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的讀書筆記2000字

學識都 人氣:2.02W

在噹噹閱讀器上點開這本書之前,我對太宰治和《人間失格》這兩個名字都是毫無瞭解,只是因爲噹噹電子書大促銷,滿三百減一百,還在用便宜價換購暢銷書,這本書就在一塊錢一本的換購單之列,我就順便買下來,又順便點開來看。

人間失格的讀書筆記2000字

作者很喪,是日本喪文化的開山祖師爺,一生自殺五次,前四次雖然都對自己的健康造成極大創傷,但都沒死成,最後他寫完《人間失格》不久,第五次投水自盡,終於得償所願地嗝屁了。他的《人間失格》就是人生絕筆。在這部人生絕筆裏,他越來越沉淪,越來越自我放棄和自我否定,他在逆境中彷彿溺水的人一樣本能的進行掙扎,卻最終還是在精疲力盡後被水淹沒。上一篇讀書筆記裏我寫過,幸福的作家大體相似,喪的作家各有各的喪。但能把“生而爲人,對不起”,“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膽小鬼連幸福都懼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候也會被幸福所傷害”這些的喪到家的心情寫成書還被一代代人念念不忘的,只有太宰治了。

這本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都透露着“喪”和“恥辱”的書,我看的很爽。我拿起來就放不下,就邊讀邊抽氣,驚訝於太宰治能把人的心理活動寫的那麼細緻入微,他如外科手術一樣穩準狠地把自己心中的痛苦從體內剖出來,血淋淋的展示在讀者眼前,讓我讀得全身顫粟!因爲他寫出了我心中那種難以言表的病痛隱疾,在讀書的過程中,我覺得我彷彿就是主人公葉藏,既深深恐懼着這個世界,又妄想強顏歡笑,融入這個漠然的社會,同時深深對自己這種畏縮和妄想感到恥辱。這種不可名狀的代入感讓我發抖發慌,卻邊痛邊爽,爽,很爽,特別爽!因爲我看完才知道,我TMD不是一個人。有人和我有一樣的病,他病得比我還重,哈哈,吾道不孤啊。

其實我這個人從小就會不定時突然間陷入抑鬱,沒有任何前兆,也不分任何場合。這種情緒就像風一樣忽然颳起,忽然消失。

來的時候我從不知道如何抵抗,也沒辦法抵抗。只有任它大肆破壞心裏的一切,它想打碎什麼,蹂躪什麼,踩踏什麼,我都聽它的,我木然地任由它踐踏我虛妄和脆弱的`快樂,我反抗不了,因爲它就是我自己。

它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走,有時候它會停留很短,一覺醒來它已經走了,只留下一道淺淺的劃痕,不去想的時候,就不疼。但有時候很長,長到我覺得日子好慢,呼吸好吃力。但我不敢請它離開,因爲那樣它不僅不會聽,還會破罐子破摔似的更加歇斯底里打碎一切讓我承受,而這種痛苦,我說不出來,沒有人能懂。他們說,你衣食無憂,親朋好友相處愉快,過着旁人眼裏幸福的生活,你煩惱什麼呢?

我說不出來,我也不想說給任何人聽。對生活和生命有太細膩感觸的人,固然能察覺周遭生命更多層次的美好,但同樣也會察覺到生命中更多層次的痛苦,而不論好與痛,都不得不去承受。

我和太宰治一樣,從不主張戰勝自我。我只是在最痛苦的時候、承受不了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向自己乞求自己的放過。當然大部分時候是不成的。它只會毫無預兆的來,毫無預兆的走。但好在,我明白自己還有很多責任,再痛的時候,也會咬牙熬下去。

所以讀太宰治是沉淪,也是釋放。原來沒能力沒本事和自己對抗的人不止我一個,原來這個世界上不止是我一個人會感覺到生活這麼難過,原來還有人比我更歇斯底里,和他一比,我自己的生活反倒顯得沒有那麼不開心了。他是我考60分的時候要牢記的名字,因爲等到要捱打的時候,我會大哭着說媽媽不要打我,我們班還有一個同學叫太宰治,他只考了50分。

借用“止庵”在“得到”APP解讀太宰治的《斜陽》一文時所說的話吧:“歌頌美好是應該的,但揭示痛苦和逆境也需要有人去完成。……縱觀世界文壇,有很多經典組品其實都是消極的,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依然有強大的生命力。”就像我,讀了太宰治,消化了那深海一般消極沉淪的情緒之後,也被慰藉了。

現在回想,我其實讀這本書的時候就被潛移默化感染了,那周的週一開始讀《人間失格》,從週二開始就突然情緒低落,一直到下一週的週二才走出來。情緒最差的那兩三天,在單位忙忙碌碌時候還好,在家裏緊緊閉着嘴巴,感覺張嘴說一個字都要耗費很大力氣,整個人就是與世隔絕的姿態。那周我啥文字也沒寫,晚上就無所事事的刷微博刷知乎,過得像豬一樣。所以那周還拖欠了一次讀書筆記呢。還好,差不多一週時間就緩過來了,因爲到了週末,讀完了《人間失格》,開始讀《蘇菲的世界》,讀到哲學和理性,想到生命的意義和宇宙的無窮,想到理性的認知,突然就抱着書開始鼻酸,沒過多久心情就好了。哲學真是一種巨大的救贖啊。

回到太宰治的文字本身。我想說他的文字是個寶藏,他在書中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這本書唯一的敗筆就是書前面那個長長的像裹腳布一樣的序言,不知所云。其實序言我看了兩遍。看小說前先按照順序看了序言,然後小說快看完的時候,怎麼想怎麼覺得序言不對勁,又重新翻看了一遍序言,然後確認了,沒錯,這序言就是不對勁。寫歪了。

序言裏強行美化太宰治,把他的思想擡高到基督教信仰的高大上層面上,我覺得這個吹捧純屬用力過猛。太宰治寫作就是爲了擺脫如影隨形的痛苦而已啊,他又不是傳教士嘍。現在國內總是喜歡把名人渲染的很高大全,各種毛病都硬拗成優點,有這個必要嗎?馬克思就不可以和女僕私通生下私生子?那誰誰誰就不能有在電視臺當主持人的情婦生下私生子?太宰治就不能是一生擺脫不了自身抑鬱自卑隱疾的懦夫?人家自己都說自己喪失做人的資格了,說自己一生的回憶充斥的恥辱了,您是哪位啊非得在序言裏把他寫成有大愛的無私的“神”?看完序再看書,就彷彿踩空樓梯的感覺,咣噹一聲,沒想到下一腳竟然一下子跌到地上。奉勸各位只看太宰治文字就好。

我想,讀這本書,有的人會很有感知度,但肯定也有的人認爲他矯情病態,胡言亂語。我只能說,第二類人和我不一樣,他們的心有堅硬的外殼。然而我並不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