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古詩英譯中文化信息的遺漏現象

學識都 人氣:2.1W

論文關鍵詞:古詩 英譯 文化信息 遺漏

淺析古詩英譯中文化信息的遺漏現象

論文摘要:由於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極大差異,這就註定了英譯古詩時必然會出現文化信息的遺漏,這也就需要譯者在認真讀懂原稿的基礎上懂得變通,抓住文化內涵的核心,由詩詞的表層結構深入到其深層結構,盡力展現其“意”的傳神和生動.本文通過實例分析了在翻譯唐詩宋詞過程中文化信息的遺漏現象,同時還給出了一些處理的方法,力求在古詩詞的英譯過程中在更高的層面上實現文化的溝通.

引言

翻譯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譯者要傳遞的不僅是出發語的語義信息,還要傳遞其所附着的文化和語用信息。但是以出發語作為母語的詩人在創作時其意向讀者,通常不包括外國讀者,尤其不包括非本族語的讀者。因此在本族語交際雙方認為是不言而喻的文化背景知識,對於其他文化的讀者來説卻常常不知所云。詩歌是語言最凝練、最精粹、內涵最豐富的一種文學形式,它積鍵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但是由於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極大差別這就往定了英譯詩歌時必然會文化信息的遺漏。文化信息遺漏,是指翻譯中由於文化因素所引起的某種文化中的.文化形象,文化湧義等的損失。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譯發生的本源,翻譯是文化交流的產物,翻譯活動離不開文化。翻譯的目的是實現文化之間的交流。因而,在文化進行相互滲透,相互吸收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文化信息遺漏的現象。本文將就唐詩宋詞英譯中出現的這類現象通過實例進行探討,同時還給出了一些處理的方法,力求在古詩詞的英譯過程中在更高的層面上實現文化的溝通。

一、歸化造成的文化信息遺漏:即以讀者為中心,直接用目標文化來取代出發文化

這種翻譯雖然有助於給譯文讀者在理解上掃清障礙,但是由於翻譯尤其文學翻譯的功能之一就是促進文化交流,所以一味歸化勢必靚弱文本的文化魅力,限制了譯文讀者的文化視野。請看霍克斯翻譯《紅樓夢》時,對《好了歌》第一小節的處理:

世人都曉神仙好,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惟有功名忘不了。But with ambition wont have done,古今將相今何在,Where二the famous ones of days gone by,荒象一堆草沒了。In grassy graves They live now,every one.《好了歌》主旨是,凡人只有看破了紅塵,當了和尚或道士,修成正果,成了神仙,才是最自由快活的。第一小節是要人們看清功名利祿到頭來全都是一場空,這體現的是道家“虛無”“無為”的觀念,完全符合玻足道人的身份。但是英譯過後西方讀者看到的只是他們自己的基督文化,承認“原罪”,執着於精神就贖。因此在英美讀者那裏本來完全不同的兩種宗教如今成了“同門”,歸根結底這都是歸化惹的禍。

二、刪譯造成的信息遺漏:即有時譯者為了語篇連貫,故意刪除一些文化信息

漢詩頗多具有文化內涵的詞語,有些譯者由於不能識破和把握其中奧祕,冒然側除相關的文化信息造成文化缺失。如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有一句“黴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Herbert Allen Giles把它翻譯成"The crystal dew is glittering at my fee. The moon sheds,as of old,her silvery lights這裏Giles將“今夜”“故鄉”剮去,看似損失的只是一兩個字,而實際上卻丟失了源語言至關重要的文化信息。“今夜”點明瞭時令,指出寫詩的時間是在白黴節的晚上“故鄉”突出了作者對月亮的主觀感受,進一步襯托出思鄉之情。所以這兩個詞理當譯出。同樣,許淵衝對李商隱《錦瑟》一詩中“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的翻譯也進行了剮譯:"Dim morning dream to be butterfly,P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許譯明顯剮去了兩個體現中國鮮明文化特徵的文化主角。讀完譯詩英美讀者可能會迷惑,是“誰”曉夢迷蝴蛛,是“誰”春心託杜鵑。原詩因為用典凸現出詩人對人生的浩歎;通過莊生(哲學家的迷惑)望帝(封建帝王的悲哀)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的出場,闡明瞭人生無常,夢幻飄渺的道理。但如果譯者只是空洞的向譯文讀者呈訴兩個沒有主角的事件,他們則很難發現這兩者有何關聯,甚至還可能對幾百年前中國詩人的邏輯思維質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