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編輯聲音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1.3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信息技術編輯聲音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信息技術編輯聲音說課稿

小學信息技術編輯聲音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編輯聲音》是《小學信息技術》上冊第27課,是學習和使用錄音機軟件板塊中的第二課。在本課中,分爲截取聲音和混合聲音兩部分,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使用錄音機軟件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原有基礎上的一個再提高,講解如何對聲音進行簡單的編輯和修飾,使我們的聲音作品更加豐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既能提高學生的軟件操作技能,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提高審美能力和對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但由於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異,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了活動設計的興趣性,活動要求的層次性。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我指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習使用“錄音機”截取聲音、混合聲音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截取聲音”和“混合聲音”的學習,學會使用不同的方法對聲音文件進行編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欣賞編輯的聲音文件,激發學習興趣,並能對同學們的作品做出合理的評價。

教學重點是對聲音的簡單編輯,難點是對聲音的混合與審美。

二、教學學法分析

信息技術綱要中明確指出,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爲主。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我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法”、 “小組合作法”、“分層教學法”這三種教學方法。

學生的學法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着學習任務通過自主學習、課堂討論、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三、教學過程分析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本課教學設計我採用“激趣導入、探究新知、協作提高、觀摩欣賞”等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激趣導入

先請學生欣賞一下老師事先錄製的一段聲音,其中很多不同種聲音混在一起.(有雷聲,風聲,火車聲,笑聲……),然後我提出:你們知道老師是怎麼做的嗎?想不想也來動手製作一件這樣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編輯聲音.板書課題:編輯聲音. 這樣,通過欣賞編輯過的聲音,知道聲音可以被編輯,從而自然導入本課,學生也能順其自然的學習編輯聲音.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濃厚興趣,引起學生對新知的好奇心與探究心。

(二)、探究新知

本環節以任務驅動式展開分層教學

首先播放"江雪"聲音文件.提出:你們覺得這個聲音錄製的怎麼樣

學生會發現:有的地方有雜音,聲音太單調, 加上背景音樂會更好!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或糾正.並確定編輯聲音的操作步驟.

然後拋出任務一,刪除多餘的雜音。

要刪除雜音,首先要確定雜音的位置.讓學生先一起來聽聽!(邊聽邊記錄雜音的時間)接着請一位學生說說雜音的位置在哪?是怎麼知道的?提示學生注意看窗口左側顯示的時間,來記錄雜音的位置.

接着教師演示:去除文件前多餘雜音,使用"刪除當前位置以前的內容"命令.

然後讓學生完成去除雜音的任務,提示小組之間可以小聲的討論,也可以閱讀書上的操作步驟.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巡視並作適當指導。完成後選擇學生作品進行播放,讓學生進行點評,互相學習.

通過這樣的設計首先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接着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學生與電腦之間產生互動,形成設計團隊,同學之間互相評價,促進成長,使知識的吸收和掌握更牢固.同時本段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充分的理解錄音機的功能,對以後的自主學習很有幫助。

(三)、協作提高

完成了任務一,提示學生接下來應該做什麼呢?

提出任務2:爲"江雪"錄音文件配上背景音樂,使錄音效果更好.

這一部分,我讓學生自學教材,然後小組合作來完成,比一比,哪個小組的作品最好,小組之間可以相互討論. 操作結束後,上傳作業.並讓學生點評.

背景音樂和朗誦的詩詞意境相符,比較好!

1,提出練習任務,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完成.

建隊六十週年,我們學校五年級的同學,代表全區的少先隊員進行了獻詞,老師把同學們的朗誦錄製了幾小段.現在想把他們編輯一下,你們能幫我嗎

(1)把朗誦的聲音中雜音去除.

(2)給朗誦配上背景音樂.

(3)把幾段錄音合成一段.

(學生實踐操作,師巡視指導)

學生質疑:幾段音樂怎樣合成呢(學生再探討,交流,繼續操作)

教師提示:

(可觀看資源庫中自學操作視頻).

結論:可運用"編輯"菜單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2,保存作品,提交作業.

3,教師播放作品,師生一起評價.

(設計理念:對練習進行分層設計,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利用知識遷移來自學新的知識,在合作學習中增加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機會.層層遞進的練習設計能夠,能更大的發揮學生的潛能.)

師:我們通過學習 "文件混音",又認識和運用了"插入文件"命令,那麼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編輯(E)"菜單中的"粘貼混入(X)"與"與文件混音(M)","粘貼插入"與"插入文件" 命令.它們的使用方法與效果上有什麼異同爲什麼"粘貼插入"與"粘貼混入"是灰色按鈕 (預設)

(1)學生嘗試兩組命令的操作.

(2)分組交流操作心得.

