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現狀及問題發展對策調研報告範文

學識都 人氣:2.7W

**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自1994年所轄碭山縣被國家農業部確立爲全國專業農協試點縣後,一直比較重視,並以此爲發展契機,使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合作空間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多,層次越來越高,服務鏈條進一步拉長,分工科學合理,經營手段也日趨現代化。可以說,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已成爲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使農民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渠道之一。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現狀及問題發展對策調研報告範文

1、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現狀和特點

截止20__年底,全市農村共有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產品行業協會1360個,參與戶數15萬戶,人數達50萬人。經營種類廣泛,涉及到農村經濟發展的各個層面、各個領域。主要有種植業、養殖業及市場信息服務業等。其中種植業544個,佔40%:養殖業422個,佔31%;其他佔29%。區域分佈以鄉鎮內合作經濟爲主,佔85%以上;經營形式80%爲鬆散型專業合作。

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類型:

1.1龍頭企業帶動型即以農業企業爲龍頭,組織農戶共同參與而聯結成的一種經濟聯合體。目前,全市有24個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去年實現營銷收入19.8億元,建立基地210萬畝,與57萬戶農民簽訂協議,農民新增收入億元以上。宿州市第一軋花廠,是以籽棉收購加工、棉籽榨油及織布於一體的綜合性加工經營企業,他們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優勢,實行“公司 農戶”經營模式,與3萬戶農民簽訂生產收購合同,經營中實行購苗、購料、防疫、賒欠、借貸“五統一”,年推廣優質棉面積達7萬畝,每戶農民年均增收500元。這種模式的聯合,規模較大,相互聯繫密切,對農戶的帶動能力強,見效快,作用突出。

1.2能人帶動型主要由能人牽頭,包括種植大戶、運輸大戶、農民經紀人等。碭山縣華利果業協會是由葛集鎮農民孫宗華創建的,每年,該協會都與周邊6個鄉鎮簽訂生產、收購協定,組織優質無公害水果生產,免費發放水果套袋,以高於市場o.2元/斤的價格收購果農的水果,與農民結成了較緊密的利益聯合體。20__年,協會獲得了私營企業水果出口權,當年出口水果1800公斤,創匯近10萬美元:20__年全年銷售水果3272萬公斤,創匯近30萬美元。

1.3專業協會帶頭型協會有的是在鄉鎮指導下由部門牽頭組建,有的是村組織牽頭組建,主要是圍繞某項生產經營或服務項目而形成的,如養牛協會、養羊協會等。碭山縣文莊鎮瓜菜制種協會,把分散經營的農戶組織起來,實行制種面積、生產資料、培育種苗、技術指導培訓、回收等五統一,20__年500畝辣椒制種創產值4007元,人均制種單項收入超千元。

1.4農業服務部門領辦型多是由鄉鎮農技、農經、林業、獸醫站、供銷社等部門牽頭,吸納農戶參加,一方面爲農民提供技術、產品購銷等多種服務,提高農戶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另一方面也適應形勢,轉變職能,拓展工作領域,是自身發展的需要。由碭山縣唐寨鎮供銷社創辦的碭山唐寨水果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民闖市場,自1998年以來,在上海相繼興辦了兩個水果專業批發市場,同時承包140畝地,從山東、浙江等地引進果樹新品種栽植,取得明顯成效。四年來,共爲當地羣衆銷果1.38億公斤,銷售額1.11億元,其中爲合作社社員推銷水果佔總銷量的80%,銷售範圍遍佈全國。

1.5科技人員創辦型農業科技人員依靠自身的優勢,組建各類協會組織,帶領一方羣衆奔小康。市無籽西瓜研究所所長劉廣善在20__年組建了無籽西瓜協會,以科研單位、中介組織和瓜農“三贏”和利益機制爲紐帶,對瓜農實行包種苗、包技術、包產量、包銷售的全程服務,形成了科—農—貿一體化的產業化農技推廣模式。推廣範圍覆蓋20多個省、市、自治區,佔全國無籽西瓜總面積20以上。

2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及效果

2.1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同類生產和消費的聯合,打破了區域界限,實現了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宿州市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主要是圍繞發展“水果、蔬菜、畜牧、種子”四大主導產業進行的,這些產業的合作社佔到總數的90%以上,實踐中,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效果是明顯的。糧經比例由20__年的6.3:3.8調整爲20__年的6:4;畜牧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了33%;大宗優質農產品率由20__年的24%提高到20__年的30%:果菜的發展也有了新的進步。

2.2加快了市場流通,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民闖市場的能力據不完全統計,全市20__年水果外銷率達70%以上,蔬菜外銷率40%左右,畜禽產品外銷率40%左右,農產品加工產品的外銷率達80%左右。

