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數學說課稿初中三篇

學識都 人氣:1.06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說課稿初中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數學說課稿初中三篇

數學說課稿初中 篇1

一、教材分析

分析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數學大綱的基礎上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首先來看一下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 解方程在整個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階段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及讓學生根據一些現實模型,把它轉化成數學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增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運算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在初一階段完成。解方程是代數中的主要內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有許多直接的應用,最主要的,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學習其它方程和方程組的“基石”。解各種方程和方程組,通過降次、消元等方法,最後都歸納爲解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這一章可以歸納爲兩個方面:第一方面的內容是等式的有關概念,等式的性質以及方程的有關概念;第二方面的內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以及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解方程是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基礎,本章的學習重點在於使學生能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學生能否正確的解方程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關鍵是這一節的學習。

從以上兩點不難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3、接下來,介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

教學大綱是我們確定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的依據。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是:(1)熟悉利用等式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過程;(2)通過具體的例子,歸納移項法則;(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熟練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數字係數)能判別解的合理性。2、能力目標是:(1)通過學生觀察、獨立思考等過程、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2)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並嘗試尋找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3、情感目標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養成按客觀規律辦事的良好習慣。(2)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品質。由於合併同類項學生已非常熟悉,係數化成一實際是利用等式的性質,而移項是新事物又是解方程的關鍵,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移項法則及其應用。由於本階段的學生往往注意不到項的符號及移向後的符號,很容易出現符號錯誤。因此我確定本節課的難點是;移項的同時要變號。

二、教材處理

本節課是在前面學習了《你今年幾歲了》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很牢固地掌握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等式性質並且能利用等式性質熟練的解方程,因此我沒有把時間過多地放在複習這些舊知識上,而是通過遊戲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既鞏固了前面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真是一舉三得。進而設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爲後面的學習做好準備。採用生動形象的事例,在移項法則的得出過程中,我讓學生自主觀察發現規律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規律的內容。然後交流各自所發現的規律及用語言表書的過程,這樣通過自主學習、組內交流、合作,達到培養學生自主、互助的精神。由於在移項時,學生常犯一些錯誤,如移項忘記變號,因此在例題的處理上我採取用兩種方法解例1、例2,並將兩者加以對照,進而使學生加深對移項法則的理解且自覺改正錯誤。然後我又選配了一些變式練習,通過書上的基本練習達到訓練雙基的目的,通過變式練習達到發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這些我將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具體體現。而且在做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互相提問,使課堂在學生的參與下積極有序的進行。

三、教學方法和數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體現教師的導向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是新課內容的學習。教學過程中盡力引導學生成爲知識的發現者,把教師的點撥和學生解決問題結合起來,爲學生創設情境,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使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不斷克服學生學習中的被動情況,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在掌握知識同時、發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1、 引入:①通過遊戲引入:同學們,你們是不是經常完遊戲?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數學遊戲,我手中有6、X、30三張卡片,請同學們用他們編一元一次方程,比一比看誰編的又快又對。學生思考,根據自己對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程度自由編題。②設疑:現在老師遇到一道難題,請同學們幫助解決一下,請看大屏幕:解方程5X-2=8解:5X=8+2 X=2 看一下這位同學的解法對嗎?相信學完本節內容後,就知道其中的奧祕。

2、探索規律,總結移項法則:出示引例並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歸納,獨立發現移項法則。對有困難的同學,教師通過適當的語言提示,引導學生髮現規律。這樣學生能夠全副身心的投入到思考問題中去,讓學生親身參加了探索發現,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最後由學生對規律進行歸納總結補充,從而得出移項法則。

3、例題:對於例1,首先鼓勵學生試着解方程,教師注意發現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把錯誤集中起來,組織學生進行組織交流。最後規範書寫格式。例2,教師首先放手讓學生去做。只要學生的解法合理就鼓勵。

4、鞏固練習:再習題的配備上,我注意了學生的思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習題的配備由難而易,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能夠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發展。並且採用男生出題,女生回答;女生出題,男生回答,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一種比較活躍的氛圍中,解決各種問題。

5、 歸納總結:教師引導學生做出本節課小結,歸納解方程的方法及易出錯的地方。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設計。希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以達到提高個人教學能力的目的。

數學說課稿初中 篇2

您現在正在閱讀青島版數學《數運算》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爲您提供更多精品教學資源!青島版數學《數運算》說課稿尊敬各位專家、評委老師們,大家好!

