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足球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學識都 人氣:1.2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足球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足球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小學足球的教學反思1

1、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於我在課前與學生一起上網欣賞過了馬拉多納和貝克漢姆等足球明星的風采,故當教師出示馬拉多納和貝克漢姆的模擬人像時,學生異常驚喜,他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當教師問他們靠什麼成為足球明星時,學生思維活躍,爭先搶答。當教師問學生是否願意成為足球明星時,學生情緒高漲,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讓學生自由組合,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他們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根據哨聲組隊,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與他人合作,形式多樣,組合隨意,學生樂意,真正體現學生主體原則。小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打開,各種玩法應運而生,有的甚至於超出了教師的想象。播放歌曲《大家一起來》,使場上氣氛活躍,有如身臨賽場。

教師在設計教案時,為了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請學生上來展示,結果,被點名的學生上來沒有按照教師的意願進行。為了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隨機應變,按學生的意願進行教學。

3、不斷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有成就感。

教學組織形式採用分組,並讓學生髮揮想象,用各種形式進行扣籃練習,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該內容是本課的重點部分,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射門,學生激動、興奮,所以更需要教師巡迴指導,並參與其中,運用激勵性語言,不斷鼓勵學生,創設展示機會,使學生有成就感。根據學生差異,讓學生自行選擇高度,體現以生為本。

4、比賽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深受學生的喜愛,通過比賽使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情緒高漲。由於這個“龍在行動”的遊戲平時經常練習,所以學生很熟練地完成。這類團體比賽,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仔細觀察比賽過程,及時評判與總結。

5、體育新課標指出:“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

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對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精神具有深遠的影響。在進行“拼字母”遊戲時,教師並沒有教學生如何合作,而是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生與生互動,在探究中學會合作,學會相互配合。整個教學過程是在優美輕鬆的音樂中進行的,放鬆了學生的心情。

小學足球的教學反思2

關於本節課的結構,我按照常規體育與健康課的基本框架結構,將這節課分為準備部分、中心部分和結束部分三部分的`內容。

本節課的準備部分我安排為激情導入:首先介紹98年世界盃法國隊正式憑藉齊達內的兩粒頭球戰勝巴西,通過教師語言的激情引導,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了解足球是一種文化,本節課就是來帶領大家去感受這種文化。首先帶領學生模仿球迷的慶祝動作,感受球迷文化。通過準備部分學生身體已微微出汗,內臟植物性神經系統興奮性提高,身體各關節肌肉韌帶的活動度擴大,這就為下一階段學生做好基本部分的內容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可以有效地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基本部分的內容我安排了兩個個遊戲項目。

第一個叫“激情撞胸”,模仿球員進球后的相互撞胸的慶祝動作。第二個遊戲是看誰用前額頂住球看誰頂的時間長,讓學生相互觀察對方頂球部位是否正確。並在遊戲結束的時候引出問題:大家想一下,我們撞胸的動作加上一個向前擺動上體,然後用前額頂擊球,這就成了足球的什麼動作。個人覺得這節課的準備活動和導入是這節課的第一個亮點。然後由簡到難進行了一系列的頭頂球練習,中間有個人之間的比賽,有兩個人的合作。

小學足球的教學反思3

本課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初步熟悉小足球的球性,學習“腳內側推、送”的運傳球手法,掌握腳內側運傳球的基本技術,在反覆的理想中體驗足球運動的樂趣。

給小足球畫上各種卡同畫,使其成為招人喜愛的“寵物”,通過帶“寵物”的玩耍,自然展開熟悉球性、腳內側運傳球、合作練習等教學環節,達成學習目標。進而使學生在技術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對足球運動的間接興趣。考慮到低年級學生時的心理活動規律,在教學中不斷設計興奮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中,力求突出運傳球技術重點:“推、送”,幫助學生建立腳內側運傳球的技術概念,知道並能判斷正確與錯誤的技術動作。

通過遊戲“抓小偷”,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及身體靈活性,根據學生(水平三)的能力狀況,設計個人和集體兩種遊戲方法。設置學生帶“寵物”活動的情景,使各教學環節隨之自然展開,為學習目標服務,讓孩子們產生喜愛情緒,激發學習熱情。

掌握操作性知識,“需要在適量觀察和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反覆操練、疊加練習”,為了遵循這一規律,有效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本節課中,通過高達每人30餘次的運傳球練習,不斷鞏固腳內側運傳球的正確技術動作。

小學足球的教學反思4

《我叫足球》這篇課文講述了足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概況。

可能是自己不喜歡運動的緣故吧!第一次讀這篇課文,一點感覺都沒有,自己都找不到這篇課文的切入點,不知道哪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上這篇課文真的是一點兒信心都沒有。我覺得帶着這樣的心去上課,肯定是走於形式。後來我想,我對足球沒感覺,不等於孩子沒有啊!何不放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來教我呢?於是,我佈置學生自學課文,扮演足球來進行自我介紹。學生倒是很積極,他們回家後都觀看了足球賽,還主動找體育老師瞭解足球比賽的規則,讓體育老師教他們踢足球。還有些學生來問我足球的年紀到底有多大了,為什麼只有在皇帝過生日的時候才踢足球……我也幫忙查資料,熱心地回答着他們的問題。課前孩子們主動地瞭解了他們想知道的感興趣的一些知識,課上,我沒有教,而是互相交流。

我沒想到,這篇課文是這樣輕鬆愉快地學完的。走出教室,我真想説:“放手真好!”

小學足球的教學反思5

《我叫足球》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足球運動的起源發展情況。課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了足球的形狀及起源之久。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紹了足球運動起源於中國。第三自然段主要講了踢足球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運動。

對於足球,可以説孩子們都知道但由於年紀小並不瞭解。所以在一開始我就找了一段關於足球的小動畫讓學生觀看,以此引起學生對於足球的興趣,從而有利於本課的教學。不僅如此,我在整節課中還穿插了對古代足球蹴鞠的介紹,並且讓學生觀看了現代足球的幾張不同照片,特別是在介紹北京奧運會足球比賽專用球長城之星時,同學們的眼睛都亮了。通過這些輔助手段,我首先調動了學生對於足球的興趣,使得課文的學習簡單了不少。

在教學學生朗讀時,由於這篇文章是以第一人稱寫作的,所以在指導朗讀時可以讓學生以自我介紹的口氣來朗讀這篇課文。尤其是這篇課文雖然內容簡單,但充滿童趣,比較利於朗讀。而且在朗讀過程中可以啟發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人們都喜愛的足球,這樣即可以加深朗讀情感,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於這篇課文的理解。比如説為了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足球是現代最流行的運動,可讓學生聯繫生活來加深感受。説一説現在看球和在古時候看球有什麼不同,通過比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雖然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的重點在朗讀上,但主要問題也是出在朗讀上。反映出來就是孩子們的朗讀略帶拘謹,輕聲處理不好。可能是這節課有老師來聽課的原因,孩子們一直沒放開,讀書的時候總感覺有所顧及,放不開。特別是第一段的最後一句年紀可有一大把嘍。其中的嘍是個輕聲字,學生一直讀作二聲。雖然糾正了好幾次,但還是能聽出有個別同學在這個字的讀音上存在問題。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在輕聲的朗讀上有所側重,讓學生把輕聲讀好。

總的説來,在教學《我叫足球》這篇課文時我的側重點一直在朗讀上,但最後問題也出在朗讀上。所以這就提醒我,朗讀教學上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爭取讓孩子們在朗讀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