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

學識都 人氣:1.34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活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

《生活的藝術》讀書筆記1

許久便聽聞林先生的盛名,只是多看的是他的零散文章,並未細讀過。只是看到網上一段關於《生活的藝術》的書評,開篇是這樣的:“林先生學貫中西,著述頗豐。他的文字舒緩而有靈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滿深情,淺顯而深藏着哲思。他懷着一顆仁慈之心引領着我們從迷茫中走出來,以曠達的態度去面對現實,以淡漠之心去對待名利,以火熱般的情感去擁抱生活。他是文學家,是哲學家,是思想家,也是一個會生活的人;他從哲學和藝術的高度俯視生活,以平常之心體悟生活。”

細想來這話不錯。林先生總是將中國人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皆訴諸筆下,在這本書中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個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他謙虛言,寫——不想發表客觀意見,也不想創立不朽真理。這樣一個清冽乾脆的人,瞧不起自許的客觀哲學,只想表現自己的觀點。他惶恐,怕目標定得太高,難以滿足讀者期望。字裏行間卻透着他自己的獨到哲學論,不免引人讚歎。他見解獨特,只是能讀懂他的人,纔會對這一點表示默契,然後與他在精神上成爲永久的朋友。

“我們之間的精神上的相通,即我所認爲是惟一真實的相通方式――兩個時代不同的人有着同樣的思想,具有着同樣的感覺,彼此之間完全瞭解。”這是多寶貴多真摯的快樂,只得一人賞的快樂。在他眼中,人類心性是相同的。在這個國家裏能感動人的東西,自然也會感動他國的人。我看到這裏時無比贊同。這裏的共通一定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找得到。能溯源至此,探到此境界也同爲所動的林先生,心性又是如何的可愛呢?

在林先生筆下,理想主義者與現實主義者,是造成人類進步的兩種動力。“人性好似泥土,由理想主義澆灌後即變成了柔軟可塑的東西,但是使泥土凝結的還是泥土本身,不然我們早就蒸發而化氣了。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這兩種力,在一切人類活動裏,個人的、社會的,或民族的,都互相牽制着,而真正的進步便是由這二種成分的適當混合而促成;所謂適當的混合就是將泥土保持着適宜的柔軟可塑的狀態,半溼半燥,恰到好處。”

的確,世事無極端,凡事無絕對。凡極端定會有失,凡絕對必會有漏。我這個半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想明白這些,如圖找到了理想與夢想糅合之後的方向。林先生雖然整本書中盡言哲學,卻如題一樣講的是生活的藝術。生活之中到處都是哲學,不是嗎。“我們是屬於這塵世的,而且和這塵世是一日不可離的……即使這塵世是一個黑暗的地牢,但我們總得盡力使生活美滿。況且我們並不是住在地牢裏,而是在這個美麗的塵世上,而且是要過着七八十年的生活,假如我們不盡力使生活美滿,那就是忘恩負義了……可是我們如要獲得精神的和諧,我們對於這麼一個孕育萬物的天地,必須有一種感情,對於這個身心的寄託處所,必須有一種依戀之感。”他講述的這些如涓涓細流淌進我的心,滌淨囿於桎梏中的心。

世間大智慧者如莊子。莊子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好像自己能夠展開翅膀來飛翔,一切都像是真的,可是當他醒來,他覺得他纔是真實的莊子;但後來,他陷入了頗滑稽的沉思冥想中,他不知道到底是莊子在夢着自己做着蝴蝶,還是一隻蝴蝶在夢着自己是莊子。這一夢,恰恰說着人生如夢,人生如夢。

大智慧者的夢這般不同這般神祕。林先生不也同是智者麼。你看他筆下的文字——“熱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許容易受他的比較聰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錯了主意,常常因對付仇敵過於寬大,或對於朋友過於信任,而走了失着……在中國有許多的詩人和學者就是這樣的,例如喝茶大家張岱,很慷慨地替親友出力幫忙,甚至把家產也因此花完,而結果還吃了他最親密的親友的`虧;後來他把這遭遇寫成十二首詩,那詩要算是我所曾讀到過的最辛酸最悲苦的了。可是我很相信直到他老死還是那麼慷慨大量的,即使是在他很窮困的時候,有幾次幾乎窮的要餓死,也必仍然如此。我相信那些悲哀的情緒不久就會煙消霧散,而他依舊會快樂的。”

