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 切莫當“職場青蛙”防止跳槽越跳越迷茫

學識都 人氣:2.1W

 “金三銀四”求職的黃金期,也是“職場青蛙”最爲活躍的時期。眼下已進入4月下旬,記者在各類人才市場上注意到,一些工作不如意的或者準備通過跳槽得到提升的在職人士紛紛“起跳”。職場專家認爲,頻繁跳槽的行爲危害很多,求職者要擺正心態,試着適應企業。

職場新人 切莫當“職場青蛙”防止跳槽越跳越迷茫

    某保險公司負責招聘的趙先生告訴記者:“那些經常跳槽的人基本上學不到什麼東西。企業用人一般都有培養週期,等培養出來人也走了,這對企業來說損失很大,所以一般企業的人事部門對於頻繁跳槽這件事很敏感。”

    對此,職場專家說,新人進到企業當中會有一個“蜜月期”,工作的激情和新鮮感退去後就會發現之前沒有發現的問題。另外還有一些原因,比如看到昔日的同學工作環境、待遇都比自己好,心理自然會形成落差,於是就會萌生換工作的念頭。也有些職場新人思想上比較浮躁,總想一工作就高薪、高職位。還有的新人意志力比較薄弱,受不得一點委屈,遇到困難不是想辦法克服,而是選擇逃避,於是頻繁跳槽,漸漸變成“職場青蛙”。

    “如果有成‘職場青蛙’的傾向,要在自身找原因了,試着改變自己來適應,平穩度過‘磨合期’。”職場專家還建議職場新人要靜下心來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找個在職場有豐富經驗的朋友,一起分析自己的興趣特點、職場優勢,找出自己適合的職業;如果一時仍舊難以確定,就沉下心來,在任何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上堅持兩年左右的時間,之後再來確定要不要跳槽。防止跳槽越跳越迷茫,需謹防三大誤區

    誤區一:跳槽前,不做自我分析

    要確保通過跳槽走出自己的迷茫期,職業顧問建議,跳槽之前不妨先清楚兩個問題:一個是自己爲什麼跳槽?另外一個是自己有什麼能力跳槽?要清楚跳槽的理由:哪些問題可以通過跳槽才能解決,哪些問題是跳槽也解決不了的。比如像小楠,她不清楚目前的職業特徵還是比較適合她的,只是相應的平臺沒有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她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該怎麼沿着這個方向去積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清楚以後的發展在哪裏?所以不免心態浮躁又想通過跳槽去嘗試其他工作。這樣的情況,再多跳幾次還是解決不了問題。而像小許,經過我們機構評估,他的個性特徵、職業興趣以及能力傾向都不吻合目前的職業特徵,而且現有的薪資待遇以及發展空間也難以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跳槽對於他來說是迫在眉睫的。
 
    誤區二:選擇時,不做職場瞭解

    瞭解了自我,清晰了自己跳槽的理由,其次需要了解的就是職場各行業背景崗位的特徵,另外一方面也需要針對職場的需求來明確自己的特長優勢和劣勢,挖掘自己的職業核心競爭力了。因爲在現實選擇工作中,僅僅明白自己的適合度是不夠的,一方面需要明確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選擇什麼工作就是選擇了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所以需要了解自己選擇工作的方方面面,明確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另外一方面,企業需要的是能爲自己出效益的人才,所以更關注的是個人的工作能力。職業顧問認爲,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在網上作了很多測評,但是卻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

    誤區三:行動時,缺乏求職技巧,扼殺了跳槽計劃

    跳槽的大前提是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有系統的職業規劃,才能防止自己跳錯槽,或者越跳越迷茫,不能解決相應的問題。但是,除此以外,很多人跳槽計劃最終擱置的原因,還是在於不能真正到現實中實施成功的原因。因爲跳槽等於再求職,同樣面臨着競爭的問題,遇到好的適合自己的機會,因爲缺乏相應的求職技巧,往往和機會失之交臂,在現實中碰壁,不好的自己也看不上,所以跳槽計劃在尋覓過程中也漸漸冷卻了,而年齡越來越大,機會卻越來越少了。
 
   跳槽的悲劇在於,年年跳槽年年錯。要真正的通過跳槽來解決問題的,還是要分三步走,一是知己;二是知彼;三是戰術。只有知己知彼,加上合適的求職戰術,才能百戰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