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制度>

最新幼兒園管理制度(精選6篇)

學識都 人氣:1.22W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一般制度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最新幼兒園管理制度(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幼兒園管理制度(精選6篇)

幼兒園管理制度1

1、幼兒園食堂要依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到市衛生防疫站申領《食品衛生許可證》,並定期年審。

2、食堂要制定衛生、管理制度,有相應的防蠅、防鼠、防塵、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保證學生的膳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3、食堂從業人員應每年一次到當地衛生防疫部門進行健康體檢,領取合格的《健康證》後方可上崗工作,發現患傳染病人員應立即換崗。平時應保持個人衛生,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銷售直接入口食品時,必須使用售貨工具。

4、食堂工作間要與餐廳隔開,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以防萬一。

5、嚴格進貨渠道,建立進貨登記制度,並設置檔案。採購人員不得采購來路不明的食品,製售各類食品要保證衛生質量。

6、食堂供應學生的膳食應注重營養搭配,保持新鮮,嚴禁向學生供應有毒、有害、腐爛、變質、過期食品;新鮮的瓜果蔬菜要認真清洗;嚴防食物中毒或農藥中毒。

7、保持食堂內外的環境衛生,每天對餐具用具進行清洗消毒,生熟案板刀具要分開存放。

8、存放食品的倉庫應當乾燥、通風,採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貯存食品的容器必須安全、無害,防止食品污染。

9、廚房工作人員要認真做好防盜、防火、防毒、用電用氣安全,不準私拉亂接電源,防止發生事故。電器、製冷設備應由專人管理。

10、認真接受衛生、防疫、質監、市局工作人員對食堂的檢查,凡有不合要求之處立即整改、追究相關違規人員責任。

幼兒園管理制度2

一、各項活動均要以幼兒爲中心,工作人員要注意兒童各項活動,戶外活動時不準扎堆聊天,上班時間教師要精神集中,不能擅離幼兒,不準做私事,不能串班。幼兒玩大型玩具時,老師必須在旁照看組織,並教給幼兒正確的玩法,確有急事需離開崗位,應找人替班,替班老師應切實負起責任。

二、幼兒入園要檢查衣袋內有無危險物品。睡覺前要提醒幼兒不要把小東西帶到牀上,預防發生意外事故,定期和隨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使他們懂得怎樣做是正確的、安全的,怎樣做是不安全的、危險的,以及造成危險的後果。

三、藥品、針、刀等物品要放在一定地方,不讓幼兒隨便拿到,劇毒藥品要專人保管,專櫃要上鎖,不準放在班上。

四、戶外活動前要檢查鞋帶,注意清點人數,對新入園的幼兒要多照顧,防止跑回家或丟失等問題發生。

五、園領導、醫務人員應定期檢查房屋場地、大型體育器材、玩具、傢俱、用具、電門、電線、插銷等設備,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每學期不少於2次)。杜絕觸電、砸傷、摔傷、燙(燒)傷等事故發生。

六、幼兒入園時要求家長親自把幼兒交給老師,離園時,要有相對固定的家長接孩子,委託別人來接時,家長應事先通知老師,被委託人接孩子,教師要仔細詢問一些情況,確保幼兒安全離園。

七、炊事員注意食物管理和加工,防止食物中混入異物,禁止採購、製作腐爛變質食物,不讓幼兒吃隔夜飯菜,要做好食品留樣檢查工作。做好每餐前的消毒工作,預防傳染病及食物中毒發生。

幼兒園管理制度3

一、新生入園須到指定醫療機構對幼兒進行全面體格檢查。經體檢、化驗等項目檢查,確無傳染性疾病,且最近兩個月內無傳染病接觸史者方可入園。同時要了解幼兒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預防接種等。對離園超過三個月幼兒,返園時須重新體檢。

二、家長配合保健醫建立完善的幼兒健康檔案,按要求及時反饋幼兒健康、體檢、預防接種等資料。領取借閱健康檔案資料,查看完備後及時歸還。

三、積極配合每天入園晨檢,發現疑似傳染病情況,家長有義務配合帶孩子去醫院診斷或隔離觀察,並及時向老師反饋病情。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防治,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四、在園1~3歲兒童每年健康檢查2次,每次間隔6個月;3歲以上兒童每年健康檢查1次。所有兒童每年進行1次血紅蛋白或血常規檢測。1~3歲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兒童,每年檢查1次聽力;4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查1次視力。

五、幼兒缺勤須提前向班級老師請假,病假說明病因。請假超過三天(包括三天,節假日不算)返園須到保健室開具"三天返園健康證明"後方可進班。

六、如幼兒患傳染性疾病,須按規定離園隔離治療21天,痊癒後須持相關醫院的"痊癒證明"方可返園。

七、爲保證幼兒在園安全,不能攜帶零食和影響幼兒安全的異物入園。

八、一日活動中教師或保育員發現感冒或發燒嚴重的幼兒,通知家長後,家長有義務配合接回幼兒隔離觀察或去醫院診斷治療。

九、有在園內過生日需求的幼兒,爲保證幼兒飲食安全,請家長所帶蛋糕及食品須在知名大品牌店購買,並提供當日購買憑證,並在食堂留樣48小時。

幼兒園管理制度4

一、學校嚴格按照設計功能,確定校舍(含校舍附屬設施,下同)的用途、荷載和使用年限。任何人不得隨意改變校舍的使用功能。學校不得將校舍出借、出租給外單位或個人使用。

二、新建校舍要確保施工質量。竣工後的校舍須驗收合格纔可使用。

三、學校校舍未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不得隨意拆建、改建,不得違章搭建建築(構築)物。確需改建的校舍,須報經教育主管部門同意,由設計單位提出施工圖紙,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施工。

