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論文寫作心得

學識都 人氣:9.73K

研一上學期,我學習了碩士論文寫作與學術規範這一課程。通過李老師的講授,我加深了對碩士論文寫作與學術規範的理解,對於如何進行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下面將本學期的收穫與心得記錄如下:

科研論文寫作心得

首先,我瞭解到了什麼是科研寫作。狹義地說,科研寫作 是指原創性研究結果的描述報導;廣義地說,還包括學術期刊上其他類型的論文交流(比如綜述論文),也包括科學家從事職業科學活動所進行的其他交流用的寫作,學位論文、項目申請(建議)書、會議口頭報告、牆報、推薦信、科普文章等等都是科研協作的類型。

在科研論文寫作時要遵循正確、清楚、簡潔的原則(三C原則)在論文寫作時正確性同樣代表了一個學者的學術聲譽,不抄襲、不造假、尊重事實、尊重證據,是一個合格科研人員的基本素養科研是創造科學知識的過程。簡潔性對於知識的傳播極爲重要。更爲重要的是,簡潔的思維有利於取得好的科研成果。對比西方語言文化,我國文字和文學的簡潔性更優。在這方面,筆者更加偏愛中文期刊論文對簡潔性的要求,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備簡潔性的同時更要強調對所陳述的科研成果的論證的充分性。研論文不是小說、不是散文、不是迷語,必須做到清楚的表達。清晰的論文能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發佈的研究成果。不要讓別人有機會猜測或尋找研究的任何元素,包括研究背景、目標、方法、結果、結論等。把各個元素都放在它們最應該存在的地方。運用規範的子標題和清晰的邏輯語言標識論文各個部件;段落之間保持良好清晰的連接層次性,主次分明;每一個段落表達一個觀點或一個小主題,中心句居首或居尾;運用清晰簡單的文字組成句子表達各種觀點,在使用英文叢句的時候注意強調部分居於前,等等。這樣寫出來的論文最後看上去就會像一小截一小截短小精悍卻又聯繫緊密的小樹枝組成,而這些小樹幹又在更高層面邏輯嚴密地組成大的樹幹。

通過老師的對以上內容的學習,我瞭解到科研論文寫作的規範,科技論文是報道自然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創新性工作成果的論說文章,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證明或反駁等邏輯思維手段,分析表達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開發研究成果。 撰寫科技論文:1)要在學習、積累和交流上動腦筋、下功夫。2)要在研究和探索中做文章。3)要在選題和撰稿時下功夫。4)學會寫作無捷徑。撰寫要勤、撰寫要恆、撰寫要精、撰寫要新。

首先科技論文的選題入手,選題時要注意:

(1)選題方向與專業對口,篩選出符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和研究專長的典型問題作爲論題。結合導師的科研方向,勤于思考,注意積累,有了想法立刻記下來,爲進行篩選或提煉論題做好準備。

(2)選題要充分了解學術界的研究現狀,如本課題研究已有的成果,還存在哪些問題,尚待研究、解決的問題及迫切程度,社會需要和科學發展的趨勢等等,選出最適合自己的課題來。

(3)選題時間適宜,選題要儘量早些,以便有充分的時間積累材料,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深入探討。

(4)課題難易、大小要適度。根據本人的專業基礎和時間及其它相關因素,如資料條件、經費等,綜合考查以選擇大小適當的課題。課題過大,問題難以研究深入;題目過小,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論文達不到應有的水平和深度。

詳細地佔有資料,是科技論文寫作的前提條件。如果只有論點,資料貧乏而論據不足,就不能明確、具體、有力地證明論點,論點會顯得蒼白無力。有了相當數量的資料,搞清在研題目的範圍內有哪些問題尚待解決,有哪些問題未曾提出。圍繞這些問題收集了更大數量的資料,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

我們可以通過參加有關實驗、試驗、調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資料。參加學術報告會學術交流會等有關會議,並索取相關資料。並在在圖書館檢索、閱讀、複製並索取或借閱有用資料。或通過一些電子資源平臺取得有關科技文獻進行研讀。 在選題過程中要形成一個清晰的研究思路。題目選定了,我們就圍繞論文進行深入的論述,思路最重要,思路決定出路。論文寫作,總有一個思路,是按時間順序,歷史發展順序,還是空間順序,這根據自己論文的實際情況而定,只有做到研究思路清晰,才能圍繞主體開展論述,這也是從總體上對論文的一個把握,不會讓論文寫作偏離主題,做到形散神聚。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術研究和掌握一定的實驗數據並整理分析後,最好“趁熱”儘早整理成文,科技論文是我們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的書面表達形式。其結構包括:1論文標題,2作者及其單位,3內容摘要,4關鍵詞或分類代碼,5正文(a引言,b實驗描述或者理論描述,c結果與討論,d結論),6 參考文獻.

