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踢球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2.9W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小編整理的小學踢球教學反思,歡迎大家查閲。

小學踢球教學反思

小學踢球教學反思1

《體育與健康》三年級教材小足球運球、腳內側傳接球的教學課。當準備活動結束後,教師開始講解運球的動作要領。第一,支撐腳在球的一側,距球約一拳遠,腳尖指向出球方向,膝微曲,支撐腳與球平行;第二,觸球腳腳尖豎起與支撐腳腳尖成丁字形;第三,大腿帶動小腿,向球方向擺動;第四,接觸球的後中部,用輕力將球推出;……老師足足用了10分鐘講解和示範運球的動作要領,學生一開始在專注地聽講並認真觀看,可當老師示範第二次時,注意力明顯開始渙散,再加上烈日的炙烤,已經無法專注於老師的講解和示範。因此,學生課堂練習中,出現了許多錯誤,老師則來回奔波,糾正錯誤,不得不重複講解運球的動作要領。直到下課,學生對運球技術還是一知半解。

反思:這個案例向我們呈現了當下小學體育課堂常見的教學情境,這樣的體育課堂雖然滲透了體育新課程理念,但卻誤入了高消耗低效能的誤區。老師擔心學生不知道,就滔滔不絕地講解動作要領,全然不顧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體育課成了老師的一言堂。滿堂灌結束後,不顧學生是否理解與接受,組織學生進行練習,這練習仍是茫然的練習。這樣的課堂,老師的主導占強勢,學生的主體變成弱勢。這個案例,對於教師來説,因沒有準確把握自己的角色,沒有準確處理生成,沒有準確理解合作學習,而使課堂教學低效甚至失敗;對於學生來説,或因教師漫長的講解而無心繼續學習,或因疲於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而缺少練習與運動的時間,或因隨心所欲而失去了習得必須的運動技能的機會,體育課上的'技術掌握不了,學生體驗不到成功和運動帶來的快樂,那麼,在課後學生也不會去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學生的童年也不再精彩。因此,我們的體育課堂也要回歸樸實、真實、務實的課堂,讓學生自身去演繹精彩的童年。

小學踢球教學反思2

整個教學過程緊緊圍繞小足球的“遊戲”練習來進行,教師只作簡單的講解説明及示範,通過學生分組進行練習,留出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體現了新課標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分組成圈運球練習。通過簡單的練習,使學生對足球的基本動作要求得到理解,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激發,從而為以後的足球教學打下基礎。過障礙盤球接力。

這是一個遊戲練習,學生對這個遊戲的設計反映比較好:一方面着重體現了學生的團隊精神,互相協作、互相幫助,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在學生足球技能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速度快,又要有着一定的基礎技能,才能達到終點,取得勝利。對抗比賽練習。這也是學生最喜愛的一個運動練習,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爭強好勝,有着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通過男女生分組對抗比賽,使學生將的團隊合作精神得到發展,也使學生在強度比較大的運動比賽中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鍛鍊,培養了學生的運動的興趣和愛好,逐步養成堅持鍛鍊的習慣。課後作業的佈置。要求學生通過課餘時間,幾人分組進行以上幾個練習和自創遊戲,鞏固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和拓展學生的思維,通過課後反饋,學生大多數都能堅持練習,而且也開發了幾個小遊戲,效果良好。

學生練習時的積極性還不夠,還不夠主動地進行練習。教師在教學中的講解應該更考慮到學生的現實情況,應更詳細地分析,評講。應比較及時客觀地對錶現好的學生表揚、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在這一點上以後應該更加地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