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相處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

學識都 人氣:2.97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與孩子相處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與孩子相處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

《與孩子相處的藝術》讀書筆記1

一、營造和諧的家教環境

1、人的成長過程經歷不同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需要,在特定階段完成必須要做的事,就是把握了這一發展需要的黃金時段。錯過黃金時段便事倍功半。

2、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並不是以奪取勝,而是以質取勝。繁忙的父母要建立和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不需要24小時全陪,只要你會創造和把握黃金時間,就會有很好的效果。例如,每週至少一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的親子活動,那就是一種有效的黃金時間。

3、教育孩子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可是如果我們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都變成“黃金時間”的話,那這個過程就是一段愉快而值得回憶的美好時光。無論是閱讀的啓蒙,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無論是挫折教育,還是孩子關鍵期的教育,都具有無法估量的價值。

4、錯誤的家教模式:嘮叨式、數落式、訓斥式、打罵式、達標式(給孩子的學習規定一個標準)、疲勞式(額外增加的學習時間及內容)、包辦式,陪讀式、催促式、愁眉苦臉式。

二、培養孩子健康的心靈

1、在與孩子的相處時,我們不能總站着,居高臨下地跟孩子說話,而是一定要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視平線,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瞭解孩子。

2、多用心去傾聽孩子的講話,久而久之你也學會怎樣用心去讀“孩子”這本書。同時,也具備了成爲孩子們喜歡的好朋友的條件。

3、尊重孩子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在家庭中建立親情樂園,要從尊重孩子開始,尊重孩子的隱私開始。

4、孩子需要大人的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與激勵應當是每個家長的座右銘

5、永遠不能對孩子說:“滾出去!”我們有義務保護孩子、關心孩子、以及教給孩子進行自我保護的意識與本領。

6、家長與老師都必須懂得孩子的心理,在孩子最需要的關懷、照顧的時候,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反應,對孩子施予更多的關懷與愛心,滿足孩子感情和心理上的飢渴,儘量能做到與孩子心心相通。只有適時地搭建心靈相通的橋樑,孩子才能夠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7、放縱孩子雖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但起碼能讓孩子自由自在。打擊卻不一樣,它能毀掉孩子,會使孩子變成一個懦夫,變成一個無能的人。

《與孩子相處的藝術》讀書筆記2

隨着孩子的成長,父母教育孩子越來越力不從心,甚至和孩子相處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到底是爲什麼?

一位美國學者曾走訪了20多個國家,對2萬多名兒童進行調查,當問到孩子的最大心願和要求時,答案竭是驚人的相同;他們對吃、穿、玩、用的東西都並不很在意,而普遍重視的卻是精神生活和家庭氣氛。

法 國著名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第一個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爲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

陪孩子散步、與孩子像朋友一樣的對話聊天、給孩子講故事、與孩子共同遊戲,就是家長了解孩子精神發展狀況和滿足他們精神需求的好機會,也是給孩子播種良好的思想和行爲習慣的好時機。不要以爲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吃最豐盛的食品、穿最時尚的服裝、用最先進的電腦、買最高檔玩具就是滿足了孩子的需求,其實,當孩子漸進成熟的時候,他們的精神需要也漸進成熟,他們渴望與父母相處時那融融的親情和愛!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由於許多父母缺少科學系統的學教知識,大都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給孩子灌輸的東西也都是自己堅持或信仰的,這無可厚非。但是,很多父母感到,隨着孩子的成長,教育孩子越來越力不從心,甚至和孩子相處都變得越來越困難。這到底是爲什麼?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憑藉本能就可能做好的事情。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它需要好的觀念、好的思維方式、手段、方法。因此,我們蒐集了當代一些少兒教育專家倡導的家教方法,結合具體事例,並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彙編成《與孩子相處的藝術》一書。

全書從從個方面,提供了一個“父母與孩子和諧相處,共同進步的全程家教方案”,以全新的家教理念和思維方式,再加上行之效的成功方法,構成了父母和孩子共同成功的法則。相信對每個父母改時家教方法和幫助青少年儘快走上成功之路都會起到積極有效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