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讀後感集錦15篇

學識都 人氣:1.14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老人與海讀後感集錦15篇

老人與海讀後感1

當我翻開《老人與海》的第一頁時,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條大鯊魚,一條大馬林魚,一個男孩和一個老人,塑造出了一個看似簡單,其實是蘊含深刻哲理的故事。

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聖地亞哥”的老人在海上苦苦“奮戰”了84天,終究沒有釣到魚。他經常被同行冷嘲熱諷,但他從來都沒有灰心,僅僅靠着他那簡陋的器具,在海上搏鬥了三天,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但在回家的海域上遇到了數條大鯊魚,他馬上冷靜下來,憑藉着他從小捕魚的經驗,用刀子刺穿了鯊魚的骨頭,將那些可惡的壞傢伙置於死地。但老人也付出了代價:他的大馬林魚被鯊魚們啃得只剩下魚頭、魚尾和骨架了。

“勇敢者是不會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永遠打不垮他。”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雖然老人躲不過海明威筆下寫的災難,但是他勇敢的面對了這些災難。人類真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他們有勇氣面對死亡,卻沒有勇氣面對失敗,失敗真的如此可怕嗎?老人在海上經歷了84次失敗,但他都沒有放棄捕魚。我非常敬佩老人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他這種精神,換來了應有的報酬——大馬林魚。

而在生活中的我,可不像老人那樣毅力十足。有一次,我考試考砸了,非常傷心。媽媽就讓我看看《老人與海》這本書,希望我能從中學習老人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看完以後,我又鼓起勇氣,充滿力量,決定以後要繼續努力,查漏補缺,爭取考出好成績。

老人與海讀後感2

當我輕輕地打開《老人與海》這本書,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划着破舊不堪的小船,在危機重重的大海上乘風破浪,他靠什麼支撐着?是靠堅韌不拔的意志、永遠不可打敗的精神!

這本書通俗易懂,但震撼人心:一位名叫聖地亞哥的老人一生以下海捕魚來維持生計,可是他現在已經有84天沒有捕到魚了。就在這時,老人打算到海邊去闖一闖。功夫不負有心人:出海的第一天,一條大魚就上鉤了,經過與大魚的幾天生死搏鬥,老人終於將這個龐大的對手打敗了。因爲這條魚很大,一路上引來了許多鯊魚的攻擊,老人並沒有因爲對手的強大而放棄,而是用魚叉、大刀、棍棒與鯊魚殊死搏鬥。“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掉,但不能被打敗掉。”這是老人所說的話,而正是這句話,一直讓老人堅持到最後。

正如那次在酒館裏老人與一位從西恩富戈斯來的大漢扳手腕,最後將那個大漢的手一點點地扳倒在桌面上一樣,老人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年邁,顯得消瘦憔悴,唯獨那雙眼睛,它們像海水一樣藍,永遠顯得不服輸。

正因爲老人一直保持着一顆年輕、永不言敗的心,才艱難地打敗了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對手。老人永遠是大海的主人!永不言敗,堅韌不拔,不屈不撓……這些常人無法做到,一個看似平凡又不平凡的老人卻都做到了,一個如何面對困難與危險,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硬漢”老人的做法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老人與海讀後感3

我是一個小書迷,空閒時總是喜歡翻閱各種各樣的書籍。有一次,我看到了《老人與海》這篇小說,我就深深地被這位古巴老人的精神震撼了。

這篇由美國作家海明威寫的中篇小說主要講述一位生活在古巴的貧窮老人,靠捕魚爲生。他連着84次都沒有抓到魚,但是第85次他依然打起精神出海捕魚。終於他釣到了一條大魚,但是這條大魚掙扎着想逃脫,差點掀翻小船。老人忍着飢餓和傷痛制服了大魚。但在路途中,許多鯊魚不斷來偷偷啃食,老人就頑強地與那些鯊魚搏鬥。到了家中,他只是帶回了一條大魚的骨架。

這位老人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無畏的勇氣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讓我敬佩。他也明白自己不太可能把這條大魚帶回家中,但起碼他去努力了,不管結局如何,他也稱得上是位“英雄”。

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身上我彷彿也看到了這位老人的身影!霍金雖然身體殘疾,但是他比許多身體健全的人更加“強大”。有些正常人碰到一點挫折就自暴自棄,喪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氣,而霍金依然不折不撓,在身體不健全的情況下取得了令人囑目的成就。在霍金的身上,我彷彿看到了海明威筆下老人的影子,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勇敢面對,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論前方是光明是黑暗,他們都勇往直前。

