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思想政治課加強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

學識都 人氣:4.21K
淺談中學思想政治課加強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
[摘要] 中學思想政治課引入生涯規劃內容,進行課本內容的昇華,使學生對生涯規劃的認識得以深化,擴展;將為實現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發揮推動作用,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故加強對中學生的生涯規劃的教育顯得十分的重要;應積極進行探究與落實。
[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 生涯規劃 教育
        《經濟生活》引入“做好就業與自主創業準備”的綜合探究。使我認識到新課程改革中,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仍按課本內容流程式逐一講解已不適應時代的要求,這絕對是圍繞高分而存在的守舊。課程內容中呈現的亮點、我們應有所突破。將其在與社會發展趨勢相適應的前提下,不影響基礎課程的教學中,進行適當的超越,將有利於課程改革的發展。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生涯規劃內容的教育對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樹立樂觀的人生態度,積極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利於人們健康生存和社會的穩定”產生積極意義。
        一、加強生涯規劃教育符合新課改的使命
        生涯規劃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通過對生涯的主客觀因素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預先進行生涯系統安排的過程。也稱為生涯設計。而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轉變。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最終目標是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人才。學習方式的轉變是以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為前提的.,因而我們應把教學行為的變化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視為本次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因此,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要以人為本,實施和諧教育,發揮指導作用,進而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把學習變成一種能力的養成;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學思想政治課引入生涯規劃內容,進行課本內容的昇華,使學生對生涯規劃的認識得以深化、擴展;將為實現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發揮推動作用。使學生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為實現自己的生涯規劃目標、實現人生價值而發揮自覺能動性。
        生涯規劃內容的教學,與當前緊迫的社會就業壓力(2009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大學生就業率為87%,已超出人社部的預期;2010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大學生就業率為90.7%,)和學生對自己能力(特別是實踐能力)的認識不足是相聯繫的。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時代將過去,但仍需高考,其除了對基礎知識進行測評外,在轉型中更強化能力的測試;而隨着多種高校錄取方式的出台,變革中的高校需錄取的人才必然是綜合素質轉強的優秀生。而生涯規劃的教育將使學生為達到不同層次的生涯目標去突破障礙,激發潛能,為實現自我,養成一種能力,在不同發展階段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一個重新審視、評估的機會。 
中學思想政治課本內容:生涯告訴自己“我能行”;分辨是非、對自己行為負責;在合作中發展;熱愛集體,融入社會;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責任;我的未來不是夢;金錢觀的貨幣性質認知;企業;勞動者;社會保障制度;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國體、政體、國家與公民的關係等知識點都可以進行超越,不停留於課本,結合學生實際,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反思性學習,探究與自己生涯相關的認識,審視自己的實際是否符合國家的政策和社會發展趨勢的要求,從而確立目標,梳理出長遠目標、近期目標、月計劃、周計劃、作好每天的勵志日記記錄,持之以恆地落實與課本內容相結合的啟發性思考,使學生在責任和自我認識中定位自己,在規劃自己的每一天中積極起來,充實起來。        二、加強生涯規劃教育有利於對未來形成預見性、自覺性的認識
        常言道:“預則立、不預則廢”,好的生涯規劃能增強學生髮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使學生能“志存高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使自己對自身價值進行定位、在綜合自己的優劣勢中對比分析、彌補不足、運用科學的方法爭取可行的步驟和措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實現自己的理想,有效地將個人生活、事業與家庭有機聯繫,融於社會競爭的認識中,更充實而有理性的規避對現實的茫然,更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早而好的生涯規劃不僅為學生未來及時做好準備,保持心態平穩,做事有序;而且是對未來的一個全方位的最好投資。
        三、加強生涯規劃教育有利於對人生髮展規律的正確認識
        美國的一位職業指導專家薩伯(Donald r)在其發展理論中將生涯發展劃分了五個階段:(1)成長階段(出生到14歲),其認為此階段必須完成四大主要任務;關心自己的未來,增加對自己生活的控制,在學校和工作中取得成績,獲得勝任工作的習慣和態度。這些都是中學生應注意的能力培養方向;加強這些能力的訓練,將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不茫然過日,使自己能形成對自我的瞭解。(2)探索階段(15歲到24歲),在這個階段,職業選擇與中學生開始有聯繫了,需開始為職業做準備的教育或培訓,被稱為職業認同階段。需要了解自我,進行特定的教育選擇或職業選擇。這一關鍵期、為學子提供基本的職業道德和公德教育、法規教育、情商教育、國策教育、行業和職業狀況教育就十分必要。千萬不要讓學子們在初三畢業了還不知道區別職高、專科、本科,學士、碩士、博士等學歷和學位,不會讀寫勞動合同;高三學生在報志願時對各種專業的學習內容與就業方向和範圍一無所知就不好了。所以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引入生涯規劃教育,加強生涯規劃與課本內容的結合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四、加強生涯規劃教育有利於指導實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説:“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人生”。好人生需要好的性格,性格的形成需要積累正確的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對社會產生責任意識,在人生道路中要有使命感、樹立信念,正視困難、挫折,不受功利左右、情緒擺佈,有計劃、有膽識地沿着自己的生涯規劃去實踐,增強個人實力,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因此、我們應在社會變革中把握社會發展脈搏,做一個有準備的人;在知己知彼中“走好一每步”,把握“志向—目標—夢想—慾望—性格—態度—習慣—命運”的生涯規律,擇已所愛、擇已所長、擇世所需、擇已所利;審時度勢地實現美好人生。相信吧!記住吧!“走好每一步,這就是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