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網絡環境下高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學識都 人氣:1.03W

【論文關鍵詞】網絡 高校 思想

淺析網絡環境下高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互聯網時代高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並在分析了網絡發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雙重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了互聯網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各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環節,在學生成長、長才、成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勢下,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強烈衝擊着大學生們的傳統觀念,人生觀、價值觀日益多元化,這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説是個嚴峻的挑戰,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認清網絡發展的新特點和趨勢,把握學生工作呈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一、互聯網的發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雙重影響
  
  (一)積極作用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是現代的標誌,促進了社會進步,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契機,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互聯網的發展,實現了信息對稱,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現代化奠定了基礎。網絡的發展使得教師和學生能夠通過e-mail、bbs、網絡媒體等多種途徑,最大程度的獲得各種信息,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同時加速了信息的廣泛,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着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為思想政治教育緊跟形勢發展、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必要條件。
  2.互聯網的發展,豐富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手段。互聯網技術為教育資源在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學校與家庭之間的交流和傳播提供了便利,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時性,實現了教育資源自身價值的增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網絡技術,運用聲音、圖像、文字等相結合的教育方式,能夠實現教育手段的更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形象化、生動化,便於學生接受,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互聯網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流思想、價值觀念在高校的傳播,有利於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網絡,廣大學生能夠更好的拓寬眼界、瞭解社會,以正確的視角看待社會發展、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同時,廣大學生通過互聯網能夠自覺學習新知識,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這對於提升素養和專業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4.互聯網的發展,拓寬了高校人際關係渠道,有利於培養積極、融洽的人際關係。互聯網技術的虛擬性,促進了傳統交往方式的變革,使人們之間的交往在廣度和深度上實現了飛躍,極大地開拓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空間,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二)消極作用
  互聯網的發展,猶如一把“雙刃劍”,在帶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和威脅,尤其是如果對互聯網的發展沒給予足夠的重視,這種挑戰和威脅將更加凸顯。
  1.互聯網的虛擬性和隱蔽性將引發大學生感缺失。互聯網交流具有虛擬性和隱蔽性,這種虛擬性和隱蔽性在為人們提供心靈避難所的同時,也容易使人們忘卻身上承擔的社會責任,很多大學生迷失在自我的網絡世界中,毫無顧忌的發泄心中的不滿,隨意攻擊社會、他人,久而久之,會讓一些、人格尚未健全的大學生心理扭曲、道德淪喪,逐步走向道德失範、意識淡化的道路,並有可能引發犯罪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2.互聯網的自由性,給西方敵對勢力宣揚其腐朽的人生觀、價值觀提供了可乘之機,對廣大大學生的成長帶來了惡劣影響。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依靠其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在互聯網上大肆宣揚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及其腐朽的價值觀念,妄圖利用網絡將其輸入到我國,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的演化和顛覆。廣大大學生往往涉世不深,如果不加鑑別的接受西方思想,很容易受到衝擊,失去了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逐漸形成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僅腐化了自身,也會讓一些懷有各種政治目的的西方國家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