讀懂了文人墨客的林先生,充滿善意地去揣測着古人心緒。這洞悉了塵世的林先生啊,像吟着“我醉欲眠卿且去”的陶潛之。潛之先生他有一張無弦的琴。心如水一樣平靜的時候,慢慢地彈起來纔有意思。潛之和朋友喝酒時,或是有興致想玩享管絃之樂時,便撫撫這張無弦的琴。他不是說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麼。

林先生把這些古人之事寫的這樣美。他一定是有着生活情趣的人,心裏清許纔能有所悟。他看春花秋月,寫人間哲學。這書似清泉,洗滌我。

“讓我和草木爲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意滿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裏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悠閒陶醉於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麼輕鬆,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先生的靈魂又何嘗離開土壤一分呢? 卿且去,先生的藝術自會伴我們這些後輩度過我們的人生。

《生活的藝術》讀書筆記2

細味林語堂先生的《生活的藝術》,我的思緒也彷彿隨之飄進了他筆下那個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藝術》中,林語堂談了莊子的淡泊,讚了陶淵明的閒適,誦了《歸去來辭》,講了《聖經》的故事,以及中國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雲,如何鑑石,如何養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林語堂將中國人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皆訴諸筆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個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範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現出詩樣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別樣風情。

《生活的藝術》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觀後感,裏面的情調很高雅,這是一種中國人獨特的高雅。書中不遺餘力地向美國人民兜售隱忍閒適的中國式生活藝術,林語堂在書中揭露了他所認爲的美國人三大惡習:講究效率,講究準時和希望事業成功。雖然這些“惡習”是現代人幾乎都有並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極力推崇,但他卻別樹一格地認爲 “一個人以爲不要緊了,就什麼都不要緊了”這個是中國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國人“求全的慾望近乎淫”,而中國人則認爲差不多就可以了。於是,林語堂想借由自己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告訴這些生活節奏緊湊的美國人大洋彼岸中國人的好。他在書中娓娓地道閒適的好處,諄諄地誘美國人去享受生活。書中的章節都是這樣的題目:誰最會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閒的重要、家庭之樂、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認真地要爲美國人的機械生活上點潤滑油。

林語堂在自序中說:“本書是一種私人的供狀,供認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經驗。我不想發表客觀意見,也不想創立不朽真理。我實在瞧不起自許的客觀哲學,我只想表現我個人的觀點。”又說:“一切取捨都是根據我個人的見解。”是的,無論是思想觀點,還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鮮明的“林語堂風格”。書中,林語堂一字一語寫出了現實生活的細節,藉由他這些最貼近生活而又獨特的想法使外國人對中國人生活更爲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生活態度。

總而言之,其思想就是無論何時,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快樂一天,決不辜負自己的任何時間,即使生病或老去,也要體驗痛的快樂,直至我們洞悉了人生,以恬淡的心態,快樂的死去,總算自己沒有白活,完美的結束生的旅程。

的確,只要我們認真和執着,充實每一天,我們可以永遠快樂。當我們投入工作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創造的魅力,從而快樂;當我們悠閒的時候,可以靜悟生命,從而快樂;當我們歷經苦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中汲取一種奮鬥的激情,從而快樂……

可見,快樂無所不在,關鍵在於我們認真的去體會,認真的去感悟,認真的去憚。明人金聖嘆之“三十二不亦快哉”,在吾人看來,也無非是一些雞毛蒜皮之事,而其卻將其以爲是一生中最快樂的事,並記錄下來,聊以自,而另一個撼人心神的是殘疾人海倫的《假如我能眼亮三天》,種種常人所經歷的平凡,在她的眼中是多麼的遙不可及,可見快樂對不同的人來說,是不同的,而且每人感受到的深淺亦有所不同,也只有調整自己心態,坦然從容,微笑纔會永遠的浮現於我們的臉龐。

