照保險標的的不同,保險可分爲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兩大類。按照與投保人有無直接法律關係,保險可分爲原保險和再保險。發生在保險人和投保人之間的保險行爲,稱之爲原保險。發生在保險人與保險人之間的保險行爲,稱之爲再保險。我國將近14 億的人口總量蘊藏着巨大的保險商機,是世界上潛力最大的保險市場。

一、保險業發展現狀與目標

“十二五”時期,保險業2015 年的全國保費收入達到約2.4 萬億元,而2010 年只有1.3 萬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爲13.4%;總資產從2010 年的5 萬億元猛增年的12 萬億元;整個行業的利潤則從2010 年的837 億元大幅增長到2015 年的月2824 億元,達到2.4倍的增幅。我國保險業對國際保險市場的增長貢獻率爲26%,全球排名則由第6 位上升至第3 位,成爲全球保險市場的佼佼者。2015 年,我國保險業迎來歷史上盈利最好的一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仍然表現搶眼。由於低息環境下的保險產品對客戶的吸引力更大,可以預見,2016 年仍將爲保險行業的景氣高點。

保險在保障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已經拓展至國家經濟發展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很多領域,在現代金融、農業保障、社會保障、防災減災、社會管理等“五大體系”建設中發揮的功能與作用日益凸顯。當前時期,我國經濟已經進入經濟增速的換擋期,同時也是經濟結構的調整期,以及經濟驅動因素的轉變期,服務行業將替代工業成爲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保險業迎來了新的跨越式發展階段

二、保險企業實施標準化管理的重要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標準是先進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是指導企業各項工作和管理活動的主要依據。隨着保險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保險市場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保險新業務、新產品、服務新領域和新的管理方式不斷涌現,中外保險公司之間、保險業與其他金融領域、其他行業之間的交易頻率愈加頻繁,交易規模日益膨脹,市場中不同實體之間的相互競爭和依存程度不斷增強,數據交換和數據管理任務更加艱鉅,同時保險市場的繁榮發展使得保險消費者對保險服務品質的要求不斷增強,保險企業迫切需要建立具有國際水平的保險技術、產品、業務、管理和服務標準。企業標準化能夠將企業的生產要素科學地組織起來,規範企業各項工作和管理活動,使之達到科學化和程序化,打造生產和經營的最佳秩序,是創造企業經濟效益的基本手段。其重要意義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升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水平許多保險企業習慣於用制度進行管理,忽略標準的應用,導致企業的管理水平長期停留在經驗管理的高度,很難上升到現代化管理的水準,更談不上科學管理。殊不知,制定制度是在壘牆,而標準化管理就像是在修路。如規章制度定性多、定量少,大多缺少明確的目標值和具體工作要求,不便操作和考覈。而管理標準運用5W1H(由誰幹、幹什麼、幹到什麼程度、何時幹、何地幹、怎麼幹)方法編寫,有定量要求,有明確的目標值和具體要求,容易操作和考覈。所以標準的應用能夠提高管理的效率,讓管理更加便捷和高效。保險企業科學實施標準化管理,有利於與保險業先進企業快速縮小差距,有利於與國際先進企業管理模式接軌,從總體上提高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二)降低企業成本保險企業的成本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業務支出、營業費用以及各類準備金提轉差。其中,業務支出所佔的`比例最高,主要包括賠款及手續費支出、營業稅金及附加、分出保費等。企業標準化是將一些重複性的工作或者複雜的工作細分成比較小的步驟或者環節,然後按照企業標準進行操作規範的設計,達到工作步驟少、完成時間少、成本低等效果。以保險理賠爲例,在理賠數據採集和客戶服務環節制定相應的標準,可以保證採集的賠案信息格式統一,增加準確性和可用性,實現“精準理賠”,同時能在縮短客戶理賠時效、減少客戶理賠成本、控制公司賠付風險方面發揮有益作用。通過實施企業標準化管理,保險企業可以對成本加強控制,使得企業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從而提高企業管理的質量和效率,爲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提供保障。

三、保險標準化亟待改革標準

作爲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強力支撐,是國家治理體系以及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文件。我國改革開放尤其是進入21 世紀以來,標準化事業飛躍發展,標準化體系已初步形成,應用範圍在不斷擴大,標準化研製水平持續提升,全社會標準化意識普遍提高,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但是標準化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標準化事業大發展的機遇期以及改革創新的攻堅期。2015 年12 月17 日,國務院辦公廳於印發了《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層面的標準化專項規劃。此規劃對“十三五”時期的標準化工作進行了科學的頂層設計,同時也做出了全面的工作部署。此規劃的貫徹實施,勢必有效地推動標準化戰略的實施,加快完善標準體系,提升我國的標準化發展水平。

四、保險企業實施標準化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保險企業在推行、實施標準化管理以及貫徹標準的過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影響標準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制約因素。根據筆者多年的保險企業標準化從業經驗,總體來說,保險企業的標準化建設水平大多還都處於初級管理階段,尤其是一些小的保險實體,標準化建設工作基本是缺失的,導致行業標準化建設水平總體不高。筆者認爲,每個保險企業都或多或少存在以下某個或者幾個問題。

(一)標準化組織機構不健全組織機構在標準化管理中的重要性逐漸被企業所認知,健全的組織機構是推行企業標準化建設的關鍵。很多保險企業的標準化組織都是信息技術部門的某個處室(科室),甚至沒有組織,只有標準化管理崗或者兼崗的員工。無組織、臨時組織或者小型的虛擬組織,是導致保險企業標準化建設發展緩慢、很難發揮標準化積極作用的主要原因。

標準化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大多也經歷了由無組織向臨時組織、由臨時組織向實體與虛擬結合的組織、最終發展到專業的實體組織的歷程。保險企業建立和健全標準化組織機構,應根據內部的組織結構設置、企業發展戰略及管理目標,成立由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共同參與的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如成立由企業高層領導直接管理的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夯實企業標準化管理體系的基礎,有效增強標準落地實施的能力,不斷提高標準的執行力。

(二)標準化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完善制度不明,流程不暢,是影響保險企業標準化管理水平提升的一大問題。企業的標準化管理工作是聯繫企業所有職能部門的橋樑及紐帶。保險企業的產品線、渠道管理、技術和公共服務等職能部門、各環節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既存在內在聯繫,又有不同分工,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能使企業的標準化工作按照客觀科學的規律運行。標準化工作是一項有目的、有組織的活動,由制訂標準、推廣實施標準、監督反饋、修訂標準等系列活動構成,如此反覆循環,螺旋式上升。先進的管理體系能夠使一個組織中各項工作的每個環節,都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在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得到監督,這是保險企業標準化工作的重要落腳點。

五、結束語

企業標準化管理是保險企業現代化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是保險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開局之年,各保險企業應適應“十三五”保險市場發展的需要,全面分析標準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改革標準化管理機制,完善企業標準體系,推動整個行業標準化建設更上一層樓。

當然,企業標準化水平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各企業應該制定科學發展的路徑,希望本文能爲保險企業標準化的發展貢獻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