讀了這本書後,我很受啓發。以前,我在生活和學習上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就向家人求助。今後,我要學會堅強,遇到困難要向老人一樣勇敢面對,堅持到底。我相信它能讓我做到那個最好的自己。

老人與海讀後感4

輕舟一片,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邊緣,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孤獨的身影置身於小輕舟中。這個平凡的老人,就是世界名著《老人與海》的主角。聖地亞哥老人給我的第一眼印象就是“他消瘦憔悴,在勃頸上有很深的皺紋。在腮幫上還有許多的黑斑。”但是,在我讀完《老人與海》之後,我不覺得他在是一個平凡的老人了。

聖地亞哥老人,以捕魚爲生,卻有一次84天沒有捕到任何一條魚,但是,飢腸轆轆的老人並沒有放棄。他憑着自己堅定的信念與高超的技術,在一無所獲的84天后,終於釣到了一隻巨大無比的馬林魚。老人的船拖着馬林魚,走了很遠很遠,漂泊了兩天兩夜,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奇妙經歷。他奮力一搏,刺死了馬林魚,拴在船上,卻不料遇到了一頭飢餓的鯊魚,鯊魚把馬林魚給吃了,留給老人的只有魚骨……

作者爲什麼要讓老人失敗,按書中老人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我想這就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其實在讀書的同時,我更是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幸福。一個人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並非到了最後成功的時刻纔是幸福。其實有些幸福就藏於追求之中。在老人身上我們發現了一種敢於追求夢想,敢於面對挫折的勇氣。這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老人與海讀後感5

他的雙手被繩索磨出了一條條深深的傷疤,那是老人在對付大魚時留下的。這些血淋淋的傷疤猶如鮮花般綻放,它們更像是老人榮耀的象徵。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下文中的老人,有時我寧願希望我從來都不曾遇見他,但又一次次被他的精神所折服。我和他一起出海,一起打魚,一起討論棒球賽。他還有一個幫手,是一個小男孩,他總是用欽佩的目光看着老人。奇怪的是,在以後的八十三天裏,我們從未打上過大魚,每次的出海從充滿希望變得近乎絕望。在第四十天時,男孩也離開了,這使我不免有些憂傷,以後的日子裏我會時常想起男孩,不免也有些孤獨了。我不知道這種失落的日子還要過多久,但老人總是深邃的眼光告訴我好運就快來了。於是每個清晨,我都站在海邊向海神祈禱,期待着大魚的出現,但現實總是差強人意。

這是與老人並肩作戰的第八十四天,依舊沒有任何收穫,我頹廢極了,呆坐在船上,任其隨波逐流。轉眼看看老人,沒有絲毫認輸之意,他消瘦而憔悴,脖頸上佈滿了深深的皺紋,眼裏是對明天釣上大魚的期待。上岸後,其他漁夫看着我們依舊空蕩的漁網,有人臉色沉悶,有人竊竊暗喜自己沒跟老人一起去,八十四天的一無所獲,成了漁夫閒聊時的笑談。

老人對這些並不在意,他相信他是有能力捕到一條大魚的,他收起了用麪粉袋的布片打滿了補丁的.船帆,習慣性的將它放回屋內。這時,男孩爲老人捕來了明天的魚餌,他想明天和老人一起去捕魚,但被老人回絕了。男孩已經在另一條船上得到了不錯的收穫,老人不願讓他失掉捕到大魚的機會,男孩回家了。夜幕降臨,老人點着油燈,隨意吃了點東西,躺在椅子上睡着了。月光照進來,撒到老人身上,他的影子宛如一條魚,一條大魚。

老人與海讀後感6

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正和一條千磅多重的大魚奮戰着。過去的兩個星期,老漁夫聖地亞哥遇到了一條極其強大的馬林魚,與它在海上戰鬥了五六個晝夜,才最後取得勝利。在老人把馬林魚運回村的途中,魚的血腥味引來了一羣牙齒鋒利且又兇猛的鯊魚。老人爲了保護這條馬林魚又跟這些鯊魚搏鬥了好幾天。最後,魚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骨架了,但聖地亞哥老人仍然不放棄,迎難而上,堅強不屈。他屢敗屢戰,憑着頑強的意志勝利返航,儘管拖回的只是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老人對生活的不懈追求深深打動了我。人生的路從來就不平坦,要達到自己的夢想,總是要經歷無數次失敗與挫折。我們要有一顆堅韌的心,可以笑對失敗,樂對挫折。

我也有夢想,我的夢想是考上心儀的學校。我也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挫折讓我暫時消沉,但我會努力向聖地亞哥老漁夫學習,享受邁向理想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享受努力的全過程。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旅程的終點並不是唯一目標,更值得注意的是沿途的風景和我們看風景時的心情!”