標題應該儘可能具體一些,題目的大小要根據論文的內容而定,覆蓋主要內容或者信息,也應該吸引讀者,但也不能太長。

摘要包括四要素:研究工作的方法,問題,結果,結論。論文摘要的語言要精煉、準確,儘可能不出現第一和第二人稱,英文摘要通常使用被動語態。

對於關鍵詞,要對文獻進行主題分析,弄清該文的主題概念和中心內容;儘可能從題名、摘要、層次標題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與主題概念一致的詞和詞組,有英文摘要的論文,應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錄與中文關鍵詞相對應的英文關鍵詞(Key words )。

引言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包括問題的提出,研究對象及其基本特徵,前人對這些問題做了哪些工作, 希望解決哪些問題,該問題的解決有什麼作用和意義,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麼。對論文中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和研究方法,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和術語,應加以定義或闡明。預期的結果及其地位、作用、意義要寫的自然、概括、簡潔、確切。

引言應與結論相呼應,在引言中提出的問題,在結論中應有解答,這樣才能使論文邏輯嚴謹,有始有終,前後照應。引言中不用插圖列表和有關公式、結構式。因爲引言是作者提出問題,而這些內容是爲了形象、直觀地表達學術思想和技術知識,是論文中着重說明的部分,應在正文中安排不要誇大論文的意義,避免使用“未見報道”、“前人沒有研究過”、“填補了一項空白”、“達到國內 或世界 先進水平”等炫耀自己的詞語。

對於理論性科技論文正文的寫作要求用理論分析或計算分析來證明論文觀點的正確。對於研究對象進行精確的描述,定量地揭示各因素之間的關係,在寫作方法上,常用舉例、推理、反證、類比、對比、因果分析、歸謬法等。在寫作要求上,應論點明確而惟一,論據充分而必要,層次清楚,結構合理,邏輯性強。

科技論文的結果是整個論文最實際的東西,我們應該是客觀的描述,一般不加任何討論,一般來講,這個比較好寫,主要是圖表的集中。開始撰寫論文的時候,各種結果都應該總結出來,然後最後根據需要去取捨結果的描述上也要注意層次之間的安排,要按照條理性的要求分別描述,顯得有邏輯性一些。在結果分析與討論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結論的.語言要精煉、準確,可以使用第一人稱“我們”。結論來自結果與討論;摘要來自結論(語態發生變化);標題可以從摘要中提煉。

參考文獻中只寫最必要、最新的文獻。文獻要精選,僅限於著錄作者親自閱讀過並在論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獻,而且,無特殊需要不必羅列衆所周知的教科書或某些陳舊史料。只寫公開發表的文獻。採用規範化的格式。關於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已有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論文作者和期刊編者都應熟練掌握,嚴格執行。 要寫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進行高水平的學術研究,僅僅遵守寫作格式和體例規範是不夠的,除了必要的知識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還要有良好的學風和治學態度。首先,學貴有恆。在爲學的道路上,有中道而廢和功成業就兩種可能性,功虧一簣和大功告成完全取決於學者有恆和無恆。通過了解大師的學術生涯和治學之路,我深刻體會到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應當發揚有恆的精神,鍥而不捨。第二、學貴專一。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治學必須注意精力集中。最後,學貴於勤。“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作爲一名研究生,無論是進德還是修業,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精益求精。

通過課程的學習和老師的講解,我也深刻認識到,論文要講究社會責任。論文的功能是發現真理,推進科學技術發展,促進社會文明進步,造福於大衆,而不是危害社會和大衆。論文的發表,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權利,也承擔一定的法律義務。論文的內容不可違法,包括論文作者不允許抄襲他人研究成果作爲自己論文裏的內容,所有引用文獻都應在論文里加以註釋。論文的質量狀況,在一定程度上蘊含着作者的專業素質和思想品質。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高速發展,我們要不斷的學習。科技的高速發展必不可少的就是科技論文的發表,這就需要我們提高寫作能力,同時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組織管理能力等這些社會性的能力和發明創造能力,實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這些技能型的能力等。

通過這四周的學習和與老師和同學們的探討,我對於如何進行碩士論文寫作,怎樣遵守學術規範以及怎樣提高學術論文的質量和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要秉承良好的學風和治學態度,同時還要注重論文的社會責任。在今後的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我會刻苦鑽研、嚴謹治學、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斷進步,一步一個腳印,認認真真的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