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體育教學評價改革的研究

學識都 人氣:1.08W

 中小學體育教學評價改革的研究
 福建教育學院分課題組
摘要:2009年2月,福建教育學院承接了由上海華東師大主持的全國“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新課程標準下我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改革的研究”分課題。本課題的目的是更多的掌握我國中小學的學校在實施“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體系”過程中,存在着哪些問題、評價的意識和評價的實效性等等信息。
關鍵詞:學校、教師應用教學評價過程存在的問題的分析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在有效實施國家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根據全國“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新課程標準下我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改革的研究”課題要求,通過對福建中小學校開展體育教學評價進行科學的評估,充分利用各地區一線學校的課程資源,為我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改革的研究提供相應的教學評價信息。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
 1、探索適應福建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管理上存在那些問題。
 2、進一步完善福建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評價體系
 3、探索中小學體育評價管理和監督
 三、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擇福建省5市6區,25所學校實驗作為實驗基地學校,直接參加課題的領導和教師8多人,間接參加領導和新老師、代課老師20多人。參加測評的學生均2100人。
 (二)研究方式與步驟
 1、確定分課題管理模式
 以各個學校為基地,一線的體育老師和學生參與課題的試驗的完整過程,每一個學校根據本校制定學習評價的目標、方案。評價工具及具體步驟,設定試驗班和對照班。
 2、以閩南地區學校、閩東地區學校、閩西地區學校和福州劃分學校,進行三級管理。
 立足本校實際和橫向學習和團隊合作精神
 3、按照課題組的問卷表要求,根據各地區學校塔建實驗平台(學生實驗班級和學生對照班級人數),發放學生問卷2100份,收回問卷表2000份,有效問卷表2000份,作廢10份。
 4、對各個中小學上交評價問卷及材料的內容及有效性按照評價的要求進行評價體系的科學評價研究。
 5、數量統計法
 運用“中小學體育評價系統”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
四、結果與分析
 1、通過學生問卷調查表的分析,學生的2100份問卷調查表得出:
 
小學組 91%贊同 2%不贊同 作廢5%
中學組 85% 10%不贊同 作廢5%
 
 
 在老師在發放問卷表前,對學生進行説明和要求。由學生自主認真選擇,激發學生對問卷調查表認真和興趣的慾望,得出相應結果。
 2對教師參加體育教學評價的整體活動的狀況、形式和價值取向有不同,主要訪問和座談,對課題的中期和結題跟蹤調查、座談等活動。
 3、對不同類的學校在評價方案過程中,以科學性等方法進行客觀的評價。
 雖然申報的學校的老師大部分能認真積極的進行課題研究探索,但由於地區、學校和教師差異,所研究的方式程度也不同。通過學校的調查、訪問和座談分析。(見圖表)得出結果:
 (1)以閩南地區學校和福州學校51%對體育評價過程知道,但缺乏系統性。
 (2)閩東地區學校、閩西地區學校31%對體育評價過程知道,但對橫向評價模糊.
(3) 對於其他教師狀況,更談不上橫向評價。
 
 
 
 
 
 
 
 
 
 
 
 
 
4、根據各地區不同學校調查結果分析:
閩南、福州地區的學校學生整體素質起點高,而閩東、閩西學校略差,在橫向學習評價也較高於閩東、閩西。雖然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但學生的興趣方面不如閩東、閩西學校。因為許多教師對新課程的教學評價理解存在模糊概念,沒有從學校實際和學生的角度設計出發,生搬硬套。使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作秀”場面。而閩東、閩西雖然各方面條件比一類學校差。但教師本着學習、認真負責的態度,繼承傳統,追求現代新型的教學評價,改變教學目標的動態課堂教學。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滿足學生需求,活躍課堂教學。通過體育教學評價的階梯式的量化評價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教學結果必然可知。
 五、在實施體育教學評價教學過程中也存在問題與困難
 雖然我們在階段性成果過程中看到喜的一面,但在教學評價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和困惑。
 1、從以上調查數據和實際教師座談調查反應,均69.7%教師最大的困然和困惑是教師在教學評價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然易駕馭能力。對教學評價過程中,缺乏理論層次的分析、反思、總結、改進與提高。特別是對教學橫向評價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尤其多年來我們的體育老師的縱向評價得心應手,對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評價模式尚未形成,特別是縱向評價的特性然易駕馭。
 2、師生合作學習探究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地區的教師對如何構建和諧團隊問題;體育教師與校長溝通、教科書與教學的拓展問題,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師根據什麼標準來評價上課的問題等等感到茫然。這些問題若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導和解決,將嚴重地阻礙體育教學評價的推進和深化發展。
 六、導致干擾體育教學評價的原因
 1、在基層,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校長過分注重學生的升學率,學校體育課程的“縮水”及教師地位 不“公平”現象不足 為奇,對體育學科認為只要學生體育課不出事就合格。
 2、 體育教師沒能充分起到學生健康發展的促進者和奠基人的作用。還是“我形”的教學模式,和“自然迴歸”的教學回味。在基層學校還存在兼職體育教師的狀況,讓沒有多少體育運動健康知識的人上體育課的現象仍然存在。從而阻礙了學生的長遠的.健康發展及技能掌握的延續,也影響體育教學評價的進程,根本不用提學生的健康的評價。   3、教師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比較茫然。教師總認為這種評價帶着情感評價然易評價,上級檢查時做作形式
 4、學校體育教師在教學評價研究過程中,忽視教學評價的過程,到頭來還是“一把尺子,一塊表”的人生哲學。
 5、基層學校的體育老師教學研究過程中,缺少團隊的合作交流精神。始終都是“單槍匹馬”進行研究。這種“封閉型” 阻礙了教學評價科學研究的延續,也阻礙了學生的長遠的健康發展及技能掌握的延續。七、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雖然各地區學校對本課題認真負責,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改革多年來,對學生認真落實和貫徹學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存在一定差距。
 2、在參加課題運作過程中主要價值取向於傳統的評價方式。
 3、地區的城市差異,教師和學生的理念觀不同,產生效益也不同。
 (二)、建議
 評價是教師在“教”與“學”過程中的水平尺,關注學生的動態和學生學習的目標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在體育課程中攝取所需要體育知識和能力行為,是為了延續走向社會生活和健體的第一步。我們的教師必須認識到“體育課堂的構思是教師個人行為的目標,學生心靈體育目標的構思才是我們最想得到的目標”。未來,學生在體育課堂裏學不應再是教學過程中的接受者、模仿者,而應該是勞動者、求索者,設計者;教師不應再是傳授者、命令者;而應該是生產者、服務者。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係應該是一種平等、合作、互動的關係,教師不應再將自己凌駕於學生之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樂趣和學習環境的温馨,也只有這樣,教學評價才有創新,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的才有內涵和底藴,這才是體育教學、科研的真正價值。
 

中小學體育教學評價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