我願我的人生旅程,有堅強樂觀相伴,有寬容坦然相隨。我堅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努力,我就可以;我堅強,我能到達。

“一個人並不是天生就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卻打不敗他。”合上書,《老人與海》中的這句話依然在心裏迴盪。感謝這本書,給了我面對困難的無限勇氣。我的心彷彿也踏上了那艘掛着“超越極限”四個大字的漁船,隨着它一起駛向未知的大海……

老人與海讀後感7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84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當我讀到老漁夫與鯊魚進行激烈的搏鬥時,我真爲他擔心,可是,他總是保持着樂觀的精神去面對一些極大的困難,看到這裏,我不由得想起自己。每當我遇到了一些困難時,總是覺得很不順心,覺得很煩,很想逃避現實。再看看漁夫爺爺,不管遇到任何困難也毫不退縮,而是勇敢地去面對!

做人也應該這樣,不要一幅貪生怕死的樣子,要對自己有信心。即使我們遇到重重困難,也絕不應該讓它給打倒,應該勇敢地去消滅它。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應該漁夫爺爺一樣胸懷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標。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一定會變得像漁夫爺爺那樣勇敢,那樣勇於拼搏。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我將要記住:一個人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它,可就是打不敗他。

老人與海讀後感8

最近我讀完了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一部鉅著《老人與海》。

閉上眼睛,《老人與海》的故事彷彿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一切歷歷在目。

《老人與海》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老人——聖地亞哥,故事中還有一個非常關心這位老人的小男孩。老人連續84天出海,天天都捕不到任何魚,被別人認爲是失敗者,但老人卻不放棄,堅持不懈。第85天,老人終於在離岸很遠的地方釣到了一條比船大兩英尺的大馬林魚,大馬林魚把船拖了兩天一夜。老人也就和這條魚鬥了兩天一夜,終於把它叉中了,受傷的魚在海里留下了一道腥蹤,引來了無數的鯊魚爭搶魚肉,老人奮力與鯊魚搏鬥,只爲保住馬林魚,但結果卻不如人意,馬林魚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筋疲力盡得一頭栽倒在陸地上。此時,孩子來看老人,他認爲聖地亞哥沒有被打敗。

《老人與海》中有句名言:“人不是天生就要被打敗的,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打敗。”老人聖地亞哥雖然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但是他沒有輕言放棄,而是繼續去捕魚,靠的就是那種不被打敗的精神。

這篇小說讓我們懂得了人類在自然界中鬥爭時是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的,但失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信心,要有尊嚴,要拿出勇氣,堅持不懈,不停的努力,把自已的精神狀態發揮到極限。要知道,我們真正的能耐,就是精神的力量。

老人與海讀後感9

讀完《老人與海》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堅強不屈的人才能嚐到勝利的果實,半途而廢的人永遠都不能成功。

《老人與海》主要講述了:老人出海捕魚時,釣到了大馬哈林,雖然老人深知自己在力量,體能上都比不過年富力壯的魚,但他並沒有半途而廢,而是跟這頭150磅的魚比起了忍受疼痛的能力,當魚漸漸浮上水面時,老人便用魚叉終結了他的性命。在返航途中,老人遭到了鯊魚的襲擊。雖然鯊魚被擊敗了,但老人的繩子和魚叉都沒了。老人並沒泄氣而是把刀子綁在一隻船槳的柄上,讓自己擁有了武器。兩個小時後,老人又遭遇了一堆鯊魚,但老人最後靠着自己的堅持戰勝了它們

《老人與海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堅持不懈終將成功。老人跟魚比,在數量,力量,武器上都沒有任何優勢,反而充滿了劣勢,那他是怎樣戰勝鯊魚的呢,讓鯊魚敗在他手上的呢?他靠的是什麼呢?他靠着的是自己的堅持不懈。所以說我們也不能半途而非。

故事中的老人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毫不氣餒,但現實中的我卻是呢麼的半途而廢,小時候我想學架子鼓,爸爸支持我,但是我自己沒有堅持下去,半途而廢了。讀完老人與海之後,我才明白人不能半途而非,現在,我一定要重拾打架子鼓這個興趣,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老人與海讀後感10

“一位平凡的漁民老人,一位真正的硬漢,以及他對命運不屈服勇敢抗爭的故事。或許,這不僅僅是個勇敢硬漢的故事,他帶給我們的,更不止這些!”

