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人道德的基本面貌

學識都 人氣:2.27W

(一)近日,中央文明辦領導就公民道德建設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評價中國人的道德,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從事實當中得出結論。從主流上看,中國人呈現了良好道德風貌。

如何看待中國人道德的基本面貌

他列舉了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近年來中國舉辦的一系列重大活動和中國人民萬衆一心應對重大自然災害三個事實加以說明。

這三個實事反映出的是中國人自強不息、艱苦創業、與時俱進的良好美德,中國人講文明、講禮儀的公共道德,中國人萬衆一心、共克時艱優良品德。

中央文明辦領導的結論是,這就是中國人的道德基本狀態,是中國人道德的總體狀態。“這些都足以說明,中華民族就是一個有道德、講道德的民族,文明古國就是文明古國。這是主流,這是我們中國人道德的基本面貌。”

他同時認爲,必須清醒地看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不良影響不可低估,我們必須正視道德領域及誠信方面確實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一些人受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影響,見利忘義,金錢至上,不講誠信,甚至出現了“三聚氰胺”、“地溝油”、“瘦肉精”等一些嚴重的問題。

(二)本來,這是一個較爲全面、客觀的評價,成績和問題都被提及,判斷無疑是準確的。但是這個觀點一經亮出,立即遭到有些網友的回擊。某網站五萬多網民公投結果,支持“主流是好的”觀點者只有可憐的1%,而87%投票人選擇了“現金社會的人們確實出現了道德滑坡”。

於是,有人用“數據”得出結論:國人的主流道德風貌不好。 有人用“扶老人反被誣陷”等案例,稱中國社會道德喪失。有人稱,當今中國正處於“道德荒漠”中。有網友甚至稱,近年來,在幾起救人者被控告的無奈之後,各地發生市民遇險無人施救最終導致死亡的悲劇,人們的愛心似乎也在受創之後跌倒,自“彭宇案”發生後,中國社會道德滑坡30年。也有人開罵:“主流”觀點是“睜眼說瞎話”。

(三)用以上的民調得出的結果難免讓人覺得滑稽,細看“調查”本身就是個邏輯陷阱。如果把“主流是好的”與“現金社會的人們確實出現了道德滑坡”二者必選其一的話,那麼幾乎所有的人也會選擇後者,包括中央文明辦的領導。因爲他自己也剛剛列舉了道德領域的諸多“嚴重問題”,他也沒有迴避問題。所以,這樣“數據”實在說明不了問題。

同時,這反而說明,87%的人是對“老人倒地無人攙扶”、“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和“彩色饅頭”等不良現象是不認可的,也就是說有87%的人堅持正確的價值觀。他們正好代表了中國傳統的優秀的價值觀。

有網友說,“我理解很多人喜歡在網上宣泄情緒,但虛擬世界也該有底線吧?”,現在不少網民的評論都充滿了惡意中傷和沒有理由的謾罵。學者吳稼祥在微博中指出,他發現如今在微博上講理,會遇到一個兩難之境。無論你把一個理講得如何透徹、美妙,總有人因爲飯碗或因爲無知,來胡攪蠻纏。不理他,怕沒有相關知識的網友被誤導;理他,第一,你也許永遠不可能說服他,第二,你給他講了課,他也不會有學生對老師的那種敬意。

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裏,人們通常沒有自我意識,不必爲自己的話承擔責任。多數人遭到網絡攻擊會保持沉默,不予理睬。選擇在網上表達情緒是很好的選擇,但如果隨口說出不負責任的話或以辱罵的方式發泄,會傷害到別人,甚至傷害到大衆的感情。如果人們總是默許“罵”,理性的觀點就會被淹沒。

(四)看待我國道德現狀不能一葉障目。從封建專制到人民民主,從一盤散沙到團結和諧,從封閉愚昧到文明開放,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從備受欺凌到重返世界舞臺。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裏取得了世界公認的成就。世界上任何人都無法相信,一個道德淪喪、精神匱乏的國度會取得如此迅速的發展速度和經濟成就。

中國人的愛國主義、吃苦耐勞、勤儉節約、樂於助人、甘於奉獻等等,都保持在較高的道德水平上,這是支撐國家發展進步的.基石。四川汶川地震及重建過程中,中國表現出的衆志成城、萬衆一心的感人畫面,彰顯出的正是中國人崇高的道德品質。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決不是個道德赤字的國家。

當然,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在現代文明轉型的階段,都存在過不適,尤其是中國這樣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大國,在這個轉型過渡過程中我們更需要耐心,以更寬容的態度來看待中國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實際上,道德標準是隨着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如果拿舊的道德標準衡量新的標準,確實會讓一些人得出道德滑坡的感嘆。

轉型過程中道德觀念的變化是正常的,但是,盲目追求不正當的、不道德的利益,就容易走向極端,把中華傳統道德中應繼承和發揚的部分拋到腦後。更不能像有的人那樣,一方面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物質繁榮並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自利行爲,另一方面又痛恨市場經濟帶來的種種弊病並進而痛斥“道德的淪喪”。

(五)2006年,南京小夥彭宇在公交站臺攙扶起跌倒在地的徐老太,反被其指認撞人。南京鼓樓區法院一審宣判彭宇給付徐老太損失4萬餘元。此案一時間引起全國範圍內的討論,有人稱之爲社會的悲哀。更有人將它貼上“道德淪喪”的標籤。

今年,媒體報道多次各地發生多起攙扶摔倒老人反被其指肇事要求賠償的事件。天津車主許雲鶴因攙扶違章爬馬路護欄摔倒的老太、被法院判賠逾十萬元,武漢一名電動車主胡師傅在路口扶起一名摔倒的八旬婆婆時,被婆婆稱是被其電動車撞倒……。見義勇爲成“農夫與蛇” 社會遭遇“道德沙塵暴”的議論聲大作。

媒體在中國一些社會問題的炒作直至影響公衆心理方面可謂“功不可沒”。一些媒體出於商業目的,對健康的道德行爲缺乏報道積極性,爲了吸引眼球,對一些社會新聞進行毫無節制的炒作,致使一些惡性個案被炒成挑戰國人價值底線的熱案,甚至連累到全體國人的道德水準。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爲。

在輿論的驚呼聲中,人們不僅看到人的善良之心受到傷害,痛感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信任被徹底摧毀。網上有人宣稱,中國社會道德生態正在陷入嚴重的沙漠化。在輿論的影響之下,許多人都表示遇到亟待救助的事件,要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心理,去選擇做一個“人心冷漠的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