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焦慮媽媽

學識都 人氣:2.18W

你會爲類似的事情心事重重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最好分析一下,看看你的焦慮是明察秋毫,還是庸人自擾?

心理:焦慮媽媽

對此,教育專家提出了一些案例、觀點,說明媽媽的哪些擔心是多此一舉、自尋煩惱。

“冷麪巡捕”媽咪

媽媽定期進行巡邏殺菌,疏而不漏,堵截任何可能的病源,徹底消滅任何使孩子感冒或者發病的微生物。

盤點分析 事實上,每個孩子平均每年感冒6次,這樣算來,幼兒園裏總有5%~10%的小朋友可能把感冒傳染給別人。

除非你把寶寶放在一個完全消毒的隔離室裏,不然他就可能會感冒或者得其他的病。生病也是孩子身心成長的一部分,過度的'衛生習慣反倒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過分強調衛生會減少孩子的自在和快樂。

“愛因斯坦”媽咪

她用莫扎特的CD來給胎兒進行啓蒙;她拿着各式各樣的育兒卡片,每天在孩子面前翻來翻去;她不計支出,每週帶孩子去練習空手道、學圍棋、畫畫、鋼琴……

盤點分析 給孩子安排種類繁多的學習項目漸漸成爲父母的義務,問題在於這些訓練常常缺乏人文的背景和性情的薰陶,而僅僅成爲一項可以“炫耀”的技能。

如果正規教育開始得太早,孩子會有挫折感,可能會使孩子排斥學習,甚至影響能力的正常開發。

研究表明:成長中伴隨着愛和關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快樂生活的基礎不是各種學習內容填充起來的,而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對自己的瞭解和自信建構成的。

對於兒童時期的興趣激發,我們強調的是方法問題。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講故事、聽音樂、塗鴉……這些所帶來的啓發常常比強制性的教育更潤物細無聲。

“孩子第一”媽咪

當你和這樣的媽媽說話時,她視線的餘光常常瞟在孩子身上。她兩歲的女兒又跑過來了,“媽媽……”媽媽這時沒有對孩子解釋,打擾大人說話是不禮貌的。相反她興致勃勃地說:“寶寶真棒……”

盤點分析 學齡前兒童愛打斷別人說話,這是很正常的,孩子這時候還不能理解別人也有自己的感受和事情。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姑息,至少鼓勵孩子學會用 “對不起”、“打擾一下”之類的用語,作爲打擾的前奏。

父母要言傳身教,教孩子學會傾聽。比方說,你正在給孩子講故事,不要突發奇想去打電話;孩子說話時,也要聽他把話說完。

如果孩子總是打擾你,還有一種可能,即他覺得你給他的時間不夠多,或者不夠全心全意地對待他。所以適當拿出些時間,專注地與孩子相處,孩子既能學會專注於自己的事情,也能學會尊重別人。

“保姆恐懼症”媽咪

這樣的媽媽會跟你一遍一遍地抱怨:“我從來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她的疲憊和不修邊幅也證明她需要休息一下。她應該找一點時間給她自己。

你向她推薦一個有經驗的保姆,幫她照顧孩子。她立即流露出一種無法割愛的表情:“我覺得沒有人能像媽媽一樣照顧好孩子。”

盤點分析 很多媽媽在需要別人照顧自己孩子的時候,都感到非常自責,想把空出的每分每秒都用在孩子身上。

每對父母、每個婚姻都需要偶爾擺脫孩子的可愛騷擾,需要有二人世界的時間重新爲彼此充電。只有一個懂得照顧自己的媽媽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

偶爾找保姆或者找親戚幫忙,以便自己有一些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偶爾的離開會使你更珍惜孩子,而且寶寶也會更珍惜你。

我們沒有權利爲了任何人——— 哪怕是至愛的寶寶喪失自己。這樣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寶寶想必也能有個性的呼吸空間。

TAGS: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