這位老人是一個普通的漁民,他似乎有點兒喪氣,都八十多天沒收穫了,就連和他一起的小男孩,也因其父母嫌棄他喪氣,離開了他。

老人在第八十五天時終於釣到了魚,且還是一條不小,且價值不菲的魚。在老人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一個不速之客,猛得打斷了老人的致富之夢。它尋大魚之血而來,當然,肯定是來和老人搶肉的。老人哪肯讓步,勇敢地抄起魚叉與之對抗,一番周折,總算解決燃眉之急。可命運偏和他過不去,這眉毛火剛滅,又迎頭在他頭頂,潑上一桶汽油——他的魚,被一羣聞血而來的鯊魚,瓜分至渣,儘管,老人已經勇敢地拼盡了全力抵抗……

次日,人們望着老人船邊那巨大的魚殘骸,不由發出讚歎,離開的小男孩,也回到了老人身邊。老人卻因太累,睡去了,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歲月久遠,但海明威刻畫的一個又一個硬漢形象,依然在激勵着我們。書中老人抄起武器,全力以赴,對抗命運的硬漢形象,也是刻在讀者心間。面對鯊魚的血盆大口,老人依舊不依不饒,遇到命運對他開的玩笑,他依然勇敢的向前。

我們已逐步褪去幼稚,步入了機遇重重的青春,但是,我們遇到命運給我們的重重難關時,能否像這位老人,擁有這般勇氣?不管命運如何刁難,玩弄你,始終保持一顆勇敢的心,堅持下去。儘管結果可能不盡如人意,但這個過程,一定會爲你的人生,留下永恆的價值!

老人與海讀後感11

我讀完《老人與海》這本書的最後一頁時,腦裏還浮現出老人在洶涌的海浪上航行的情景,不禁讓我感慨萬分,同時很佩服他的勇敢和毅力。這部小說表現了一種奮鬥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何成爲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老人與海》主要講了一位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翁的一次特別的打魚過程。他在八十四天裏沒打到魚之後的第二天裏,十分幸運地捕到了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那大馬林魚是他一生裏打的最大的一條魚。大馬林魚和老人僵持了兩天兩夜,老人於頑強的意志和它鬥到底,最後把大馬林魚扎死,掛在船頭。可在歸途的過程中引來了一大羣的鯊魚,於是老人和置魚展開了雄殊死持搏鬥,雖然後老人的性命保住了,但鯊魚吃光了大馬林魚,老人拖回去的只有一副光禿禿的骨架,他回到家躺在牀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我感受最深的是老人和大馬林魚僵持、和鯊魚抗爭的時候。我佩服老人的毅力和勇敢,佩服老人捕捉大馬林魚而戰勝了困難,也佩服老人敢於和鯊魚作鬥爭而佩服他那一份勇氣。

讀完《老人與海》,我知道了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敗是平常的,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擁有一顆堅強的心,不屈服於失敗。

老人與海讀後感12

每到星期日,讀書是我最喜愛的事。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書的主人公有着鋼鐵般的意志,這本世界名著叫《老人與海》,我對這本書百讀不厭,愛不釋手。

有一次,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買書,我一直想買一本《老人與海》,這次終於可以實現我的願望了。買了書,我很興奮,一回到家,就趕緊拿起這本書,準備大飽眼福了。

這是一本冒險小說。翻開書,纔讀了幾行,就對文中的老人產生了敬意。

小說的主人公桑提阿果,是一位普普通通但具有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硬骨頭精神的老人。他常年獨自在海上打魚,有一次他釣到了一條大魚,但是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成羣的鯊魚,老人使出渾身的力氣和鯊魚搏鬥,最終打敗了鯊魚,安全地回到了岸上。

我很喜歡《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說的一句話:“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是的,事實的確如此,一個人如果具有不屈不撓、不怕困難的鋼鐵精神,他會在生活中的磨難裏做出不屈不撓的鬥爭,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戰勝挫折,成爲一個英雄。

我想象中的桑提阿果爺爺是這樣子的:身穿着補丁的衣服和褲子,背上掛着一個漁網,手上拿着一把漁叉,可有趣呢!他不僅有着大無畏冒險精神,而且是一位非常勤勞的勞動者,我真的很欣賞他。

