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阿倫特》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9.91K

早就聽說了“平庸之惡”這個詞,最近看了德國電影《漢娜·阿倫特》後又加深了對它的印象。

《漢娜·阿倫特》讀書筆記

1961年,以色列特工抓獲了逃亡阿根廷的前納粹軍官阿道夫·艾希曼。不久,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對他進行審判。美國猶太裔著名學者漢娜·阿倫特主動承擔了《紐約客》雜誌的特約撰稿人,專門對此事進行評說。

漢娜在現場觀看了審判。控訴者大都是訴說納粹如何迫害猶太人的,對阿道夫本人並沒有舉出直接迫害的證據。阿道夫則反覆強調自己的所作所爲只是履行職責、服從命令,符合當時的國家法律,聲稱自己只是整個系統中的一箇中間環節而已。

法院最終判決阿道夫絞刑。漢娜則陷入了思考的困境,約稿一拖再拖,遲遲不能交稿。

阿道夫的說辭顯然是在推卸自己的責任。當邪惡鏈條上的每一個人都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時,儘管當事人沒有犯罪動機,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卻實實在在的發生了,職責履行的結果違背了人類的良知,其罪行是推卸不掉的。

重要的是如何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必須找到其深層的`原因。除了極權統治、邪惡膨脹外,我們每個人包括受害者是否也要作出一些反思?

漢娜指出,我們人人都生活在一種社會體制中,常常是默認體制的規則,服從體制的安排,出了問題也將原因歸結爲體制所爲,從而解除自己的過錯。面對納粹大規模的種族迫害,衆多的受害者並沒有形成“公衆勇氣”,猶太人四處遊蕩的“無根基性”和“無政治性”,以及猶太組織的領袖採取的消極做法,使得大部分人在強力壓迫下采取了自保、順從乃至麻木的行爲,這是否也是造成這種慘劇的原因之一?

文章發表後引起軒然大波。爭議、謾罵、詛咒、威脅一起涌來,有人甚至揚言要將漢娜告上法庭。輿論普遍認爲,漢娜不去指責納粹的罪行,反而追問受害人的責任,正義何在?立場何在?情感何在?

多年的師長與她反目,要好的朋友與她分離,學校決定停止她的授課。在巨大的壓力面前,漢娜堅持自己的理性分析,她應學生的要求公開演講,慷慨陳詞地闡述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大學講堂上,面對來自各方面的聽衆,漢娜尖銳的指出:面對邪惡,自己不思考、不判斷,盲目服從的人是可怕的凡人,他們犯下的惡行是一種“平庸之惡”。只有大家都認真思考自己的作爲,才能明辨是非、分清醜惡,繼而採取抵抗行爲,避免人類更大的災難。

“平庸之惡”這種認定最終之所以得到認可,也許是因爲它戳到了人們心底的痛處。

人們在邪惡面前不譴責、不反抗,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則大多是出於自己的私心,明哲保身,避免自己受到直接的傷害。一旦衆人都採取這種態度,邪惡不但得不到制止,反而會變本加厲,愈發猖狂,正義則受到壓抑,最終受害的人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人們在邪惡事實造成後,往往也是譴責他人多,反思自己少。總是爲自己找理由,把責任推得遠遠的,好像這件事與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事實上,不捫心自問,不檢討自己,不辨別真相,冷漠就會照舊,邪惡則會當道。

漢娜的追問,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也許理解起來有些費勁,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能否靜下心來想一想,問一問自己的良心,做一個自己的判斷,明確一下自己的責任,然後再去說話辦事,這是我們應該努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