《生活的藝術》給我傳授了快樂的祕訣,有助於改變自己的觀念,從另一方面觀照快樂,從而走出關於快樂的誤區,以樂觀的態度去戰鬥,去迎接生活的洗禮。

雖然比較明顯《生活的藝術》是林語堂爲外國人寫的一本書,但隨着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其實現代中國人的生活也開始趨向於林語堂當初筆下的那些外國人。人們每天置身於煩囂社會中,麻木地幹着用於維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義,也許人們早已忘卻。或許,我們都該在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一邊呷着甘醇的奶茶,一邊細味一下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生活的藝術》讀書筆記3

林語堂這本《生活的藝術》看得很費勁,對我來說理論性太強、太枯燥,甚至有許多地方看不懂,以至於看十分鐘睡半個鐘頭接着又看十分鐘又睡半個鐘頭,以至於球球說你是爲了催眠纔看的嗎。呵呵。

雖然林語堂很強調讀書的樂趣,這本書裏面就有專門一篇“讀書的藝術”,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似乎我應該去選擇讓自己讀得愉快、輕鬆的書?但我還是堅持看完了。我想的是,像跳高,永遠照着比自己能力高那麼一點的位置去練才能提高,讀書也是,只有看一些高於自己的東西纔能有所受益,也許今天能領會的是其中一成,過一段時間再來看,也許就能領會二成了。有價值的有思想的文字值得一生讀上許多遍。哪怕讀的過程艱澀一些也值得。

就現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忽然想到,也許孔子和林語堂不是我前面理解的那個意思,這時應該理解爲以艱澀的閱讀爲樂。懷着強大的求知慾、探索欲努力理解文章,反覆琢磨那些不懂的地方,在偶有同感的地方拍手稱快,併爲其深刻透徹而折服,等等這些過程,以此爲樂。

閱讀的樂趣有很多種,比如讀林海音、胡蘭成,如風鈴的清脆悅耳;讀張愛玲,如濃墨重彩的油畫;讀魯迅,有對一切醜惡的犀利;讀孔子,有博大精深;讀偵探讀懸疑,有刺激;這種種樂趣,並不能以我前面理解的“輕鬆愉快”爲限,畢竟,我的閱讀,不是消遣。

林語堂這個人,原本是不喜歡的,大學的時候在球球那裏拿了《京華煙雲》勉強翻了十幾頁,怎麼也沒看出其中的好來,覺得實在太像《紅樓夢》,看不下去。當然就現在,看完《生活的藝術》也沒有對他喜歡到哪裏去,只是多了一點了解。我覺得他是張揚的、不羈的、灑脫的、個人的(相對魯迅的社會性而言)、受道家思想嚴重影響的、極其有靈氣的、才華四溢的一個人。這本書裏有許多觀點角度非常脫俗,不受傳統思想所囿,這是我很喜歡的,多少我也有點這樣哈,這一點很難得,長期浸淫在某種思想氛圍裏,甚至是幾代人的積累,能夠自發跳出這個圈子、擺脫你甚至沒有覺察到其存在的思想上的束縛是非常不容易的。說到這書,不能不提的還有他做學問的輕鬆,書中許多地方輕鬆幽默,可見這是一個不刻板的人。也不多見哦。

既然有這麼多欣賞之處,但還是說不上喜歡其人,是因爲我喜歡魯迅先生。網上看見一段話“發現二三十年代好作家的一個方法是,找中學課本上魯迅的文章,在正文裏被魯迅罵過的文人,如果註釋裏還加了他生平簡介,這個人很有可能是一個好作家,比如林語堂”,這話不知誰寫的,非常有意思。如果說林語堂的眼睛是看着自己的內心世界的,那魯迅的眼睛則是放眼社會的,所以我說林語堂是“個人的”、魯迅是“社會的”。當然,這是各人的活法,無可厚非,比如我,也是盯着自己內心的、不問世事的,pp的心思則在外界,更注重與外界的交流、外界的反應。但要說敬重,一輩子的敬重,還是魯迅先生,永遠是魯迅先生。比之什麼著名播音員、什麼著名小品演員的去世引起滿城譁然,只有魯迅先生的逝世,使人事隔百年想起來仍將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