我說課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回顧與整理總複習第117頁知識與技能部分(二)數運算。

數運算這部分內容包括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意義和計算法則、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以及四則混合運算三部分。《整理和複習》中將小學階段計算知識和技能進行了系統整理:

(1)進行比較對照,溝通了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意義,看到四則運算間關係。

(2)通過複習運算定律和簡便算法 及其應用,加深對算理理解。

(3)通過複習四則混合運算,在掌握運算順序基礎上,學會在計算過程中根據運算符號和數特點以及數與數之間聯繫,合理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對於數與計算,學生在生活中有一定認識和理解,又經過前邊單元系統學習,對整數、小數、分數和百分數意義和特點有了比較詳細瞭解,通過本節課複習,增強學生數感,靈活選擇適當計算方法進行計算,進一步感受計算在生活中應用,體會數與計算與生活緊密聯繫,增強數感,提高計算能力。

說目標:本節課教學目標是:

1、系統歸納、整理整數、小數、分數和百分數意義、特點和表現形式,並能正確靈活運用運用。

2、學生對生活中事件和數據,從數學角度、用數學思想加以解釋,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數學意識,經過分析、思考、討論、爭論,得出數學結論。靈活選擇計算方法,把枯燥計算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學生對所學知識系統化、深化。

3、體會合作交流實際意義,在合作交流中學習。

本節課教學重點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生活中事件和數據,從數學角度、用數學思想加以分析解決。教學難點是:能靈活地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計算。

教學方法:本節課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①預習與回憶法讓學生對將要複習內容先進行回憶,調動自己頭腦裏相關記憶,並對將要複習內容先進行自我學習.

②自主梳理,整理歸納法梳理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將相同知識點聯繫起來,二是把不同知識點分開來,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整理歸納法是教師在研究教材和學生基礎上,讓學生把學過知識按一定方式予以分類,整理,以求系統連貫,便於學生複習與提高.

③比較法比較是重要也是常用思維方法.在數學複習課中利用比較法複習,可以幫助學生分清知識聯繫與區別,便於對知識理解和記憶.

④討論法便於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複習中疑難問題,提高複習效果.同時也便於教師及時掌握複習過程反饋信息,以便更有效地進行下一步複習.

您現在正在閱讀青島版數學《數運算》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爲您提供更多精品教學資源!青島版數學《數運算》說課稿三、說學法:

本課屬於複習課,內容和形式十分特殊。雖然這一階段學生思維能力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但其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獲得了一定發展。他們已初步具備了主動學習,自學思考能力。對於老師提出學習任務,他們有主動回憶,主動複習內驅力,他們能根據具體要求有序地展開思考、討論、從而獲得豐富知識再現。可以說,他們有能力去將尚不清晰相關知識加以整理,內化整合,形成體系。因此本課讓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通過交流回顧,調整起點 合作交流自主梳理,引導建構比較分析,強化認識綜合練習,整體提升獨立練習當堂反饋,小結反思.等學習活動,經歷自己建構知識過程,達到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在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這個目標,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數學這個目。

教學過程:

一、預習回憶,先行復習.

課前我先安排學生根據教材預習並注意做好預習筆記,這既是讓學生先回憶,調動自己頭腦裏相關記憶,對將要複習內容先進行自我學習,也爲教師組織課堂複習提供基礎.

二、交流回顧,調整起點.

在上課第一個環節我先安排同桌交流預習情況,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全班進行交流,既是對學生預習情況檢查,反饋,也是希望通過兩個層次交流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再次體驗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意義,調整全體學生學習指向與起點,爲系統建構運算意義做準備.

三、自主梳理,引導建構.

在學生體驗回顧了四則運算意義基礎上,我通過一組題獨立思考與交流,意圖在於引領學生能在具體問題中尋找所學過運算原型,比較系統地構建四則運算現實意義.

四、比較分析,強化認識.

此環節主要是通過小組,全班交流學過運算定律有哪些,應如何應用。

五、拓展深化,提高認識.

本環節主要依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引導學生研究四則運算各部分間關係,拓展深化學生對四則運算認識.主要分兩步:首先解決應用與反思第四題,體會四則運算中合理選擇計算方法。其次,出示118頁,紅點問題,讓學生體會採用合理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六、總結內化,形成系統.