四、重視校舍安全。對建設年代久遠、結構質量低、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差,地處山坡邊、水岸邊,抗震設防地區的混合結構、石結構的校舍,要經常檢查結構安全。校舍的走道、樓梯和主要出入口不得堆放雜物,不得堵塞緊急疏散通道,不得在疏散通道加門、上鎖。

五、建立校舍安全預警體系,制定防險救災應急預案,切實做好防洪、防風、防爆、防雷、防毒等安全防範工作。

六、建立自然災害安全教育預防制度。學校要教育師生自覺提高安全意識,維護校舍。發生災害性天氣時,要加強值班巡查,發現校舍損壞和險情時,要做力所能及的'維護、加固。

七、建立校舍安全檢查制度。對校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並由具有資質的房屋安全鑑定部門做出鑑定。被鑑定爲危險房屋的,應及時發出危險校舍通知書。屬D級危房的要立即封閉停用,並限期拆除,及時改造。屬B、C級危房的,要及時加固、維修或改建。

八、經常檢查和維護學校的排水系統、供電線路及消防器材等設施。各類建築物的豎向排水、屋面和地面排水應保持通暢,發現破損,要及時修補。對老化的供電線路,必須及時更換。要保證校園內消防器材的可靠使用。

幼兒園管理制度5

.室外環境衛生管理要求:

1.室外環境做到整潔、美觀、所有牆面按園統一規劃佈置不隨意更改,教育幼兒不在牆上亂塗亂畫。

2.不隨意亂扔垃圾果殼等雜物、不隨地吐痰、保持操場、花壇、走廊等場所的整潔。

3.場地做到雨天無積水、陰井、下水道等有定期滅蟲消毒措施。

4.綠化有專人負責管理,做到綠地無雜草、花壇無雜物、定期修剪、教育幼兒不隨意攀摘花草樹木、加強愛護綠化教育。

5.操場內或過道上不隨意停放自行車和堆放建築垃圾等雜物,保證幼兒活動的安全和道路的暢通。

二.室內環境衛生管理要求:

1.由教師、保育員負責教室房舍設備,環境的清潔衛生工作,做到牆面完好無損、佈置美觀、教育幼兒不摳牆,不弄髒牆面。

2.不隨意在牆上拉線、釘勾子、釘閣板等物、確保室內整潔。

3.建立健全環境清掃制度與四定製度。每月一大掃、每週一小掃、分室分片包工、定人、定點、定時、定期檢查

4.保育員要管理好室內的設備和自己的工作用具,如抹布、拖把、掃帚等物,要按固定地點安放、不隨意亂放。

5.每天擦洗便池和廁坑、保持廁所清潔無尿垢、無臭味、定期打掃走廊和擦玻璃窗,保持園內玻璃窗明亮、走廊清潔。

6.保持各活動室無積灰、無垃圾,並做好滅蠅、滅鼠、滅蟑螂工作。

7.園內做到無死角、庫內存放物不宜過多,應離地、離牆、防蟲害和黴變。物品要按類堆放、排列整齊。保健老師負責全面環境衛生檢察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與有關部門聯繫並妥善處理。

幼兒園管理制度6

一、晨午檢時間:各班教師在每天上午8:30與下午2:50之前完成幼兒的晨午檢,同時填寫《晨午檢登記表》和《幼兒缺勤排查登記表》。

二、負責晨午檢人員應是幼兒園的各班負責人。

三、晨午檢的地點:幼兒園園(大)門口。幼兒園各班教室門口

四、晨午檢查內容:

1、一問:問幼兒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

2、二看:一般情況下,觀察幼兒精神狀態、面色等,傳染病的早期表現,咽部、皮膚有無皮疹。

3、三摸:摸幼兒有無發熱現象,可疑者測量體溫。

4、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的物品,發現問題迅速處理。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做好記錄。

五、根據詢問和查看的情況,若有身體發熱的幼兒,經體溫測試確定後,特別是出現發燒、頭疼、咳嗽、手上出現皰疹等,以及不能確定的症狀,通知家長,勸其馬上到醫院診治,並在家中治療。

六、經檢查身體無異常的幼兒進入幼兒園後,各班帶班教師應立即對幼兒進行第二次檢查,再次向幼兒詢問晨午檢內容,並做細緻的查看,晨午檢詢問、檢查內容同上。如再有身體發熱的幼兒,應帶患兒到觀察室進行診斷,經體溫計測試正常,方可繼續上課;如幼兒體溫不正常,應主動聯繫家長,勸其送醫院診治。第二次檢查應在幼兒入班後半小時後進行。

七、負責老師和教師要經常指導和檢查幼兒的幼兒的洗手方法。

八、對有病患兒的班級、患兒摸過的玩具等要徹底消毒,開窗通風。

九、對第一、二次晨午檢確診發熱勸其離園的幼兒,要做好記錄,與患兒家長保持聯繫,電話追蹤醫院診斷結果。患兒康復返園時,須攜正規醫院證明,經衛生保健老師同意後,方可入園進班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