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到孩子的學習興趣方法

學識都 人氣:1.97W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被看做是一種必要的本領。真正的學習不僅是獨立思考的過程,也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過程。但是,大部分中國孩子從進入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在學校有老師教,在家有父母教,成績差了又有家教教。如此被動地學習了十幾年,擁有自學能力的孩子能有多少呢?

應到孩子的學習興趣方法

親子放大鏡

鬧鬧是個很聽話的孩子,每天回到家,總是先把當天的作業做完了才看電視或出去玩。做作業的時候也很認真,從來不敷衍了事。可儘管這樣,鬧鬧的成績還是上不去。爸爸問鬧鬧成績上不去的原因,鬧鬧低着頭想了半天,最後撅着嘴説,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爸爸只好去學校找鬧鬧的老師。老師認為,鬧鬧的成績沒有提高,主要是他的學習方法出現了一些問題。老師説:“鬧鬧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會自學,好像他也不喜歡自學。有時我們佈置了預習的任務,但上課提問時會發現,鬧鬧根本就沒有預習過,他所學的知識全部要依靠老師來灌輸。這樣,他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很顯然就要比那些做過預習的、有過自學經歷的孩子差一點。時間長了,自然造成了成績上的差距。”

這天回到家,爸爸給鬧鬧講了一個故事:“鬧鬧,你知道達爾文是怎樣成為科學家的嗎?”鬧鬧搖搖頭,爸爸説:“達爾文可是自學成才呢。他的爸爸是個醫生,希望他繼承祖業,所以16歲就把他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可達爾文並不喜歡學醫。兩年後,達爾文的父親又送他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但達爾文仍然不喜歡。但在劍橋期間,他結識了當時著名的植物學家亨斯洛和著名地質學家席基威克。在二人的循循善誘下,達爾文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科學。1831年劍橋大學畢業後,達爾文自費參加了一次環繞世界的科學考察航行。正如達爾文自己所説:‘貝爾格艦的航行,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它決定了我此後全部事業的道路。’他們先在南美洲東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鄰的島嶼上考察,然後跨越太平洋至大洋洲,繼而越過印度洋到達南非,再繞過好望角經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後於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國。航行結束後,達爾文結合考察筆記和研究心得,於1837年7月開始寫作《第一本筆記》,其內容就是後來《物種起源》一書的原始材料,1859年,《物種起源》出版,轟動全世界。兒子,你知道達爾文的成功靠的是什麼嗎?”鬧鬧説:“是興趣吧。”爸爸笑着説:“沒錯,兒子,你的興趣是什麼?”鬧鬧:“我不知道……”爸爸摸着鬧鬧的`頭説:“沒關係,慢慢來,總能找到的。”

過了些天,爸爸為鬧鬧的卧室增添了一些新“傢俱”。這些新“傢俱”其實就是一些直觀的教學用具,比如世界地圖、動物畫冊、《趣味百科全書》以及一些簡單的天文學儀器如望遠鏡等。這些直觀教具激發了鬧鬧學習的興趣,他每天做完作業後不再急於開電視看動畫片了,而是先鑽進自己的卧室用望遠鏡觀察一下星空,再看一會兒書,有了不懂的問題就記下來請教爸爸或者老師。通過看書,他學到了許多新鮮的知識,也結交了更多的朋友,變得更加自信了。

慢慢地,鬧鬧開始自覺地把自學精神運用到學習上,養成了每天提前預習和課後温習的好習慣,實在遇到搞不明白的地方才去請教父母和老師。這樣堅持了三個月後,鬧鬧的成績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

本領養成4招

自學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而我們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不具備自學意識,懶於自學,再加上父母也習慣於什麼都教給孩子,孩子一有什麼難題,父母教不了的就請家教教,完全不懂得激勵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導致孩子一直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惰性越來越頑固,越來越依賴父母和老師,這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應該從培養孩子的興趣入手。

在家裏備一些直觀教具

在牆上掛一些地圖、壓力錶、温度計,或買一些天文儀器、化學試驗材料、動物畫冊等,這些直觀教具一般都會引起孩子對科學領域的興趣;如果孩子依然提不起興趣,還可以帶孩子去一些場所,比如去科技館、動物園,或去聽音樂會、看話劇、看畫展什麼的,直到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

指導孩子使用工具書或常去圖書館和書店

字典和詞典等工具書,能幫助孩子掃除閲讀障礙,提高閲讀能力。孩子學會查字典和詞典的方法,並能獨立運用,就等於掌握了一種自學的方法,有利於他們提高學習成績,開闊知識視野,使他們變得更加聰明。孩子有了自己的工具書,還要督促他將其置於固定的地方,用完後就放回原處。這些看似細小的習慣,對於有效地利用工具書來説是不可缺少的。此外,圖書館和書店也是父母應當引導孩子利用的資源,週末帶孩子一起去圖書館或者書店,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增長知識,還可以增進感情。

培養孩子課前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教師教學之前,讓孩子自己先試着閲讀課本,發現問題,然後自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孩子就能從中得到鼓舞,增強信心。如果自學中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上課時就會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解,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鼓勵孩子做相關的課外閲讀

讓孩子廣泛閲讀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課外書,既有利於孩子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又有利於孩子把課內和課外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比如在學習《松鼠》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閲讀關於動物方面的圖書。同時,還要引導孩子養成邊讀書邊做筆記的習慣,鼓勵孩子把飽含哲理的句子和以後可能會用到的知識記錄下來。遇到疑問,也要隨時記下來,集中查閲資料。

TAGS:學習 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