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2.37W

摘要:在我國高等教育教學體系中,職業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具有高等教育的屬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職業教育的特徵。在高等教育教學中,高職體育教學秉承着“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教育與管理理念,根據社會、市場以及教育教學本身的需要,培養複合型的體育人才。不過,當前我國高職體育教學存在着許多弊端與不足,本文就目前我國高職體育教育教學現狀,深入分析原因並以“創新”教學思維為導向,探索出一條有效解決我國高職體育教育教學問題的路徑,促進高職體育教育教學進一步發展。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學創新;理論導向

一、高職體育教育教學現狀

(一)教學觀念陳舊、教學目標定位困難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新興產物,其目的主要是為社會提供技能型人才,由於高等教育起步較晚,而作為非大眾性專業的高等體育教育就面臨着更加困難的現實情況。首先,教育教學觀念較為陳舊,許多高職院校是在近些年開設了體育相關專業及相關的體育課程,相關課程設置大部分參照中學,脱離了高職學生身體實際狀況。缺乏相應的體育用品器材,許多需要體育輔助器材的專業課程都被一帶而過,例如:籃球、排球、羽毛球課程等。另一個較為嚴峻的現狀為缺少具有專業知識理論與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因為高職體育教學目標定位難、實現難。高等職業教育主要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在完成學業進入社會以後很大一部分學生都即將進入到第一生產線上,必要時需承受緊張的工作氛圍、特殊的工作場合、冷熱空氣的侵襲等,這都要求學生在難度高、危險大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工作,進而需要學生鍛煉出強健的體魄,但高職體育教學中主要借鑑中學體育教學內容,這就使得高職體育教育教學缺乏針對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職教育的進行。

(二)教學體系設計不合理,課程結構單一

近些年來,我國高職體育教育教學雖在課程內容上有了一定的變化,但與實際需求相比還存在着許多問題。第一: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缺乏層次性,即缺乏系統的課程體系設計,學生從進入到學校直到畢業期間,所學體育項目較為單一,每學期課程選擇重複性高。第二: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缺乏目的性,在學生在校期間需要學習多種體育課程,例如:籃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而學生真正用於學習某個體育項目的時間非常有限,大部分是走馬觀花式的學習,到最後很難系統的掌握1-2個體育項目,體現不出高職體育教學的意義所在。

(三)教學形式單一,形變形變質不變

高職體育教學近些年來受到“啟發式、探究式、問題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使得其在形式上產生了多種變化,但這些變化僅僅“應用”於理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於會受到場地、人數、性別、器材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得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只開設了籃球、足球、排球等傳統的體育課程,難以滿足男生、女生之間不同的需求以及體能。並且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由於需要兼顧所有的學生,因而只能夠簡單的對課程進行介紹以及示範,機械地重複體育動作,重管束輕放手的傳統教學方式與理念。導致高職體育教學發展嚴重緩慢。

(四)高職體育教師師資不足,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

高職體育教師師資不足,是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存在的共同問題,導致這一問題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職院校上層領導對體育教師認識不足,把精力大部分放在了專業教師的引進與培養上。第二、高職院校在招聘體育教師過程中過分注重學歷,使得許多優秀的本科體育專業學生沒有機會進入到高職院校中去教學,而更高學歷的畢業生往往又嚮往較好的院校,所以導致高職體育專業師資斷層嚴重。第三、用人單位看重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與實踐操作能力,對學生個人身體素質比較不看重,所有導致許多學生在校期間忽略了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將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專業課程的學習中。

二、高職體育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創新及創新教育的內涵

創新指的是“一種新的生產函授的建立”,最開始被用於經濟領域,後其內涵被不斷擴展。創新教育指的是“強調生存價值與生存能力,強調實踐創造能力,主體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觀念。創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強調以引導為主,自覺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進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

(二)高職體育教學創新教育的必要性

在知識飛速發展的今天,知識創新成為社會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創新人才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興人才。知識經濟的到來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國家以及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的“新型勞動者”,這裏的“新型勞動者”要求其不僅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與技能,更需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有多維的創新精神與意識,這樣才能夠在日後的工作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高職體育教學創新教育的迫切性

傳統的體育教學大部分都缺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形式缺乏專業性,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種“因循而教、依樣而學”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的發展。高職體育教學迫切需要從上而下的轉變,第一步就是需要有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從培養單一的知識型人才到培養複合型、創新型人才觀念的轉變。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創新實踐,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抓變學生的思想意識,增強學生的健康體育觀念,進而促進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

三、以教學創新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方法與途徑

(一)改變觀念,設定清晰的高職體育教學目標

以教學創新為導向,轉變陳舊的教學思想,即從培養單一的知識型、技能型人才到培養全方位的創新型人才的轉變。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從上到下都重視起來,院校高層需要根據社會、市場、教學自身的需要設定清晰的體育教學目標並靈活轉變。以創新為導向進行高職體育教學目標的設置需要做到,打破原有的教學壁壘,將體育課程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減少不被要的課程課時,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將課程選擇權交到學生手中。

(二)科學合理的設計教學體系,實現課程體系多層次化

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院校的辦學特點、辦學目標設置體育課程,融合創新的思維打破原有的有侷限性的教學體系,在課程設置上多考慮學生羣體的特點,多融合市場發展的需要。讓學生在校期間有層次,有漸進的學習體育課程。例如:針對大一剛入學的`學生可以開設普通的籃球、足球、健美操這些運動量較大的課程,而對於體育學習激情減退的大三學生則可以開設些較為有趣的課程,比如“交際舞”、“國標舞”等,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體育教學的目的。

(三)創新教學方法、拓展高職體育教學手段

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創新的思維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打破教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學的教學現狀,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積極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除了教授給學生體育知識與技能意外,還要讓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中,對所學的體育項目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在現有能力之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另外,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互換角色,讓一些有經驗的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帶領大家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與開展。針對男女學生在各方面的不同,開設體育課程男生班與女生班,這樣就可以根據需要開展體育教學活動。

(四)加強高職體育教師創新意識的培訓

高職體育教師在整個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起到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高職院校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創新意識的培訓,將創新因素加入到教師評價體系當中,使高職體育教師加重創新意識。

四、結論

高職體育教育在我國未來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如何創新高職體育教學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所面臨的嚴峻問題。高職院校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基本思想為指導,緊跟社會發展並依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制定符合自身高校發展需要的教學目標。以教學創新為導向,精選體育教學內容,改進體育教學方式與方法,科學合理的設計體育教學體系與目標,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以及健康水平,為國家發展提供全面健康的“新型勞動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孫進軍.終身體育理念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初探[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2):23-24.

[2]米力.合作學習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2):111-113.

[3]繆福龍.創新教育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0):59.

[4]李樺煒.體育教學中關於學生德育教育的開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8):47-48.

[5]陳學玲.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最優化方法實施初探[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