老人與海讀後感13

今天,我無意中從書櫃裏抽出一本書打算隨意看看打發時間,當我看到《老人與海》時,我就被吸引住了,慢慢翻開,又慢慢地看了起來。

看完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感受。這是一個非常激勵人的故事,裏面主人公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他一連七天沒有捕到魚,但他並沒有放棄,還是堅持去打魚,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老人最終抓到了大魚。

書裏有對老人精彩的心理描寫:我不着急,再等等吧。但如果它始終在水下面,我也會和它奉陪到底……這說明老人有耐心,有毅力,能堅持,不半途而廢,不氣餒。正是因爲這幾點因素,才使老人獲得最終的成功。

看完這本書,我想到了那些綠化國的植樹者,他們也有着書里老人的精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種樹必然有些單調和勞累,可他們還是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了下來。正是因爲有了他們,我們祖國才更加美麗。

不止這些人,跟他們一樣的還有閱兵儀式上那些隊列整齊的軍人們,雖然只在閱兵儀式上表演幾分鐘,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爲了幾分鐘的成功,他們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啊。

我身邊也有着堅持不懈的精神的同學。每週發表作文都少不了他,一年多了,每天只發三篇,而他已經發了五十多篇了,才發了十幾篇的我非常敬佩他。我一週都不一定發一次,可他卻一週能發一篇以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啓發,老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

老人與海讀後感14

一葉扁舟,茫茫大海。老人划着槳,撒着網。看似老人不停地在爲生活奔波,倒不如認爲老人在品位生活的同時,在追求生命的真諦。

老人是孤獨的。粗糙的雙手挽着纜繩,遠處的藍天和大海已經連成了一片,只有偶爾有一兩隻海燕從頭頂飛過,但老人沒有感到一絲恐懼,他早已把自己看成了大海的一部分了,漂浮在大海上就等於投入母親的懷抱。

老人是無奈的。出去連續數月,卻一無所獲,連唯一的徒弟也跟着別人出海去了。老人是無奈的,但沒有嘆息,他仍然收拾自己的行裝,繼續向深海中劃去……鯨魚一口口地在吞噬他的勞動成果,老人奮力地在與鯨魚抗爭,可勞動成果仍在一點點地消失。他感到無奈,可他沒有停止與生活的抗爭。

老人是堅強的。每次出海,老人都空手而歸。但老人沒有退縮,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只是運道差了一點罷了。老人沒有爲此消耗時間和精力。第二天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出海。老人用一根魚叉與虎鯨抗爭,虎鯨的鮮血染紅了海水,又激來了更多的虎鯨飛蹤而至,但老人沒有氣餒,他用盡自己最後的一絲力氣,卻仍然只得到了一付白骨。但老人沒有被擊垮。他相信:人生下來不是被擊垮的。老人睡着了,他的徒弟在一旁咽咽啜泣。但老人安心的面容上卻掛着一絲微笑。也許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老人已經划着船沐浴在海天一色的晨靄中了。

人生下來不是被擊垮的,老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品味生活。

老人與海讀後感15

海是調皮的頑童,它有時平波如鏡,有事掀起狂潮巨浪,與正真的勇士試比高下。人的精神是無形的,它可以深藏在人們內心裏一動不動,也可以一觸即發,用它難以形容的威力與惡勢力作鬥爭。

一位以打漁爲生的老人,一望無際的大海,就算是正值壯年的男子漢在大海面前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更何況是一位老人?然而這位老人卻戰勝了這片汪洋,又有誰能像那位老人一樣與幾十條鯊魚作戰,是什麼力量促使老人去戰鬥呢?是精神,是頑強不屈的精神。

可以消滅一個人,就是打不垮他,這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老人回到岸上,他什麼也沒有得到,就連漁網魚叉也沒有了,他輸了嗎?沒有,他是最後的勝利者,他的精神戰勝了一切,因爲精神是世上唯一無法戰勝的。即使一無所獲仍舊堅持不懈地爲自己的目標而奮鬥,不正是《老人與海》給我們的啓示嗎?

一個人一旦擁有了這種精神,他就是這個世上最勇敢的人,不可戰勝的人。是的,的確可以戰勝一個人,但就是大不挎它,或許那些所謂的“勝利者”會贏得某些人的掌聲,但在人們內心深處有種聲音在說:“你們的勝利是最可悲的!”爲什麼我們的英雄在戰場上可以無所畏懼,爲什麼我們的勇士在刑場上可以昂首挺胸呢?因爲人類不可泯滅的精神,是無法戰勝的正義。

我們應該歌頌那些古今中外擁有這種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