(設計理念:對錄音機功能學習的完善,通過探究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檢驗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小組合作的作用.同時,對未知知識的探究,學生可以帶着問題走出課堂)

(四)、觀摩欣賞

在這個環節裏,我請學生通過屏幕廣播功能去欣賞學生的作品,互相看一看,評一評,虛心地學習他人的長處,這樣可以使學生梳理所學知識,加深記憶。

本節課,我本着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原則,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多了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了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了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了一份成功的喜悅。

謝謝各位評委。

板書設計:

編輯聲音

前 後

-------------------■----------------------

當前位置

小學信息技術編輯聲音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編輯聲音》。我將分三個階段完成說課,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學法分析,三教學過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

《編輯聲音》是《小學信息技術》上冊第27課,是學習和使用錄音機軟件板塊中的第二課。在本課中,分爲截取聲音和混合聲音兩部分,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使用錄音機軟件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原有基礎上的一個再提高,講解如何對聲音進行簡單的編輯和修飾,使我們的聲音作品更加豐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既能提高學生的軟件操作技能,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提高審美能力和對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但由於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異,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了活動設計的興趣性,活動要求的層次性。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我指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學習使用“錄音機”截取聲音、混合聲音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截取聲音”和“混合聲音”的學習,學會使用不同的.方法對聲音文件進行編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欣賞編輯的聲音文件,激發學習興趣,並能對同學們的作品做出合理的評價。

教學重點是對聲音的簡單編輯,難點是對聲音的混合與審美。

二、教學學法分析

信息技術綱要中明確指出,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爲主。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我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法”、 “小組合作法”、“分層教學法”這三種教學方法。

學生的學法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着學習任務通過自主學習、課堂討論、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三、教學過程分析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本課教學設計我採用“激趣導入、探究新知、協作提高、觀摩欣賞”等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激趣導入

先請學生欣賞一下老師事先錄製的一段聲音,其中很多不同種聲音混在一起。(有雷聲,風聲,火車聲,笑聲……),然後我提出:你們知道老師是怎麼做的嗎?想不想也來動手製作一件這樣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編輯聲音。板書課題:編輯聲音。這樣,通過欣賞編輯過的聲音,知道聲音可以被編輯,從而自然導入本課,學生也能順其自然的學習編輯聲音。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濃厚興趣,引起學生對新知的好奇心與探究心。

(二)、探究新知

本環節以任務驅動式展開分層教學

首先播放"江雪"聲音文件。提出:你們覺得這個聲音錄製的怎麼樣

學生會發現:有的地方有雜音,聲音太單調,加上背景音樂會更好!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或糾正。並確定編輯聲音的操作步驟。

然後拋出任務一,刪除多餘的雜音。

要刪除雜音,首先要確定雜音的位置。讓學生先一起來聽聽!(邊聽邊記錄雜音的時間)接着請一位學生說說雜音的位置在哪?是怎麼知道的?提示學生注意看窗口左側顯示的時間,來記錄雜音的位置。

接着教師演示:去除文件前多餘雜音,使用"刪除當前位置以前的內容"命令。

然後讓學生完成去除雜音的任務,提示小組之間可以小聲的討論,也可以閱讀書上的操作步驟。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巡視並作適當指導。完成後選擇學生作品進行播放,讓學生進行點評,互相學習。

通過這樣的設計首先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接着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學生與電腦之間產生互動,形成設計團隊,同學之間互相評價,促進成長,使知識的吸收和掌握更牢固。同時本段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充分的理解錄音機的功能,對以後的自主學習很有幫助。

(三)、協作提高

完成了任務一,提示學生接下來應該做什麼呢?

提出任務2:爲"江雪"錄音文件配上背景音樂,使錄音效果更好。

這一部分,我讓學生自學教材,然後小組合作來完成,比一比,哪個小組的作品最好,小組之間可以相互討論。操作結束後,上傳作業。並讓學生點評。

背景音樂和朗誦的詩詞意境相符,比較好!

1、提出練習任務,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完成。建隊xx週年,我們學校五年級的同學,代表全區的少先隊員進行了獻詞,老師把同學們的朗誦錄製了幾小段。現在想把他們編輯一下,你們能幫我嗎

(1)把朗誦的聲音中雜音去除。

(2)給朗誦配上背景音樂。

(3)把幾段錄音合成一段。

(學生實踐操作,師巡視指導)

學生質疑:幾段音樂怎樣合成呢(學生再探討,交流,繼續操作)

教師提示:

(可觀看資源庫中自學操作視頻)。

結論:可運用"編輯"菜單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2、保存作品,提交作業。

3、教師播放作品,師生一起評價。

(設計理念:對練習進行分層設計,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利用知識遷移來自學新的知識,在合作學習中增加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機會。層層遞進的練習設計能夠,能更大的發揮學生的潛能。)

師:我們通過學習"文件混音",又認識和運用了"插入文件"命令,那麼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編輯(E)"菜單中的"粘貼混入(X)"與"與文件混音(M)","粘貼插入"與"插入文件"命令。它們的使用方法與效果上有什麼異同爲什麼"粘貼插入"與"粘貼混入"是灰色按鈕(預設)

(1)學生嘗試兩組命令的操作。

(2)分組交流操作心得。

(設計理念:對錄音機功能學習的完善,通過探究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檢驗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小組合作的作用。同時,對未知知識的探究,學生可以帶着問題走出課堂)

(四)、觀摩欣賞

在這個環節裏,我請學生通過屏幕廣播功能去欣賞學生的作品,互相看一看,評一評,虛心地學習他人的長處,這樣可以使學生梳理所學知識,加深記憶。

本節課,我本着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原則,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多了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了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了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了一份成功的喜悅。

謝謝各位評委。

板書設計:

編輯聲音

前後

當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