2.3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深入發展農業產業化要向縱深發展,突出的制約因素是龍頭企業與農戶結合不緊密,難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尤其是農村中的專業農協,正是通過各種服務,把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聯爲一體,把龍頭企業和農戶這兩個經營主體結合起來,達到雙贏的目的。

2.4降低農產品的生產和交易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由於各類經濟組織都根據市場行情,與農民簽訂了生產和銷售合同,形成“訂單農業”,這就減少了農民的市場風險,降低了農產品生產和交易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

2.5促進了農業社會化服務

系的進一步完善如靈璧縣林匯種雞場場長張良林創辦的“虞姬鄉養殖協會”,幾年來發展本省及河南、山東等地農民會員800多人。實踐中,協會總結出“五統、二分、一扶持”的養雞模式。“五統”,即統

一供應良種雞苗、統一提高配方飼料、統一銷售禽蛋產品、統一防疫和同意技術指導。其中雞苗供應價格低於市面價格5%;“二分”,即分戶飼養管理、分戶經營覈算;“一扶持”,即場對農戶所需資金以雞苗、藥品、飼料等實物予以扶持,在供給會員雞苗時,將雞在一個生產期內需要的飼料一次性預付給會員戶,會員見到收益時再回收飼料款。此項措施保證了農民利益不因市場波動及其它原因受到影響,也使一些經濟困難的農戶邁入了靠養殖致富的行列,從而極大調動了農民發展養殖的積極性。現在林匯養雞場存欄蛋種雞1萬隻,商品蛋雞2萬隻,擁有電孵化器20臺,年出售商品苗雞200萬隻,商品蛋30噸,年利潤32萬左右,輻射帶動了3000多戶養雞專業戶。

3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最大特點是爲農民服務,建立農民需要和有專業特點的服務組織,促進和推動農民的互助合作與聯合,提高農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組織化程度,有效地解決農民一家一戶小生產難以解決的問題。宿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雖然發展較快,但仍存在很多問題:

3.1扶持政策難以落實,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如碭山縣委、縣政府出臺了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協會實體在工商登記、土地使用、稅收、財政扶持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但落實起來相當困難。

3.2經濟組織的實體不強,服務受限制有的雖然在經營活動中增強了自身的經濟實力,但僅能維持技術服務,產品銷售無償或低附加值的服務內容,制約了各種產業向廣度、深度發展。碭山縣水果協會擁有會員30萬人,各鄉鎮、部分村及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都設立了分會,帶動碭山的果業發展能力是巨大的,但本身實力卻較弱,很多服務都是無償的,限制了協會的發展。

3.3一些幹部和羣衆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認識有誤區由於過去“歸大堆”留下的陰影,不少羣衆“談合色變”,農民擔心搞農協又要回到過去合作社的老路上去。幹部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認真研究和扶持。有些幹部甚至擔心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一定規模,會形成與政府抗衡的組織,難以管理。

3.4農民中缺乏“帶頭人”很多地方經濟發展快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合作經濟發展快,有好的組織者和帶頭人,可從總的'方面看,這樣的帶頭人還太少,不適應發展的需要,使一些地方的農民有願望發展而無人領頭,合作經濟組織難以建立。

4幾點對策

4.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各種新聞媒體,加大對其重要性的宣傳力度,使全社會都能正確認識和看待農民羣衆在發展商品經濟中自願聯合,互助合作的創新精神,認清其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地位和作用,把它作爲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

4.2加強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的指導、引導和扶持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需要政府的積極參與,在現行體制下,單靠農民自己去解決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對合作經濟組織進行正確引導,在資金、技術、信息上給予大力扶持。如對合作經濟組織及其自辦經濟服務實體免徵所得稅;由財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資金,設立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基金,用於扶持建設等。

4.3切實處理好組織內部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主要是建立三項機制:一是建立契約機制,以相對穩定的價格或者保護價格通過簽訂合同,在組織內部之間建立起穩定的購銷關係,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實現互惠互利:二是建立利益分配機制,解決好利益調解關係,做到風險共擔、利益均享,使農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僅能得到農產品生產的收益,還能得到加工和銷售環節中返還的一部分利潤;三是建立監督約束機制,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實行民主科學的管理,確保農民及會員的主人公地位和經濟利益,使之充滿活力。

4.4大力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將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當作農村工作的重點來抓,通過開辦培訓班,外出考察學習等形式,選拔一批能力強,同時又願爲羣衆服務的人加以培養,使他們帶頭髮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頭幫助農民致富,走出一條新型的農村經濟發展路子來。