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識自我防衛

學識都 人氣:1.1W

我們知道一般來說,心理不健康大致可分爲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三種情況。下面來看本站小編給您分享的自我防衛的三種型態。

心理健康知識自我防衛

自我防衛的三種型態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交際的,一個人不可能一個朋友都不交。如果一生都沒有一個朋友,不得不說做人是十分失敗的。畢竟有這樣一種說法,多一個朋友就多了一個選擇。心理健康專家指出,很多人在交際的時候都會有自我防衛的情況出現,自我防衛的三種型態是什麼?

第一種是“討好型”,以“討好人”來保護自己。這種人總是笑嘻嘻的,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語,主動上前和人握手、打招呼,用“只要我乖,人就愛我”的內在誓言,希望天下所有人都愛他。但若是一直採用同一種方式面對問題而沒有彈性時,就會出現狀況。每個人應該不斷成長,學習用更成熟的心態與方法去解決問題。

第二種是“攻擊型”,在人還沒有指責他之前,先兇狠的指責別人,與每個人保持距離。用這種方法可以隱藏自己的軟弱,不輕易被人刺傷,但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因爲他內心其實很需要愛,卻用攻擊的態度拒人於千里之外。

第三種是“隔離型”,既不攻擊也不討好別人,只是把自己隱藏起來,保持遙遠距離,冷眼旁觀。有的人是“電腦型”,凡事用邏輯分析,過度運用理性,以隔離感情的方式保護自己,不和別人互動,也不把心事告訴別人,似乎離羣索居,很難與人深交。有的人是“小丑型”,雖然表面上嘻皮笑臉,卻從不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可以把你逗得哈哈笑,可是根本不分享心事。如此一來,雖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但享受不到與人心靈相契的喜樂。

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能有,在人與人的交往當中,自我防衛是當然要有的,但是不能過分。如果不懂得接納他人,那麼交朋友就會變得十分困難。而沒了這些朋友,可能工作與生活就會遇到諸多麻煩,有困難卻沒人幫助你。

童年不快樂 老年心事多

童年如何形容?純真與美好這兩個詞語最適合,但是美國心理健康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童年沒有享受到任何快樂的感覺,那麼到了老年,煩心事就會越來越多,這點在女性身上最常見。而且到了中年之後,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隨訪377名平均年齡42歲的'成年人。後者自7歲開始參與研究,現在均超過40歲,7歲時接受多次有關情感行爲的測試,以評估他們的悲痛傾向、注意力和不當自我調節程度。

研究對象在40歲左右接受體檢。研究人員採用常用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標準對他們進行評估,在綜合考慮多個可能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因素後發現,童年時心理壓力程度高低與成年後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之間存在關聯。

40歲左右的成年人如果童年時就處於壓力大、多挫折等不快樂環境下,未來10年中風、心臟病發作的機率女性從3.2%增至4.2%,男性從7.3%增至8.5%。

研究還顯示,童年時心理壓力大、負面情緒多,比如易沮喪、易怒、急躁等,中年時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7%,女性則增加31%。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積極情感因素,發現童年時受到更多呵護及關注的孩子,中年後整體健康狀況要好一些,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偏低。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應該以嚴厲爲主,而是應該讓孩子享受更多的快樂。不要把一些家規強壓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應該天真無邪,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每天讓孩子快樂開心纔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