本環節在引領學生全面回顧,體會四則運算意義與關係,各部分間關係基礎上,通過我們本節課複習了哪些知識 這個問題,讓每一個學生再一次經歷全面,系統地總結四則運算意義與關係,形成相應知識體系.

我說課結束了,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數學說課稿初中 篇3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矩形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積累一定的經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這章的重點內容之一.既是平行四邊形知識的延伸,又爲學習其它特殊平行四邊形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學習策略,也爲今後學習其它有關知識奠定了基礎,起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對本節內容的要求及本課內容的特點,運用新課程理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知識技能:

1.理解矩形有關概念,根據定義探究並掌握矩形的有關性質。

2.瞭解矩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根據矩形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思考:

1.經歷矩形的概念和性質的探索過程,發展學生合情推理意識,掌握幾何思維方法。通過觀察、思考、交流、探究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根據矩形的性質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應用,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培養幾何直覺向思維邏輯轉化的習慣,進一步體會類比及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解決問題:

通過學生觀察、實驗、分析、交流,引出矩形的概念,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及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通過收集生活中的數學信息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應用數學意識。

情感態度:在與他人的交流合作中,讓學生感受數學活動充滿探索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大膽猜想、樂於探究的良好品質以及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矩形的性質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理解矩形的特殊性,探究矩形特殊性質。

四、教法及手段:

根據本課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及教學的要求,採用教師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使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教學手段:採用多媒體(PowerPoint,幾何畫板)、實物投影輔助教學。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設計環節如下: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動手操作得出定義、引導探究得出性質、運用新知解決問題、歸納小節鞏固新知、分層作業 學有所得。

在本課各個環節設計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問題生活化

設計中我遵循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課標要求.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活動1我展示給同學們一張校園門口的照片,讓同學們感受生活中到處傳遞着數學信息,通過觀察、蒐集並分析熟悉的圖形,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而引出活動2 ; 性質應用中計算電視屏幕的大小,也是與生活聯繫非常密切的問題,有的學生還不知道電視的大小是指的對角線的長短,通過這道題目,讓學生了解到生活的常識,也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而且通過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熱情。

2、創設自主探究情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矩形定義的探究,學生拿出自制平行四邊形學具,分組活動,通過學生觀察、實驗、分析、交流,引出矩形的概念,把平行四邊形的演變過程,遷移到矩形的概念與性質上來,明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並通過學生找出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感受數學美及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矩形性質的探究是讓學生類比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通過觀察、測量、分析、證明等手段,讓矩形的性質在活動中“浮出水面”.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發現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在評價中對活動積極的小組和個人進行表揚,增強學生創造的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性質1是學生小組交流完成的證明。而性質2要求學生認真寫出已知、求證和證明過程,在此基礎上請一個學生上黑板板書,其餘學生觀察其板書正確與否.培養幾何直覺向思維邏輯化轉化的習慣,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活動中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同時也積累了良好的學習經驗

3、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嚴謹的解題習慣.

本節課新知應用環節,我設計了3個題目。練習1是性質的定義的直接應用,在鞏固新知的同時,引導學生進一步發現與矩形中所包含的基本圖形,從而讓學生感受矩形與等腰三角形與直角三角形有密切的關係,讓學生體會知識的聯繫與延伸,培養幾何直覺向思維邏輯轉化的習慣,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例題的設計是讓學生體會性質應用的同時規範學生的解題步驟和格式,讓學生感受數學思維的嚴謹性。練習2是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做到學用結合,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的熱情和情趣。

4、教學活動中注重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首先根據不同學生的智力、能力、基礎不一,把學生編排成探究小組,在探究中注重組內幫帶,以互幫互助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提高,其分組的原則是:數學成績優秀的,組織能力強的、動手能力強的、成績中等的、基礎差的. 其次是作業的設計體現的是層次性。我把作業分爲必做題和選做題兩種。必做題較基礎,可以發現和彌補課堂學習的遺漏和不足。備選題則僅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用。另外數學日記是幫助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和不足,培養學生善於總結和反思的習慣。

5、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本節課是採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給學生以直觀感性的認識,培養學生觀察、表述、歸納的能力. 使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完成.

以上,是我設計本節課的一些做法和體會,有不妥之處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