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養老金困局需區域協調發展

學識都 人氣:2.61W

“基金可持續性較差”已經成爲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一塊“心病”。在財政“緊日子”與人口老齡化疊加效應的影響之下,養老保險基金收支不平衡的狀況正在向全國多地蔓延。近日在地方調查時發現,一些勞動力輸出地區養老金收支狀況進一步惡化,必須依靠轉移支付和省級調劑金才能實現“保發放”。但由於財政收入增速在放緩,各級財政對養老金的補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力不從心,地方急盼中央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儘快出臺。

破解養老金困局需區域協調發展

從全國賬面上來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014年收入大於支出,不僅本年收支結餘3476億元,而且滾存結餘30376億元,收支狀況保持正常運行。可正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樓市火爆,難掩三四線城市的房市蕭條一樣,我國城市羣之間的區域差異進一步加劇,而養老金的收支情況也呈現出嚴重的不均衡。根據今年7月公佈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顯示,即使包含財政補助,2014年已有河北、黑龍江、寧夏三省份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

以黑龍江省所在的'東北爲例,曾以棒打狍子瓢舀魚聞名的黑土地,近年來深陷於“東北怎麼了”的發展泥沼。過去提及東北,人們想到的是二人轉、東北話,現在更多的話題是關於人口流出、霧霾爆表,各種東北人口“雪崩式流出”的傳聞甚囂塵上。而河北省緊鄰首都北京,爲何職工養老保險基金也會入不敷出呢?這和特大城市對於年輕勞動力人口的虹吸效應密不可分。當多數青壯勞動力都選擇離開家鄉,到北京打工,當地的就業市場難免會進一步萎縮,地方政府更難以做平養老金這本賬了。

每一名繳費的在職職工要養多少名退休人員,這一指標被稱作撫養比,也是判斷養老金收支狀態的重要依據。這一比例在地區間存在的不同,正是各地養老金收支狀態千差萬別的根本原因。據統計,目前養老比例最高的省份是一個職工繳費有0.7個退休人員,最低的是一個職工繳費只有0.11個退休人員。可以想見,類似於北上廣深等人口淨流入地區,與衆多經濟不發達的人口淨流出地區相比,差距自然會日漸懸殊。

由此可見,追問養老金爲何入不敷出,就是在追問勞動力人口去哪兒了,就是在追問未來人口淨流出地區該何去何從?眼下,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地方官員,冒着“掉烏紗帽”的風險,動用失業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等有結餘的基金來實現退休人員養老金的“保發放”已經是公開的祕密。可如果當地的經濟發展持續惡化,人口流失現狀加劇,再過十年、二十年,某些地方再想拆東牆補西牆,恐怕也將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了。

養老金困局早已引起中央的重視,推行漸進式推遲退休年齡、明年開展養老金入市,進行多元化、市場化投資,降低參保費率,讓更多的人願意來參保繳費等等措施頻出。全國範圍內推行二胎政策,也被認爲是緩解老齡化困局,增加勞動力人口,挽回人口紅利消退現狀的重要政策。這些舉措或遠或近,都能對養老金收支不平衡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而就眼下而言,特大城市和一線城市對全國人口的虹吸效應,造成其他地區人口流失問題必須得到應有的重視。如果全國範圍內,能留住人、吸引人的大城市只有寥寥數個,不僅會加劇這些地方大城市病的惡化、房價的暴漲,更會讓廣大中小城市加速凋敝,養老金入不敷出也成了難以避免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