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3.13W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大家喜歡。

《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反思

《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前面的學習當中大部分學生是有學習基礎的,他們有的是在幼兒園已有了這方面的計算訓練、有的是家長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頭的方法。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區別只是在計算速度方面的差別。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得數。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教學在教“十幾減9”時,我讓孩子們討論交流得出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做減法想加法”,另一種是“破十法”。課後我瞭解到學生掌握算法的只有幾個孩子,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個別學生仍然在藉助扳手指計算。教學中有交流爲什麼理解算理的卻只有幾個呢?我反思我的課堂:從學生的傾聽習慣、交流的落實上進行思考,雖有新課程理念合作學習、自主交流但是我只是關注了那些課堂中能主動學習的孩子,那些坐在教室沒有聽課意識的孩子他們在一節課中根本是學不到什麼,叫他們起來說算理他們怎麼能說呢?還有那些膽小不敢回答問題的孩子我又關注他們沒有呢?我深思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的學習情況我將怎麼進行後面的教學呢?目前最關鍵的要怎樣調動孩子們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怎樣去培養他們的聽課意識。

接下來的教學我想要訓練學生會說算理(主要掌握“破十法”的算理)。我把“破十法”的口算過程板書在黑板上,以大組爲單位選其中表達最流利的孩子當小老師帶着其他同學讀,四個大組比一比看那個大組的小老師多就給那一組加上一面紅旗。在讀算法的訓練當中採用奪紅旗比賽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孩子們都想爭當小老師。通過一節課的讀說訓練大部分學生都會說出用“破十法”十幾減9每個算式的算理。第三節課教學我就感覺比較輕鬆多了,上課時我先對學生進行十幾減9的口算練習,然後問:20以內退位減法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是不是我們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就學完了呢?孩子們深思片刻說:“不是”。那小朋友們能當小老師來出題考考大家呢?孩子們聽說當小老師考大家非常感興趣,很多孩子都積極的參與學習,體驗着成功的喜悅。

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實踐我得出:對於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我們教師努力想辦法去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特別是要訓練良好的聽課意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

《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反思【2】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20以內退位減法,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簡稱20以內的退位減法;二是用20以內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即“用數學”。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並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爲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一、動手操作,豐富感知

人們是用感覺的材料進行思維的。學生在接受前人科學地總結的知識時,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覺器官,通過直觀形象感知學習材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每學一個新知識,我都十分注意充分運用直觀手段,豐富學生的感知材料。讓他們眼、耳、口、手、腦多種感官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一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特點,而且有意注意時間短、愛說、愛動。我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學習潛能。

二、藉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體感知到抽象思維的過渡橋樑。由於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低年級兒童不易掌握,所以應在他們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發揮表象的橋樑作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利用表象有利於更好地使學生擺脫具體實物的'束縛,順利過渡到掌握數量和空間的抽象特徵。

三、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利用教材提供的許多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設一個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想得出結果,然後引出計算。這樣一方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同時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如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之間的關係等,以此爲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四、採取靈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計算練習的效果

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在教學時,啓發學生獨立觀察發現,主動提出不同的問題;然後根據問題自己蒐集信息和數據,進行探索解答;最後交流成果,完善答案。從這一完整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反思【3】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前面的學習當中大部分學生是有學習基礎的,他們有的是在幼兒園已有了這方面的計算訓練、有的是家長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頭的方法。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區別只是在計算速度方面的差別。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得數。

在教學本單元時,我突出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以舊引新,“算減想加”。

在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時候,需要學生應用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也就是所謂的“算減想加”。因此,在教學新課時,我總是進行對應的進位加法口算喚醒孩子對進位加法的記憶,並出示求未知加數的算式,爲學生探索20以內退位減法搭橋鋪路。如:9 +( )=13

13 - 9 =

二、合作探索,強化學習過程。

1、動手操作。我在課上增加了讓學生動手操作的環節。每2人一組小棒,老師給出指定算式,如:13-9= 學生操作;同桌間互相操作。然後討論列式計算。這樣不僅使學生即時鞏固了課上所學的新知識,也使他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了減法的意義,初步滲透了減法應用題的結構和解答方法,爲後繼學習奠定了基礎。

2、學習破十法。學生學習破十法時,我先讓學生理解什麼叫破十法,被減數比10大,而且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如:13-9= 這時,把被減數破開(拆開),其中一個數必須是10,另一個是3。用10來減9就夠減了,而且還很快算出得1,再用1加回另一部分3,1+ 3= 4,所以,13-9=4。讓學生明白學破十法的好處,是爲了計算更方便、更容易、更準確。

三、鼓勵算法多樣化。

有的學生竟然能編出口訣:看到9想到1,3+1=4。有的用點數法等。有專家提出,由於孩子的智力背景、生活經歷不同,適合他的方法纔是最好的方法。在學習十幾減9時,學生重點掌握了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接下來十幾減8、7、6、5、4、3、2學生學得輕鬆,老師可以放手給學生自主學,有的學生可以有模有樣的把過程講出來。

四、 做得不到之處

過分的注重了課堂的時間,過多的奪取了學生自求知識的權利,這也是我平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如果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去體驗,去擺、去說、去交流、去感受,真正的把自己的思想和過程都表述出來,我想這纔是學生內化的過程。每一次上新內容,都覺得關注學困生的時間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